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核心素养下如何培育小学生的德育素养

2020-02-25 02:31兴宁市坜陂中心小学
师道(教研) 2020年2期
关键词:行为习惯校园文化古诗词

文/兴宁市坜陂中心小学

核心素养是关于学生知识、技能、情感、态度、价值观等多方面要求的综合表现;是每一名学生获得成功的生活、适应个人终生发展和社会发展需要的共同素养;其发展是一个持续终身的过程。核心素养以培养“全面发展的人”为核心,表现为人文底蕴、科学精神、学会学习、健康生活、责任担当、实践创新等素养。那么在核心素养下应如何培育小学生的德育素养?我认为主要应注重如下几方面。

一、注重思品课的课程教学

1.要科学安排思想品德课课程。思想品德教材具有极强的科学性、思想性和针对性,而且符合小学生的年龄特点,是对小学生进行培育德育素养的重要阵地。我们既要立足于教材,又不能局限于教材。因为教材里叙述的人物、事例、历史事件大都比较简单,有的故事内容由于时代相隔,离学生的认知范围较远,甚至有的学生根本就不相信。这就需要我们拓展一些与课文内容有关的历史知识或学生生活中能见到或听说过的类似的本地、本校、本班的实例,以此来激发学生的精神境界,启发学生主动思考问题。

2.要注重思品课的课堂实效性。生动形象地阐述课文蕴含的思想和道理更能感染学生,这是教学过程的核心。教师要本着“讲清一个故事,学懂一个道理,树立一个希望”的原则,正确地、科学地向学生阐明课文中蕴含的思想、道德观念等。使学生在愉快中理解和乐于接受,并受到较好的熏染。

3.要注重学生从感性到理性的科学原则,围绕课文重点,启发学生主动地思考问题,使学生获得的初步感知,在思想上进一步深化,从理性上进一步升华。使学生对课文中的道理和观点理解的更加深刻和透彻。

二、要抓住时代脉搏,突出养成教育的主导作用

1.与时俱进,健全校园文化建设。学校作为教书育人的地方,校园环境是校园文化最为直接的体现,优美的校园环境总能以“无声胜有声”的育人效果,熏陶感染着师生,丰富净化着师生的灵魂,建设一个和谐优雅的校园环境,有利于学生身心健康成长。校园文化是一所学校厚重文化底蕴的一部分,是一项长期的、艰巨的系统工程,需要我们全体师生努力去探索、挖掘,让校园文化建设与时俱进、优化提升。

2.以“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为指导,抓好“四种习惯”的养成,即学习行为习惯、生活行为习惯、安全行为习惯、文明礼仪行为习惯。

只有加强养成教育,注重培养学生的良好道德习惯,才能培养学生良好道德素养,促进其终生发展。“良好的习惯是人在某种神经系统中存在的道德资本,这资本不断增值,而人在其整个一生中享受着它的利息。”此言道出了良好道德习惯的养成对于一个人成长的重要性。因此养成教育要以“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为指导,以贯彻“守则”“规范”为依托,严格要求,正确引导,强化训练。培养学生良好的行为习惯必须要求学生从点滴小事做起,抓早、抓细、抓实。有的放矢的开展各种教育活动,使学生逐步养成良好的道德品质。

三、在教学中渗透民族传统文化教育

1.只有不断加强传统文化建设,培养传统文化学习精神,才能从根本上推动我国人文传统的发展和进步。而语文课是传统文化传播的主阵地,充分挖掘语文教材的内涵,传承中华民族传统文化精髓是语文教学当仁不让的责任。

2.在古诗词教学中渗透传统文化。我国古诗词的历史悠久,而且在古诗词中蕴含着大量丰富的优秀传统文化,我们可以借助古诗词向学生渗透传统文化知识。比如,在教学“老吾老,以及人之老,幼吾幼,以及人之幼”时,我向学生渗透博爱思想,教育学生要尊老爱幼,并联系发生在我们身边的尊老爱幼小故事,尊老爱幼是中华民族的传统美德,要求学生把这种美德发扬光大。在教学“与朋友交,言而有信”时,教育学生在生活中我们的言行要做到诚实,守信用,并通过一些诚信小故事让学生体会诚实守信的重要性,培养学生从小做一个讲诚信的人。

每一门学科都有其可挖掘的德育因素,如数学科的计算教学可以培养学生计算能力,还能培养学生认真细致的优良习惯;体育科在培养学生身体素质的同时,能够培养学生顽强的毅力,拼搏的信心与勇气。总之,只要我们以学生发展核心素养为引领,以培养学生德育素养为抓手,就能更好地培养学生健康的人格,并为他们以后获得成功、完成个人终生发展打下良好的基础。

猜你喜欢
行为习惯校园文化古诗词
踏青古诗词
良好的行为习惯要从幼儿抓起
我爱古诗词
培养学生良好的行为习惯的重要性
小学生良好行为习惯养成教育的探讨
对农村初中合作型校园文化建设的思考
体育课中留守儿童良好行为习惯的培养
党建工作与校园文化创新探究
大学生党支部在校园文化建设中的作用及实现途径
我和古诗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