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谈构建小学数学高效课堂的策略

2020-02-25 02:31湛江市第二十七小学
师道(教研) 2020年2期
关键词:趣味性数学过程

文/湛江市第二十七小学

一、引言

提到数学学习,很多学生首先想到的就是枯燥乏味,因此也很难提起对于数学学习的足够重视,但是在小学的教育中,设置数学这一门学科,并不是毫无依据的。首先,数学教学是培养小学生基础的数学能力,让小学生开始接触数学这门和生活息息相关的学科;其次就是从数学的学科内涵来看,数学教学可以培养学生的数学思维,并进一步培养学生严肃认真对待科学的态度,在小学的数学教育中,教会学生思考,促进学生智力的正常发展,也为学生日后的学习和发展打下良好的基础;最后就是在数学的教育中,可以渗透心理健康教育、思想品德教育等内容。在大力提倡素质教育的当代,数学教育的作用是不容忽视的,通过数学的教育全方位的提高学生的素质,培养学生的能力,促进学生养成良好的学习习惯,让学生为日后更高阶段的学习做好准备。

那何为高效课堂呢?我们通常所说的高效,是生物学意义上的高效,是指人与自然和谐相处的一种理想状态,而高效课堂所指的就是在课堂中完全以学生为主体,充分凸显学生的主体地位,满足学生对知识的渴求,并在教育过程中,保持学生个性发展,运用多样化的教学方式,以达到学生知识教育和学生个人发展的和谐统一。从更加广泛的意义上来说,高效课堂所指的其实就是和谐课堂,即通过构建轻松、富有趣味性的课堂活动氛围,让学生能够更加积极主动的参与到课堂的教学活动中来,从而促进学生全面发展,保持学生个性发展,为社会主义人才培养体系打下坚实的基础。

二、构建小学数学高效课堂的策略

(一)转变观念

构建高效活动课堂作为一种新型教学模式,其教学的目的与方法和传统课堂教学是有着明显区别。在传统的数学教学中,所坚持的就是教师在课堂中讲授知识,学生被动地接受教师所讲的内容,从而认为是将教师和学生区分开来,让教师完全成为课堂的主宰,决定课堂的展开和走向,在课堂上为师生正常交流构建了一个难以逾越的鸿沟。传统的数学教育模式已经渐渐的显示出和社会人才培养需求不相符合的一面,所以要进行适当的创新和改革。

在构建高效课堂的过程中,首先要面对的就是教师教育理念和指导思想的转变,这种观念转变可以通过教师培训以及高效课堂示范课的组织学习等方式得以实现,力求将教师的教育理念从知识传授变为全方位促进学生素质的发展。在另一方面,要让小学的数学教师充分了解高效课堂的教育理念,并在课程设计和课堂教学模式方面做出新的改变。

从我国目前的教育现状来看,从事小学数学教育的大多数都是经验丰富的老教师,其从教的时间长,并形成了一套自我的教育体系和教育理念,因此如果要转变他们的观念,比较困难,需要花费较长的时间。但这也并不是不可能完成的任务,通过教师的集体培训,为新老教师创造沟通交流的平台,让好的教育方法在教师中流传,这样就能更加进一步的促进教师教育理念的转变,为小学数学高效课堂的构建准备充足的师资力量。

(二)确立教学指导目标,合理选择教学内容

构建高效课堂是现代教育理念的全方位体现,所以教师在教学过程中,一定要做好教学内容的选择。因为传统课堂教学模式由来已久,要一次性彻底转变的可能性不大,因此对于小学的数学教师来说,紧贴教材,合理地选择教学内容,做好教学的设计就显得尤为重要。笔者在讲二年级下册的《小熊购物》时,首先通过创设“购物”这一实际情景(到文具台买笔),让学生学会从数学的角度自己提出实际问题,然后引导他们抽象出关系式:一支笔的价格×支数=总的价格,并通过“说一说”,让学生想象购买其它物品时的情况,由此得到“一个面包的价格×个数=总的价格,每瓶饮料的价钱×瓶数=总的价钱”等数量关系式;接着进行第二次抽象:把“一支笔的价钱,一件衣服的价钱,台冰箱的价钱”用“单个物体的价格单价”来表示,建立数学模型,得到“单价×数量=总价”这一常见数量关系式。让学生体验了数学建模的全过程,有利于培养学生的抽象概括能力和综合实践能力,整个课堂气氛融治,轻松愉悦。把数学知识放在学生熟悉的事物和具体的情景中去学习,让学生结合生活进行学习,在掌握计算方法的同时,有效地培养了学生的学习能力。

(三)创造开放性和趣味性相结合的课堂氛围

高效课堂的构建过程中,一个很重要的方面就是课堂氛围,教师在教学过程中,要致力于营造开放性和趣味性相结合的课堂氛围。开放性的要求就是鼓励学生充分的发挥自己的想象力和创造力,不能将学生的思维禁锢在某一个方面,让学生有更多的想象与活动的空间。而趣味性的要求就是在课堂教学中打破原有的教师和学生的壁垒,构建新型的师生关系,让学生在活动的乐趣体验中学习,在娱乐中获得进步,同时在这种氛围下,鼓励学生在课堂上和教师多沟通,充分表达自己的观点和想法,教师要充分地引导和肯定学生开拓性思维的发展。在笔者的教学实践中,时常会组织数学学习经验分享茶话会,在茶话会上,笔者会为学生准备一些小食品和饮料,并在这个过程中,邀请不同的同学分享其在最近数学学习过程中的经验以及所遇到的问题,让学生畅所欲言,完完全全地将自己的想法在课堂中表达出来。在学生分享经验的时候,教师旁听,给予学生充分的话语权,在一个同学分享完以后,鼓励其他的同学发问,并将自己的经验分享给大家。在这种模式中,学生和教师站在一个平等的位置交流,同时教师也可以通过学生们的交流和分享,及时发现学生在学习过程中所遇到的问题,及时调整自己的教学计划,并为学生的困惑提出合理的建议,从而保持学生的学习信心,让其更加积极主动的投入到数学的学习中去。

(四)设计趣味性的教学环节

小学生是一群特殊的群体,其本身就处于刚开始接触知识和社会的阶段,因此其内心中有着强烈的求知和探索的欲望,对所见到的和所学到的东西都有很大的兴趣。而小学生又是一群缺乏认知能力,容易受到外部因素引导的特殊群体。教师在教学的过程中,如果不注重教学的方式,忽略了对于小学生学习兴趣的引导,就很容易让学生失去学习的动力,为其日后的学习和健康成长埋下了隐患。因此教师在教学的过程中,要充分的把握住小学生的这些特点,通过设计趣味性活动的教学环节,吸引学生的注意力,激发学生学习的积极性,让其变得主动学习和热爱学习。比如笔者在给学生讲述面积和面积单位的知识的时候,就从龟兔赛跑的故事引入,通过绘声绘色的故事讲述,提起学生的兴趣,然后话锋一转,提到乌龟就要跑到终点了,但是他前面遇到了一个讲台那么大的坑,它又不会跳,那该怎么办呢?很多学生就说,用一块板子把这个坑盖住就行了啊,于是笔者就通过这个回答,进一步向学生提问,那么我应该找多大的板子才能将这个坑盖住呢?由于之前学生没有接触过面积和面积单位方面的知识,所以其一般的回答都是,那就用讲台那么大的板子来盖住啊,笔者就进一步的将本节课所要讲到的知识引入,并首先用尺子量了讲台的长和宽,然后得出结论是用面积为2平方米的板子才能将这个坑盖住;然后笔者就以此出发点为学生讲述了面积和面积单位的知识,在讲述的过程中,就有个学生提到,长两米宽一米的木板和长4米宽0.5米的木板,他们的面积都是2平方米啊,笔者充分的肯定了这个学生的思考,并打趣说,如果你找到这样的木板,那你就把它作为一个木桥搭在上面,一样也是可以过去的啊,顿时引得学生哄堂大笑。

通过这个教学案例可以看出,在构建数学高效课堂的过程中,创设趣味性的活动情境,首先就能让学生将注意力放在课堂的学习中去,并能够通过趣味性的活动设计,让学生能够主动去思考和解答问题,同时也能让学生体会到数学学习的乐趣,充分激发学生的学习积极性。从另一方面看,也能构建良好的师生关系,让学生在课堂中不仅敢想,而且敢说,将自己的想法完整表达出来。

综上所述,在小学数学的教学过程中,构建高效课堂,将知识的讲授和学生个人发展相结合,不仅是素质教育的要求,同时也是为学生发展负责的体现,此外,构建高效课堂也有助于充分的凸显学生的教学主体地位,加强教师和学生之间的沟通和交流,促进学生素质和能力的全面发展。所以教师在教学实践的过程中,一定要转变思想,通过多样化、趣味性活动的教学设计,构建起和谐发展的高效课堂。

猜你喜欢
趣味性数学过程
“揪”出音乐教学的趣味性
增强小学数学教学趣味性
提高化学实验教学趣味性的实践探索
如何提高小学语文阅读教学的趣味性
描写具体 再现过程
临终是个怎样的过程
我为什么怕数学
数学到底有什么用?
在这个学习的过程中收获最大的是哪些,为什么?
圆满的过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