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学语文情景体验式教学例谈

2020-02-25 02:31深圳市光明区爱华小学
师道(教研) 2020年2期
关键词:荷叶荷花太阳

文/深圳市光明区爱华小学

创设语文学习情境,引导学生共同收集、处理语言信息,通过多向互动效果和情感交流等途径,使学生在不断的“体验”中获取知识、发展能力,提高学生个人的品德修养和语文素养。

一、情景创设唤醒学生情景关联

语文情境教学情感性是关键。教师要善于把自己对于教材的感受和对于生活的情感体验传达给学生,使学生的思想与认识联系在一起,产生情感的共鸣,展现给学生一个“充满激情的我”。而好的导语是一种无声的教育,是一种以文本为根基的有益的洗濯和陶冶,是奠定课堂教学氛围的心理因素,为成功的教学打下了坚实的基础。

如我教学《太阳》的教学片段:

上课时,伴随着舒缓的乐曲,我用CAI展示:在一望无际的大草原上,一轮红日正冉冉升起;碧波荡漾的大海上,闪烁着金光的太阳缓缓地升上海平面;巍峨的群山之间,太阳慢慢地探出了头……强烈的视觉冲击让孩子们看呆了,我适时引导学生们用自己的话描述看到的景象,用充满感情的声音朗读小诗。

师:同学们,在不同的地方,太阳出来的样子是不一样的。你还知道太阳是怎样出来的吗?

生1:操场上,太阳是同学们喊出来的。

生2:大山里,太阳是从山后面慢慢爬出来的。

生3:田野上,太阳是禾苗盼出来的。

生4:工厂里,太阳是机器转出来的。

生5:公园里,太阳是被花儿的香味引出来的。

研究表明,恰当的情境刺激有利于学生自主体验、放飞想象、张扬个性。只有当学生与文本间产生了某种撞击,文本才会展示出无限丰富的意义,学生也才会从中获得充足的育人价值。

二、情景朗读点燃学生情感体验

在语文教学中,通过朗读来创设情境、培养审美情感是最常用的一种方式,因为它能最有效地把朗读者的审美情感传递给听众。语文老师必须要懂得利用自己的朗读来向学生传递文章中的浓厚情感。

课本中有不少抒情的优美散文,写得如诗如画。教学中可指导学生通过初读课文,去尽情领略色彩美;深读课文,体味意境美;研读课文,理解情感美。这种美不是教师的语言所能表达的,只有通过学生的朗读才能感受和体会到,教师可进行范读,帮助学生理解和感受。

如《青海湖,梦幻的湖》一文,佳词美句,不胜枚举。教师可以让学生在读的过程中,把自己认为优美的语句划出来,想一想美在哪里,并把划出来的佳词美句朗读给大家听,读后再让学生评价,评完后再读。还可以采取个别读、小组读、配乐读的形式反复朗读,在反复的朗读中,学生不仅品尝到了朗读的无穷乐趣,还可以从中受到美的熏陶。这样,读中寻美,越美越读,越读越美,定会使朗读教学及其训练锦上添花。至此,教师点拨:“青海湖如此之美,这么神奇,你想不想用自己的话赞美一番?”

在朗读中体验美,在朗读中体验快乐和幸福。学生才能更积极主动地学语文,爱语文,才能在生活中运用所学知识去解决实际问题。我想,可能这才是我们语文老师所希望看到的教学效果吧。

三、情景体验引领学生文本感悟

我教学《荷花》一文的前一天晚上,布置学生制作荷花和荷叶。第二天,我先请了几个孩子把他们制作的荷叶贴在黑板上,碧绿的荷叶零落地贴在黑板的各个角落,于是我微笑着问他们:“你觉得文中的荷叶是这样的吗?”孩子们先是一愣,然后似有所悟,小心翼翼地把荷叶聚拢在一起,碧绿的荷叶挨挨挤挤的,像一个个碧绿的大圆盘展现在孩子们的面前。“孩子们,你们觉得还缺少什么呢?”“荷花!”几个画荷花的孩子迫不及待地把自己的荷花插在这碧绿的荷叶中,朵朵荷花透过繁茂的荷叶亭亭玉立。“看着这样的场面,你想想看怎样的长才叫‘冒’呢?”学生的思维得以激发:“喜气洋洋地长,迫不及待地长,生机勃勃地长……”他们在情境中体会到这个“冒”字的深刻含义,体会到了这个“冒”字所赋予白荷花的生命力,个性化的言语也在富有生命活力的情境中不断汩汩地冒出来。而我所做的就是带着孩子把平面化的文字还原为立体丰富的形象,赋予了“挨挨挤挤”“冒”以鲜活的生命,召唤孩子的情感,把文本解读导向审美之域,培养语文素养。

只有让学生充分地体验生活,感受语文的魅力。才能从根本上解决学生学习语文的困惑,在体验中学语文,才能感受到语文的乐趣,才能真正调动学生学习语文的兴趣。

猜你喜欢
荷叶荷花太阳
荷叶像什么
Gender Differences in Language Learning and the Implications for EFL Teaching
荷花
荷叶圆圆
太阳几点睡觉
荷花
夏天的荷花
夏天的太阳
太阳花
寂静的太阳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