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常态下地矿经济特征及四川地质工作思路浅谈

2020-02-25 07:08赵向阳李小英
世界有色金属 2020年22期
关键词:勘查矿山单位

赵向阳*,李小英,宋 涛,张 巍,黄 洋

(四川省地矿局成都综合岩矿测试中心 稀有稀土战略资源评价与利用四川省重点实验室,四川 成都 610081)

新常态条件下,地矿勘查做为特殊行业,受到各种因素的影响和制约。在经济管理过程中面临着一些突出问题,为此,地矿勘查单位要结合四川省地矿行业实际发展情况,制定科学工作制度,强化资金管理,加强对经济管理工作的监督,控制地矿勘查项目工作成本,促进地矿行业健康发展。

1 新常态地矿行业特征

地矿行业经济复苏疲软,动力不足。十八大以来,国家对环境不断重视,“绿色发展”成为五大发展理念之一,“青山绿水就是金山银山”的理念不断深入人心,政府严格控制批准建设污染严重的工矿企业,国家地质勘查财政投入和社会资金投入大幅减少。有研究表明[1-4],全国地质勘查投入自2012 年连续四年下降,2017 年开始回升,2019 年达到993.4 亿元,但是地矿经济和非油气矿产的地质勘查投入关系比较紧密。从图1 可见,2017 年全国地质勘查投入开始回升,是油气矿产投入增加引起的,而非油气矿产投入依然处于下降趋势。说明地矿经济处于换挡减速阶段,地矿经济复苏疲软,动力不足。

地矿行业发展形式复杂,进入“多期叠加”阶段。2011年国务院印发《关于分类推进事业单位改革的指导意见》,标志着包括地矿行业在的全国所有事业单位分类改革正式启动,根据《2018 年度全国地质勘查行业发展报告》统计,截止2018 年全国25 个省的国有地勘单位完成了事业单位分类工作。2017 年在全国地质勘查管理工作培训班上凌月明表示,地勘行业目前正处在“结构调整期、发展阵痛期、复苏酝酿期”三期叠加的特别历史阶段。2019 年中国地质调查局发展研究中心杨建锋等人指出[5],目前地勘行业面临更加复杂的“五期叠加”局面,一是产业结构持续优化期;二是生态环境保护持续深入期;三是资源环境管理体制改革期;四是地勘单位改革攻坚期;五是全球矿业下行调整期。在“五期叠加”影响下,我国地质勘查行业发展形势更加复杂。

图1 全国油气和非油气矿产地质勘查投入

地矿行业多元化发展,进入“大地质”阶段。地矿行业从新中国成立初到70 年代末以单一地质找矿为主,80 年代到90 年代末以一业为主,多种经营为辅,2000 年以后地质勘查行业发展逐渐进入了“黄金十年”,在此过程中地质勘查工作已经由传统的地质找矿逐步延伸到环境地质、灾害地质、城市地质、农业地质、工程地质等领域[6-9],地质勘查行业形成了目前的多元化“大地质”格局。

2 地质实验行业特征

2.1 传统测试业务整体下滑

随着全国矿业调查项目接近尾声,地质实验测试作为地质工作下游产业,业务整体下滑,某些地质实验单位从2014年到2018 年底传统地勘测试业务经费下降超过50%;业务区域也由片区经营缩减为省内为主。与此相对,土地质量调查、农业耕地调查及环境监测等业务大幅增长,由2016 年底到2018 年底增幅250%。

2.2 市场竞争力不强

地勘测试单位受计划经济思维影响,未积极主动拥抱市场,重任务轻能力建设,根据任务决定建设方向,以完成生产经营指标为目的等导向造成一些地勘测试生产场地狭小等问题,严重限制测试单位能力建设和经济发展。

在机制体制方面,长期事企不分,管理混乱,市场经营不灵活,竞争力不强。仅2019 年四川检测机构近2000 家,检验检测市场竞争异常激烈,地勘测试单位在市场竞争中处于弱势。

2.3 地质实验测试转型发展泾渭分明

“地质、钻探、化验,三分天下”相互影响,地勘行业“黄金十年”之后,地质市场逐步进入下行周期,地质工作进入“大地质”时代,“地质+”的工作思路在城市、农业、环境等领域取得了显著成效。一些地质实验单位响应大地质时代需求,及时调整结构,提升能力,结合自身情况提前布局,进入环境、农业等测试领域,而另一些地质实验单位未能充分解放思想,未能很好地融合“大地质”时代发展,现在发展举步维艰。

综合看来,随着国家地质工作方向发生转变,地学研究领域的拓宽和多领域结合无疑为地质实验测试的发展和技术研究既提出了挑战又提供了发展机遇。

3 地质实验转型思路

地质实验测试转型提升是当下热议的话题,“转什么,朝哪转”是每个地质实验测试的决策及管理者都在进行积极的探索与尝试。结合四川省情来说,有以下工作思路:

瞄准省内战略资源,依托国家和省重等科研平台建设,加大对四川“三稀”等战略资源的研究、开发、利用。可依托“稀有稀土战略资源评价与利用四川省重点实验室”的科研平台,配合三稀等国家战略资源靶区,利用先进测试技术实现找矿突破和科研攻关。

重点发展环保相关产业。十八大以来,党把生态文明建设放在与经济建设同样的高度,并纳入“五位一体”总体布局。推进绿色发展、解决突出环境问题、加强生态环境保护为地勘单位的发展开启了新的政策机遇。另一方面也要结合《四川省“十三五”生态保护与建设规划》,发挥在环境监测、土壤修复、场地调查等领域的技术优势,构建美丽四川。

做大做强检验检测服务产业链。21 世纪的竞争更多的是产业链与产业链之间的竞争。过去的检测集中于地质实验,“地质+”的战略要求我们将目光投向其他产业和民生。要将检验检测的延伸产业做优、做大、做强,扩大市场占有份额。如企业污染场地调查市场近年来业务不断增加,地质实验单位可扩大检测服务领域,加大环境污染场地调查的投入。

4 矿业开发思路

4.1 开展矿山及污染农田的修复工作

矿山及农田污染问题一直是政府和老百姓比较关心的热门话题。

近日,自然资源办公厅下发了《自然资源部办公厅关于开展长江经济带废弃露天矿山修复工作的通知》,为实现绿水青山及落实习近平总书记在深入推动长江经济发展座谈会上的讲话重要精神做了工作部署及任务分工。对于缺少环保工程施工资质,建议与相关工程公司联合开展,争取积极介入。

4.2 加大对稀土尾矿中非金属矿的开发利用

截至2009 年底,累计查明四川省稀土矿资源储量269.79 万吨,估算重稀土矿资源量1.9 万吨。由于我省稀土矿共伴生组分较多,原矿稀土品位低,浮选药剂成本较高,导致我国近年来稀土选矿技术发展缓慢。故稀土矿中非金属的综合利用的技术攻关成了稀土尾矿综合利用开发的又一方向。地勘单位可以通过投入自筹经费,开展川西锂辉石尾矿中长石、石英的综合利用研究。

4.3 开展矿山环境及矿山污染的场地(农用地)调查评价、监测工作

摸清污染家底是打造绿水青山的第一步,下一步要加强与当地政府职能部门的跟踪对接,开展矿山环境及矿山污染的场地(农用地)调查评价、监测工作。目前已在宜宾、泸州等地承担了多个矿山污染场地的调查评价工作。但对于缺水文地质、钻探等领域专业技术能力,可以加强与相关资质单位的合作。

4.4 积极介入矿山复垦方案编制

在开采矿山的过程中,破坏当地生态平衡,是矿山环境问题产生的主要根源,矿山复垦是现阶段解决矿山环境及矿山经济发展的主要途径,在矿山修复治理方面具有广阔的应用前景。复垦方案报告书的编制应当由具备省级以上有关部门核发的乙级以上水土保持、生态环境工程等规划设计资质或具有从事土地复垦规划设计业绩的单位承担。

4.5 做好矿业开发咨询服务工作

四川地矿现有国家高新技术企业称号及省重点实验室科研平台,拥有多项选矿技术国家发明专利。

地勘单位要利用在矿产资源的综合利用方面的技术积淀,在矿业开采、选厂设计、工艺流程、生产调试等方面,提供咨询服务及方案编制。当前矿山开发低迷,但是矿山交易市场活跃,培养矿产资源评估师,在矿产资源评估方面做好咨询服务工作。

5 海外找矿思路

5.1 “一带一路”为矿业发展提供机遇

矿业合作是“一带一路”倡议的重要组成部分。“一带一路”沿线国家拥有丰富的矿产资源,是世界矿物原材料的主要供给基地。

研究表明在“一带一路”沿线国家的天然气储备占全球一半以上,达到53%。其中,石油占17%,煤炭占了25%,铁矿石占20%。这些国家都有加大矿产资源勘探开发及实现资源优势向经济优势转变的共同愿景。

四川作为“一带一路”重要衔接点,四川地勘单位拥有技术、装备、资金、人才及基础设施建设等优势,愿与其他沿线国家加强矿业合作,实现优势互补。

5.2 对地矿局的海外找矿工作的建议

四川已有部分地勘单位在一带一路沿线国家的矿产资源综合勘查、利用评价等领域有一定的成果。

四川地质工作应秉持和平合作、开放包容、互学互鉴、互利共赢的丝路精神,把握机遇走向国际,利用好蓉欧快铁,积极对接东南亚,促进资源转化为资产、资本,实现矿业可持续发展。

5.3 地质实验的海外找矿发展思路

目前,一些地质实验单位已配合集团公司“一带一路”工作,开展柬埔寨矿泉水水质分析工作。今后积极参与与局、大型公司在海外项目拓展中,在测试方面寻求合作机会。

6 今后工作建议

随着国家地质工作方向的根本转变,节约资源、降本增效、加强环保、重视技术成为矿业行业改革发展的新方向。按照局党委提出的“五个地矿”的发展战略,提出以下建议。

(1)加强战略合作推进,多渠道争取项目。依托局已签订的战略合作平台,加强与政府合作协议推进落实,在绿色矿山、民生建设(如土地质量评价)等方面积极创造争取项目。

(2)统筹资源,加大一带一路地质投入。随着局属单位走出去的步伐加大,队伍增多,以及局与大集团、大企业的合作增加,融入国家“一带一路”在不断深入,建议加强“一带一路”的统筹工作,加强与局属单位的横向联系与合作,共商、共建、共享,寻找走出去的发展契机。

(3)抱团取暖,力争在污染修复治理领域有所突破。我国正处于工业化和城镇化发展时期,污染场地所引发的环境损害和民事纠纷受到广泛关注,污染场地与地下水修复治理刻不容缓,产业发展潜力巨大。建议在局的统筹协调下,实现资质共建共享,加强与各兄弟单位的协作,在污染场地与地下水修复治理领域形成竞争合力。

猜你喜欢
勘查矿山单位
《林业勘查设计》简介
《林业勘查设计》征稿简则
《林业勘查设计》征稿简则
在矿山里耕耘(国画)
智能化矿山建设在中小型矿山的应用探讨
《林业勘查设计》征稿简则
繁忙的矿山
绘就美好矿山五彩画卷
Theme Analysis on Pursuit of Friendship in Oliver Twist
长度单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