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学英语戏剧教学中培养学生思维能力的策略

2020-02-23 15:43肖雪芳
师道(人文) 2020年11期
关键词:戏剧绘本教授

肖雪芳

过去,在英语教学中,我们比较注重语言知识的教授,如教学中的单词、句型和语法的教授,较少关注学生的思维品格的培养,遏制了学生发散性的思维,没有保护好学生的好奇心和质疑能力,导致大部分学生的思维能力得不到有效的提高。以戏剧表演的方式促进小学生英语综合能力的提升,在国内外已有多年的理论研究和实践探索。将戏剧元素融入小学英语教学,已被证实对学生的英语学习有较大的促进作用。在英语戏剧实践活动中,我们可以通过戏剧语言、人物分析和戏剧冲突等,引导学生运用多种思维的方式去细细品味戏剧文本隐含的内涵和人文素养。

一、学习外国经典戏剧,对比中西文化差异,建构多元文化视角

语言与思维是紧密相连、不可分离的,教师应通过各种途径,给学生足够的时间和空间从各个方面培养逻辑思维、发散思维和创造性思维能力,给每一个孩子更大的成长空间。所以在戏剧教学方法上,我们强调多层次、多角度、多元地让学生内化所学知识。

外国经典戏剧欣赏不仅能锻炼学生的英语口语,还能帮助学生了解国外知识、扩大视野,培养学生的跨文化交际能力,具有鲜明的人文性。我们可以在英语戏剧教学中通过对比中外文化差异、英汉语言差异来培养学生的思维能力。

我们采用了不少外国经典戏剧的剧本,如 《小红帽》《白雪公主》《音乐之声》等名著或影视作品,目的是让学生能沉浸于纯正的英语口语环境中,获取良好的语感。英语作为外来语言,是培养学生国际意识和建构多元文化视角的重要渠道。在英语戏剧学习的过程中,我们鼓励学生多接触和了解外国文化,在文化比较的基础上加深对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认识与热爱。因此,授课教师要特别注重斟酌教材,取其精华,去其糟粕,将国外良好的道德标准与中国传统文化糅合,引导学生正确认识外国风土人情、行为规范、风俗习惯等。

二、围绕戏剧主题,巧妙追问,培养学生的思辨能力

在教学中,教师要积极有效地提问,允许学生发表自己的看法,鼓励学生对老师的问题和答案进行质疑,特别是英语学科,很多问题是没有标准答案的;更要激发学生产生新的想法,进行思维的碰撞。教师要细心倾听学生的回答,敏锐地捕捉信息,巧妙地引出其他问题,帮助学生重新整合知识、重构文本,开拓思维,锻炼英语口语能力。

笔者听过鲁子问教授的一节绘本故事课《龟兔赛跑》。看到题目,当时一愣,疑问陡生:为何选择这么传统的文本?结果出乎意料,鲁教授一反常态,把经典故事上出了新意。他以绘本为载体,以问题链为线索,以互动交流为方式,带领孩子从新的角度去思考“龟兔赛跑”这个耳熟能详的故事中为人所忽视的丰富内涵,充分挖掘了绘本的育人功能,提高了学生的思辨能力。以故事情节设计的导学问题由浅入深,环环相扣,鲁教授的每一个问题都与文本的内涵、思想的深度与广度有关。通过引导学生观察图片和阅读文字,鲁教授一开始就深挖故事内涵,通过问题“Why do the other animals not to race with the hare?”,一下子将学生从一个熟悉的童话故事中带进深层次的思考,并鼓励学生从不同角度去思考问题,表达自己的见解。我们总觉得龟兔赛跑的故事就是告诉我们“不要骄傲”的道理,但鲁教授却着重于引导学生进行批判性的阅读,关注学生的高阶思维培养,如提出 “If Hare just sits down for a rest but not sleep,what may happen?”等新角度问题,让学生思考并明白:乌龟最后的取胜貌似理所当然,但追根到底只是一个偶然事件,有很多不确定的因素。

在鲁教授的引导下,学生之间擦出了思维的火花,在各抒己见中,锻炼了思维能力。在戏剧绘本教学中,我们也要通过巧妙的设问和追问帮助学生突破思维定势,培养学生主动探究和创新的精神,提高学生的英语语言综合运用能力。

三、戏剧改写续写故事结尾,促进学生创新思维能力的发展

戏剧的故事如同人的真实生活,会延续、发展和变化。我们戏剧故事的结尾并不一定就是故事的结局。我们可以要求学生根据故事的内容和主题来进行改编,或者续编戏剧故事,让它有无限的可能。如学习《三只小猪》英文剧时,我们引导孩子对故事进行改编和续编,学生可以根据自身的生活经验或者间接获得的一些知识改编或创编故事结尾,使故事内容更丰富、更完整,人物造型更丰满。在改编或创编故事结尾中,学生尝试、探索,摆脱现实思维的禁锢,产生许多奇思妙想,超乎老师的想象。

在各种故事结尾的改编和续写中,学生们对于整个故事的理解和认识进入更高更深的层次。故事的改编、续编,极大促进了孩子们的写作能力、语言运用、想象力和创新思维能力的发展。对于中英语水平较好的学生,我们还鼓励戏剧创作,在保证故事情节完整性之余,手工绘图配文,训练学生的写作能力,激发创作想象。学生要提高思维品质,一定是在语言学习的实践中感知、领悟和成长起来的。我们在戏剧教学中也常常利用思维导图帮助学生罗列戏剧故事的情节、人物的冲突,预测故事的发展等,帮助学生理清戏剧情节发展的思路,发散思维,同时锻炼信息记忆与转换能力。

在英语戏剧教学中,教师要根据戏剧主题的意义,深入探究其内涵,利用多种途径、方法和策略,在维持学生学习兴趣的前提下,注意培养学生多种思维能力,如推理、概括、分析、联想等,来促进学生批判性思维和发散性思维的发展,提高英语综合素养。当然,在此过程中,教师要注意将戏剧课堂的舞台交给学生,让学生自己去思考、去想象、去创作和发挥。

猜你喜欢
戏剧绘本教授
有趣的戏剧课
田教授种“田”为啥这么甜
刘排教授简介
绘本
绘本
绘本
戏剧“乌托邦”的狂欢
戏剧观赏的认知研究
戏剧类
恐怖的教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