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中语文阅读教学方法探析

2020-02-24 01:14何余彬
语文天地 2020年28期
关键词:包身工阅读文章荷塘

何余彬

高中语文课堂教学中很大一部分内容是阅读,占据了非常重要的位置。阅读可以有效地培养学生的语言综合能力。在阅读过程中,学生可以学到很多在课堂教学中无法学到的语言技巧及知识。随着新课标对学生阅读能力要求的进一步提高,教师要最大化发挥自身的价值,让学生在课余时间尽量多阅读一些优秀书籍,通过积累丰富的阅读经验,掌握正确的阅读技巧,达到提升阅读能力的目的。

一、激发学生兴趣

在阅读教学时,教师可以先提出一些问题,让学生带着问题去阅读文章,这样学生会对阅读对象倾注自己的情感,从而逐渐喜欢上阅读,使其在之后的学习中能勇敢提出自己比较困惑的问题,进而能积极采取措施解决这些问题。比如,学生阅读《平凡的世界》之前,教师可以给学生提出问题:“为什么田福军是一个好官?”“这篇小说的主题到底是什么?”之后让学生在阅读这本书的过程中寻找答案。若最终学生能感受到——“小说是想告诉我们无论生活再苦再难还是要继续走下去,其实每个平凡的人都可以活得很精彩,都可以谱写自己的人生,活出不一样的自己来”——这样的情思的话,他们的阅读就不只是停留在粗浅的看故事过瘾之上,而是有了一定的厚度。只有有思考的阅读,才是高质量的阅读。也唯有这样,才便于教师在之后的阅读教学中,培养学生主动发现并解决各种问题的能力。

当然,每一篇文章都有自己的中心思想,同样,文章的每一段也有其中心语句。在引领学生阅读时,教师应让学生在阅读过程中找出每一段的中心句,因为每一段的重点也在中心句中,并且每一段的中心句囊括了该段的主要内容、主要思想等。如在阅读朱自清的《荷塘月色》时,第一段的中心是交代独游荷塘的时间、地点、缘由;第二段的中心写通往荷塘的小路、树林、月色;第三段的中心是写走在小路上的感受;第四段的中心是描写荷塘美丽的景色;第五段的中心是描写流泻的月光,塘中的月色;第六段的中心是描写荷塘四周美丽的景物;第七段中心是回想古代江南采莲的旧俗;第八段的中心是写在思乡与遐想中走回了家门。不难发现,让学生留意文章中的中心句也是提升阅读质量和效率的重要方法之一,教师用心思考,是很容易让学生学以致用的。

二、举办新书阅读会

让学生在一个轻松和愉快的环境下阅读文章,可以让他们真正累积到丰富的阅读经验,品鉴到一些很优秀的文章,从而提升学生的语文素养。语文教师可以定期组织学生举办新书阅读会,教师可以为学生提供大量优秀的阅读资源,拓展他们的阅读范围。高中语文教材中的很多文章都比较陈旧,因此,教师可以利用网络和图书馆给学生找一些高质量和最新的阅读素材,比如各种有趣的故事、地方风土人情、名胜古迹以及古诗词等,这样才能让学生拓宽知识面。有了量变,才能达到质变。读得多了,见得广了,才能充分掌握语文教材中的散文、小说以及诗歌等阅读材料中的文学常识,也才能在实际阅读时理解这些文本所蕴含的情感和深刻含义。比如,杜甫写的三别:《新婚别》《垂老别》《无家别》等,学生了解了其创作的时代背景,知道了其构成体系,才会有效提升自身的阅读能力,从而真正累积更多丰富的阅读经验。

三、开展合作学习

合作学习是行之有效的教学方法之一。它一方面可以让学生多与同学交流沟通,相互分享自己阅读的体会,表达自己的观点;另一方面,教师采用这种教学方法还可以活跃整个课堂教学氛围,让学生在一个良好的氛围下阅读文章。在这个过程中,学生可以畅所欲言,也可以听取他人有价值的观点。在合作学习的过程中,学生的思维更容易发生碰撞,从而形成更多有价值的东西。比如,学生可以以小组的方式阅读一篇文章,由小组组长制定阅读方案,并且在成员阅读出错时及时纠正他们,最后检查并记录他们通读的情况。教师可以让学生带着一些简单的问题阅读文章,以此可以增加阅读的效果。

阅读对于许多学生来说是一个枯燥乏味的过程,但这仅仅由于学生不会阅读。作为教师,如何引导学生分层次阅读才是首要的。如阅读《包身工》,这篇文章分为四个层次。第一个层次是第一到第八自然段:主要记叙的是包身工早上起床的情况,以此写出他们恶劣的住宿条件,还介绍了包身工的来源和身份,并以此来说明包身工产生的背景。第二个层次是第九到十七自然段:写出了包身工的早餐情况,用来描述他们恶劣的饮食条件,并分析包身工发展的原因。第三个层次是第十八到二十五自然段:描述包身工上工的情况,并写出包身工劳动条件的艰苦,以此来揭露包身工所受的残酷的剥削和压迫。第四个层次是二十六到三十三自然段:这几段总结全文,写出包身工的悲惨命运、所受的残酷剥削,并在课文最后指出包身工制度必然会灭亡。教师在引导学生阅读时应讲清楚如何划分层次来阅读,为什么这样划分,依据是什么。学生用此类方法多阅读几遍便会触类旁通,这样才能提高学生阅读的兴趣,才能为以后高效有层次的阅读打下基础。

四、了解作者生平

了解作者生平事迹也是一个重要的教学方法。通过了解作者生平事迹,可以知晓当时社会条件下的人们的生活现状,而作者又是怀着怎样的心境写下了这篇文章。如陶渊明文章的内容基本是写自得其乐的田园生活的,而通过了解陶渊明的生平事迹,我们从其“不为五斗米折腰”这一典故中得知他不畏强权这一良好品行。带着这样的对作者的认识来品味阅读如《归园田居》《饮酒》等作品,就会觉得轻松自如了。

每一个作者在不同时期可能会有着不同的心境,并且由不同的心境而引发的感觉往往也大不相同。当然,在此背景之下写出的作品所表达的情感也会不同。比如苏东坡,一生经历可谓大起大落。早年进京应试时文章所表达的感情多为豪迈之情,《刑赏忠厚之至论》更是为他的才学打出响亮的名声。而中期由于《湖州谢表》而卷进的乌台诗案致使他流放黄州,郁郁不得志之下写出了《赤壁赋》《念奴娇·赤壁怀古》等作品,以此来寄托自己贬谪时期的心情。从苏东坡的这一篇篇文章中,我们不难得知他自身的状况,也可窥视出当时北宋政局动荡、新旧思想交替的社会环境以及众多的文人墨客郁郁不得志的现实。了解了这些,对于解读北宋时期的文学作品都是大有帮助的。由此可见,作为教师,在引导学生了解作者创作作品时所处的时期,更有利于学生品味理解这些文章。

总而言之,高中语文教师一定要关注学生在阅读学习中容易出现的问题,并且要知道学会阅读对学生学习语文知识的重要作用。教师要创新自身的教学方式和方法,尽量让所有学生都能积极参与到阅读学习中。此外,教师也必须提升自己的教学素养,为学生创设一个良好的阅读环境,才能使其阅读能力得到最大限度的提升。

猜你喜欢
包身工阅读文章荷塘
注重创作技艺 彰显内涵本质
——从写作特色的角度解读夏衍《包身工》
小荷塘
线上录课教学设计“如何对同一主题下的英语阅读文章进行对比分析”
热闹的荷塘
荷塘
当代语境看“包身工”
浅谈新课程背景下如何开展小学语文阅读教学
荷塘三记
自由与权利
一群沉默的羔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