走迂曲之路 达提问佳境
——论初中语文“曲问”的艺术

2020-02-23 13:44彭昀蕾
语文天地 2020年23期
关键词:文本探究思维

彭昀蕾

钱梦龙先生曾说:“所谓教学艺术,从某种意义上说,也是提问的艺术。”课堂提问是一种比较普遍的教学手段,特别是新课程改革之后,尤其重视学生的自主合作探究能力,对课堂提问提出了更高的要求。

一、“直问”只问问题

语文教学中的提问可以概括为三个部分:是什么,为什么,怎么样。文本的阅读,主要围绕这三部分展开:文章写了什么?文章是怎样写的?作者为什么而写?正是因为有这样的母题,教学者在教学设计中便有了更好的抓手。但凡事有利必有弊。这三个问题看似能架构起语文课,却在一定程度上削减了语文课趣味性、启发性和有效性。直接用“母题”来进行提问,我们姑且称之为“直问”。这样的“直问”在教学中产生的问题层出不穷。

首先,“直问”最大的问题就是导致课堂提问的形式化,缺少了灵活多变的特性。因为大部分的文本阅读都可以套用三大问题,于是大部分的文本阅读的问题都可以概括为文章内容,赏析文章写法,探究文章主旨,学生按照这样的思路把每篇文章“生吞活剥”下去,这也许不斥为一种有效的教学模式,但是如果每篇文本都按照这种方式解读,难免让学生在学习语文的过程中产生单调乏味的感觉,更让他们觉得语文课堂就是解决这些问题,课堂是无效的,因为这些问题翻找教辅资料也能找到。从这种情况来看,语文课堂便成为了一种固化的解决三大问题的模式化课堂,难以激发学生的兴趣,更难以激发学生的思维广度,使学生对于文字的理解逐步落于形式的窠臼,难有创新的思维。

有教学者为了使课堂多样化,将三大母题进行延伸,扩展出了许多子题,课堂便成了连环提问课,语文课就变成了解答无数个小问题,最终解决三大主问题的连环问答课。例如,有教师在执教《纪念白求恩》一课时,为了探究文章中的白求恩其人,其实就是解决“是什么”的问题,为了使课堂更加热闹,教师开始连环提问:“白求恩是哪个国家的人啊?”“他多大年纪了?”“到中国来干什么?”“他在哪里殉职?”……每一个问题学生都积极举手,课堂气氛极其热烈。但是这些零散的小问题却割裂了学生对文本和人物的整体认知,表面看似热闹的课堂,实际上难以激起思维的浪花。“直问”中的连环提问法,最终限制的不过是学生思维的深度。

因此,提问不能一味地直来直去,“直问”导致的结果,从小处来说,使学生觉得枯燥乏味,缺少对语文的兴趣;从大处来说,不利于学生思维能力的发展。课堂中的提问,不仅让学生掌握知识,还能激发学生主动思考,训练自身思维品质。正是拥有了这样的主动性,才能不断拓宽学生的思维空间,激发他们的创新思维。那么我们作为课堂的“主导”,应该如何才能唤醒他们思考探究的欲望,从而培养学生的思维能力呢?

二、“曲问”唤醒思考

在课堂教学中,教师致力于“唤醒”学生对于阅读的兴趣,对于思考的欲望,必须借助巧妙的提问。著名教育家陶行知曾言:“发明千千万,起点是一问。禽兽不如人,过在不会问。智者问得巧,愚者问得笨。”巧问之巧,强调了问题的启发性、有效性。如何让看似简单的提问变得高效有趣,钱老先生提出了一种提问的方式——“曲问”。

所谓“曲问”,顾名思义,就是“曲折地提问”,相对于“直接提问”,它更强调“问在此而意在彼”,学生的思维不是直来直去,而是要拐一个弯。正所谓“九曲黄河万里沙,浪淘几簸自天涯”,黄河的壮阔贵在曲折,妙趣横生的提问并非打破原有的三大母题,而是在原本的“河道”中,增加些曲折度,让回答问题变成探究问题,在迂回的路上,才能欣赏到更多的风景,收获更多的心得。

新课程改革始终强调学生在学习中的主体地位,更加注重学生的学而非教师的教。采用“曲问”便能更好地激发学生探究问题的主动性和积极性。学生始终处在自主探究的高潮状态,更能激发他们新旧知识的链接,唤醒在升学压力下的求知欲。在这种“被唤醒”的状态中,学生的思维能力得到开发和提升。

对于教师而言,“曲问”最大的效果就是能够促使课堂达到真正的内在的“热度”。这种热度不再是迫于公开课压力的外在表现,而是来源于学生对知识的极度渴求,是课堂上自主合作探究精神的力量源点。“曲问”这种内生性的热度,不仅激发了学生对语文的兴趣,又从一定程度上提高了课堂的有效性,不失为一种符合当下学生需求的教学方式。学生自主学习的最佳动力是兴趣,那么“曲问”便成为开启学生兴趣的魔术棒,看似毫不费力地一拨,却产生了“错综见意,曲折生姿”的功效。

三、“曲问”实操战术

明确了“曲问”的妙处,那么我们在课堂上如何使用这种提问方式,才能让它更好地为教学服务呢?

1.游戏攻略战术

从文化发展的历史来看,“游戏活动散发出迷人的精神气质渗透了人们所有的活动领域,成为人类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教师根据学生实际,能够在教学提问中适当融入游戏活动,使学生在轻松愉快中积极参与、合作学习,相信更能激发学生的学习力。例如在教授《小石潭记》一文时,如果按照传统的提问方式,整堂课就会变成这样的三部曲:第一步,翻译文本,并概括文章主要内容,梳理文章的脉络,全文按照作者的游踪进行记叙;第二步,赏析文本中作者用到的一些手法,例如借景抒情、动静结合等;第三步,探究作者表达的情感,作者借小石潭的环境表现作者被贬谪的悲伤,表现快乐是暂时的,悲伤却是永恒的思想感情。如果所有游记散文都按照这样的方法上课,一开始学生还感兴趣,但长此以往,显然不能激发学生探究的欲望,特别是探究写法的时候,学生的回答更是固化为“考试规范答案”。由此,我们可以尝试在教学中引入游戏精神,让提问变得更加有趣一些。

在探究文本的写作方法时,教师可以先引导学生找出文本中的景物“竹、水、石、树、蔓、鱼、岸、源”,然后让学生找一找哪些景物是可以成为“朋友”的,采用“找朋友”的游戏模式,引导学生发现写景手法中的相通之处。

2.4 临床指南认知与应用影响因素分析 505名受试者人均认知情况总值为13.7分,仅占总分值57.1%;505名受试者人均应用情况总值为11.1分,仅占总分值74.0%。

生:我认为水和鱼可以成为朋友。

师:为什么呢?

生:因为鱼离不开水(生笑)。

师:结合文本说说你的理由吧。

生:我认为文中写鱼在水中“皆若空游无所依”,是为了反衬出水很清澈。

师:很好,也就是说作者在这里用了反衬的手法,鱼和水不可分离,写鱼实际为了写水。还有其他的句子吗?

生:我认为“日光下澈,影布石上”这个句子暗示我们日光、水和鱼可以放在一起,都是为了突出小石潭“水尤清冽”。

生:我认为竹、树、蔓可以成为朋友,因为他们共同构成了这里的环境。

师:找找相关的句子吧。

生:例如前文有“青树翠蔓,蒙络摇缀,参差披拂”,后面有“四面竹树环合”,都是写出了这个地方环境清幽。

师:那你觉得他们如果在一起,会不会貌合神离呢?

生2:老师,我觉得他们不适合在一起做朋友。因为前文写树和竹子,是为了突出环境描写,让人觉得作者心情愉悦;后文写“竹树环合”,后面跟着“寂寥无人”,让人觉得心情很悲伤。

学生通过这种简单的小游戏,解决了文本中反衬的手法,由此他们还找到了写水声可以暗示小石潭以全石为底的地貌,写水的蜿蜒可以突出此地石头的奇形怪状。除了写作手法,学生还敏锐地体悟到全文前后情感的变化,这真是意外之喜。正是因为游戏活动给人带来的轻松愉悦感,激发了学生的想象力,引导他们身临其境,体味到作者的情感变化也许也就在情理之中了。

2.设置悬念战术

语言艺术在语文教学中占据着十分重要的位置,一堂成功的语文课,有时候重要的不是提什么问题,而是怎样提问。在教学过程中,设置悬念,更能激发学生探究文本的好奇心和动力。

在教学实践中,教授《平凡的世界》一文,为了激发学生学生在整本书阅读之后能探究孙少平这一主人公的形象,提问的方式显得尤为重要。如果直接提问“孙少平是个怎样的人”,大部分学生就显得兴趣平平。但是把问题改成“我突然发现孙少平这个名字另有玄机,你发现了什么玄机吗?”学生开始窃窃私语,有学生说明明是平安,为什么大哥叫孙少安,而弟弟叫孙少平;有学生说所谓少平就是少(第三声)平,那就是不平凡。借着学生的发现,再引导学生看孙少平其人,学生就显得志满意得。

再如,讲授《骆驼祥子》时,按照传统的“直问”方式就是回顾祥子的三起三落,再探究祥子这一人物形象。但同样可以借“三”字来回顾全书的一些人物和情节,学生借“三”引发联想,例如对祥子影响最大的三个女人,三个雇主,三个地方,等等,学生借一个“三”,大大拓宽了自己的思维,对全书的主要内容有了更加深入、系统的了解,也为探究人物命运奠定了基础。

由此可见,适当设置悬念,并引导学生解决悬念,激发学生潜在的好奇心,使问题更加有效的同时,也能进一步激发学生的联想和想象。

3.“闲问”情境战术

所谓“闲问”,实际就是课前跟学生聊闲话。这些闲话看似无聊,实则有效。好的闲话一则可以帮助课堂热身,二则可以自然导入问题。

例如,在讲授作文课《如何抒情》时,教师问:“看到这么多听课老师,你的心情怎么样?”学生回答:“紧张。”教师提出要求:“你能用一句话来形容吗?”学生回答:“我很紧张。”教师顺势引出作文课的主题,使得学生在看似闲聊的过程中明确了自己的问题和学习目标。

钱梦龙先生也擅长运用这种“闲问”。例如他在教文言文《愚公移山》中的难点字词的时候,他不直接问某个字的意思,而是与学生拉起了家常:“愚公的邻居,那个七八岁的小孩去帮愚公挖山,他爸爸肯让他去吗?”学生了解书本注释后才恍然大悟:“这小孩没有爸爸!”这样就自然而然解读了“孀”和“遗”的意思,学生学得兴味盎然。

有时通过与学生的“闲话”,设置“闲问”,步步设疑,层层推论,最后由学生自己从闲话中悟出问题所在,也找出答案所在,往往能收获意想不到的妙处。

在新课程标准的要求下,课堂教学会逐渐变得更加的丰富多彩,课堂教学的提问艺术,不仅能给课堂带来活力,也能给学生的思维发展注入创新力。我们在改变“满堂灌”的教学模式的同时,也应该致力于改善“满堂问”“无效问”的课堂教学现象,用我们的教学智慧,为提问的艺术增光添彩!

猜你喜欢
文本探究思维
思维跳跳糖
思维跳跳糖
一道探究题的解法及应用
思维跳跳糖
文本联读学概括 细致观察促写作
思维跳跳糖
一道IMO预选题的探究
作为“文本链”的元电影
在808DA上文本显示的改善
基于doc2vec和TF-IDF的相似文本识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