开展探究教学,构建高效课堂

2020-02-25 02:31广州市第一一三中学陶育实验学校
师道(教研) 2020年2期
关键词:探究性探究实验

文/广州市第一一三中学陶育实验学校

传统课堂教学模式主要有两大弊端:第一,以书本知识为主体,重理论、轻理解,重知识灌输、轻建构过程;第二,以教师为本位,以教为中心,“双边活动”变成了“单边活动”,教代替了学。

而探究性教学强调:凡是能由学生理解的问题,就不要由教师泛泛剖析;凡是能由学生作出的表述,就不要由教师直接代劳;凡是能由学生发现的结论,就不要由教师简单地给出;凡是能由学生解答的习题,就不要由教师逐一示范。这样的教学方法,必然促使学生听课时紧张地思维、积极地联想,用自己的独立思考和主动探究,去弄清知识的来龙去脉,发现事物变化的起因和内在联系,亲自把知识整理归类,引发学生原有认知结构的调整和变化,并使学生在生动、活泼的探究过程中学习到探索未知的科学学习方法和研究方法。学生既复习了旧知识,又深刻地理解了新知识,成为课堂教学中“发现知识”的主体。

一、探究性教学的实施原则

1.全体性原则。在探究性教学中,教师要为每个学生个性的充分发展创造空间,给每一个学生参与研究的机会,培养学生主动求知的精神和参与意识;要特别关注那些较少发言的学生,给予他们特别的关照和积极的鼓励,使他们有机会、有信心参与到课堂研究中来,让每一个学生分享和承担探究的权利和义务。

2.自主性原则。探究性学习是一种富有创造性的活动,自主性是探究性学习的最根本标志。教师创设与教材内容有关的情境,学生在相关情境中捕捉各种信息,产生疑问,分析并设计各种设想,从而在亲身体验中探求知识、开发潜能;同时也经历挫折与失败、成功与喜悦,这其中的许多感受和体验是他们理解科学的本质、科学精神的意义与价值的基础。即使学生走了弯路,遭遇挫折,感受到艰辛却最终也没有找到问题的答案,不得不求助于教师时,仍然会从这一亲历的过程中学到很多有价值的东西。

3.灵活性原则。探究性教学在实际教学中的实施是千变万化的。既有指导型的探究,又有开放型的探究;既有完整的探究,又有部分的探究;既有相对纯粹的探究学习,又有探究学习和接受式学习的相互交融。探究性教学的精神是变被动学习为自主学习,在实施探究式教学时,我们不能作茧自缚,把教学模式看作是一成不变的东西,不能被僵死的模式捆住自己的手脚。

二、探究性教学的实施环节

1.创设情境。开始教学之前,教师需要利用合理的构想、恰当的实验、精练的语言提出令学生困惑或感兴趣的问题,激起他们探索未知的兴趣和强烈的求知欲望,引发学生对探索问题的关注,形成鼓舞人心、令人兴奋的课堂气氛。如在《沸腾》这一课中,笔者做了一个湿纸盒放在点燃的酒精灯上不会燃烧的实验;在《大气压强》这一课中,把一张硬纸片放在装满水的杯子的杯口上,用手按住并倒置,松手后纸片没有掉落,使学生感到好奇,激发了学生强烈的探究动机。

2.探究思考。实践是检验真理的唯一标准。我们通过分解教材使讲解中有探究、探究中有讲解,让学生亲历探究的整个过程。促使学生用已知的知识作为工具去揭示、分析和解决问题,通过自己的分析、归纳和综合去处理新旧知识之间的冲突,引发自身原有认知结构的调整和变化,从而建构起新的认知体系,培养学生独立获取知识的能力,使他们成为课堂上“发现知识”的主体。

课堂上探究的模式一般分为“发现-理解”模式、“验证-掌握”模式、“应用-操作”模式。

(1)“发现-理解”模式

“发现-理解”模式就是学生通过对实验现象的观察,发现事实,再归纳大家所发现事实的共同点,经过抽象、概括,总结出规律。这种模式用于提出问题,培养洞察力,获得、界定和理解概念,培养学生发现规律的能力和提高实验基本技能。

(2)“验证-掌握”模式

“验证-掌握”模式就是明确命题内容,抓住命题要点,设计实验,通过对命题的实验验证,达到掌握物理概念和物理规律的目的。这种模式用于理解、分析、掌握物理概念和物理规律,增长认知水平。

(3)“应用-操作”模式

“应用-操作”模式是根据要求或命题,应用基本仪器的操作和使用技能,由相应的物理规律确定实验原理,再依据实验原理设计实验方案,安排实验步骤,应用实验仪器、设备和学到的物理实验的基本技能,进行实际测量操作。这种模式用于问题的解决和探究,实验综合技能的获得,发展合作精神。

3.学以致用。这一教学环节包括练习和作业两个学习要素。教师在这个环节中引导学生运用探究出来的结论和规律解决实际问题,使学生对物理概念、规律的理解逐步巩固、加深、拓展和升华。

4.概括强化。这一环节包括概括、保持和回忆这三个学习要素。首先组织学生总结这节课的重点,然后教师归纳这节课的难点、关键以及与学过知识之间的区别和联系,使学生所学的知识进一步条理化和系统化。

三、探究性教学的优点

1.课堂高效。在探究性教学的课堂上,学生通过复习巩固了“已知”的知识,通过探究理解了“半知”的知识。这样,学生全然不知的知识也就所剩无几了,从而使教和学都轻松起来。探究性教学强调讲清新学知识与原有知识之间的区别、联系以及因果关系,因此有助于学生形成知识体系和知识脉络,使他们应用知识时收到“纲举目张”的效果。探究思考环节适时穿插探究和练习题,使学生加深和巩固了对本堂课所学知识的理解,也节省了时间,为当堂作业当堂完成奠定了基础,减轻了学生的课后负担,使差生也能赶上教学进度,从而增强了学生的信心、兴趣和求知欲。

2.课堂和谐。由于探究性教学引导和调动学生充分参与教学过程,强调让学生在教师的指导下自己概括出概念、总结出规律,这就创造出一种师生交流、和谐融洽的学习气氛,使学生的注意力被牢牢吸引住,思维效率空前提高,因此学生能当堂听明白教师所讲的内容,并使他们成为了课堂的主人和学习的主人,这有利于培养学生的主体意识和主动精神,让学生掌握学习活动的主动权。也为教师课堂教学的再创造和建立民主、平等的师生关系提供了条件和契机。

3.提升学生创造力。由于探究性教学的探究过程中需要学生经历分析、综合、归纳、演绎等较高级的心理活动过程,因此它不但有利于学生掌握知识和技能,更重要的是它重视获得知识的过程和方法,在开发学生的智力、培养学生的综合素质尤其是在培养学生的直觉思维能力和创造能力方面有着独到的作用。

猜你喜欢
探究性探究实验
记一次有趣的实验
一道探究题的解法及应用
探究性学习在高中生物教学中的运用研究
探究性学习在高中生物教学中的运用研究
一道IMO预选题的探究
浅析初中化学探究性实验教学
做个怪怪长实验
探究式学习在国外
一道IMO预选题的探究及思考
NO与NO2相互转化实验的改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