矿山地质勘察测绘中GPS-RTK 测绘技术的运用探讨

2020-02-25 07:07胡绪昌李实成
世界有色金属 2020年22期
关键词:基准矿山观测

胡绪昌,李实成

(1.江西省地质矿产勘查开发局物化探大队,江西 南昌 330000;2.江西省瑞华国土勘测规划工程有限公司,江西 南昌 330000)

矿山地质勘察测绘是一项基于地球科学、自然科学理论知识,对地质结构、矿产资源等展开地质研究的活动,工作领域广泛,随着现代化测绘技术不断发展,矿山地质勘察测绘工作质量及效率得以提升[1]。

1 GPS-RTK测绘技术概述

载波相位动态实时差分技术(Real-time kinematic,RTK)是一种新的卫星定位测量方法,可实时处理两个测量站载波相位观测差,设备运行过程中,基准站所采集的载波相位可传输至用户接收机,进行求差解算坐标,可在野外实时获取厘米级精度的定位数据,是GPS应用史中里程碑式的跨越,显著提升了测绘作业效率。

GPS-RTK 技术系统的结构组成如下:①卫星信号系统。这是GPS-RTK 技术的基础系统,具体包括基准站、流动站及GPS 接收设备等,为了让基准站、流动站获得相同的采样速度,可在基准站上配置双频GPS 接收机;②数据传输系统。数据传输系统由GPS 基准站上的数据发送装置和GPS 流动站上的数据接收装置组成,是支持RTK 测量的基础性装置;③软件解算系统。软件结算系统是提升RTK 测绘精度的关键性设备,甚至能够消除失误或误差[2]。

2 GPS-RTK测绘技术的优劣势分析

2.1 优势

2.1.1 作业效率高

GPS-RTK 技术在地质勘察测绘中,作业效率较高,独自一人即可完成对测绘系统的控制,单次作业可实现直径4km 区域的勘察,无需重复测量,而且只需布设个位数控制点即可实现全区域观测,这项技术的整体劳动强度较低,在一般电磁环境下运行速度较快,无需频繁搬运观测设备,在工作量较小的情况下,总体测绘成本较低,节约了大量人力物力资源。

2.1.2 数据精度高

GPS-RTK 技术勘察测绘精度高,在同等的作业环境下,在控制点的观测范围内,应用这项技术,水平精度和高程观测结果可达到厘米级标准,相较于传统测绘技术,所花费的人力、财力及时间较少。

2.1.3 对测绘环境要求低

传统测绘技术对于现场环境有着一定的要求,而GPSRTK 勘察测绘技术则不一样,对于光学视线的需求较低,只需要观测点与被观测区域光条件达到“电磁通视”状态,优势明显,GPS-RTK 不会受到外界天气条件、季节因素、光线情况、能见度等因素影响,能够适应大部分野外测绘环境。

2.1.4 使用方便

GPS-RTK 勘察测绘技术应用前,无需进行大量的准备工作,按照规范简单设置观测点、总基站即可,使用方便,而且单次测量结果,与传统测绘多次观测的结果基本一致。而且,GPS-RTK 技术设备能够迅速、有效地连接其他测量仪器、计算机等,操作简便。

2.2 劣势

2.2.1 卫星状况限制

GPS-RTK 技术的自动化程度较高,人为测绘作业量少,不过由于需要依靠卫星信号进行测绘,对于卫星信号的依赖度较高,目前部分地区尚无GPS 信号覆盖,或者卫星信号不稳定,限制了GPS-RTK 技术的应用,而且如若卫星信号不稳定,会影响到观测结果的准确性和精确度。此外,基准站的选取存在一定要求,宜选择地势偏高、周围无大面积水域、无高大密集树林或建筑群的地方,否则会由于物理遮蔽,影响到观测情况。

2.2.2 抗干扰能力弱

虽然说,GPS-RTK 技术对于测绘环境要求低,不易受外界环境的干扰,但是会受到天空条件的限制,如若电离层干扰较强、共享卫星数量较少,GPS-RTK 测绘初始化时间较长,数据准确性、精确度较低[3]。而且,GPS 信号易受到强磁场干扰,所以观测区域内不得有强磁场,信号线、电源线不可卷起,以免形成涡流产生人工磁场,干扰GPS 信号。

2.2.3 数据传输限制

GPS-RTK 勘察测绘技术应用中,以无线电通讯的方式,实现观测点到基站的数据传输,如若数据传输过程中,受到高大建筑或磁场干扰,信号传递出现偏差,容易出现数据无法准确传输、数据丢失的情况。而且,在无线电信号传输时,采用的是短波形式,电磁波信号随着距离延长,会逐步衰减,如若GPS-RTK 测绘作业半径过长,会影响到定位精度。

3 矿山地质勘察测绘中GPS-RTK测绘技术的运用分析

3.1 基准站的架设

图1 基于GPS-RTK 测绘技术的基准站、移动站设置示意图

在应用GPS-RTK 测绘技术进行矿山地质勘察测绘时,首先,需要在合适的位置架设基准站,一般来说,会选择一个视野开阔的位置,确保基准站附近没有大功率发射源、高压输电线路等会产生强磁场的设施,以防干扰到观测信号。安装好GPS 接收机之后,即可设置基准站和移动站,操作时二者的运行参数应该保持一致。如图1 所示,为基于GPSRTK 测绘技术的基准站、移动站设置示意图。

3.2 野外数据采集

在应用GPS-RTK 测绘技术采集野外数据时,需要用到GPS 的静态采集和动态采集功能,所谓静态采集,是指让站点保持相对静止状态,接收GPS 卫星信号,获取目标点的三维坐标,确保数据采集的连续性,保持这一状态直至数据采集完毕,所谓动态采集,是指利用GPS 确定目标物的坐标点,再进行放样工作。

3.3 放样测量

在矿山地质勘察测绘工作中,可采用钻探、槽探、勘探网等方式,布设工程点,进行放样测量。矿山测绘工作大多是在地形复杂、险峻、交通不便的山区,测绘面积广,采用传统测绘技术,难以有效开展测绘工作,且无法保障观测结果的精准度,而利用GPS-RTK 测绘技术,能够有效简化测绘工作流程,突破测绘环境限制,能够更精确地布设工程点,准备好钻探、物探等工具设备,再进行测绘工作,保障数据精确度,提升作业效率[4]。

3.4 地形测量

应用GPS-RTK 测绘技术对地形进行测量,与全站仪类似,具有作业时间短的优点。在数字化测图过程中,应用GPS-RTK 测绘技术,无需频繁更换站点,无需定向通视,这在某种程度上,降低了转站过程中引起的观测误差,而且,可设置多个流动站,同时进行测绘工作,极大程度提升测绘效率,保障观测结果的准确性。

4 结语

综上所述,GPS 技术借助空中卫星来获取地标物的精准三维定位数据,具有定位精度高、观测时间短、自动化水平高、全球全天候观测的优势,随着这项技术的发展,载波相位动态实时差分技术(RTK)得以研发应用,可进一步提升了测绘数据的精确度和准确性,推动矿山地质勘察测绘工作质量的再度提升[5]。在具体测绘工作中,测绘人员应合理应用GPS-RTK 测绘技术,明确其优势和限制条件,制定科学测绘方案,确保所获取数据的精确度。

猜你喜欢
基准矿山观测
在矿山里耕耘(国画)
智能化矿山建设在中小型矿山的应用探讨
浅谈机械制造加工中的基准
繁忙的矿山
绘就美好矿山五彩画卷
天文动手做——观测活动(21) 软件模拟观测星空
应如何确定行政处罚裁量基准
2018年18个值得观测的营销趋势
可观测宇宙
高分辨率对地观测系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