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实验室为平台加强学生综合素质培养

2020-02-25 05:14王在俊王吉豪
实验技术与管理 2020年3期
关键词:研究型实验室能力

王在俊,王吉豪,宁 伟

(1. 中国民用航空飞行学院 科研基地,四川 广汉 618307;2. 中国民用航空飞行学院 民航飞行技术与飞行安全重点实验室,四川 广汉 618307;3. 中国民用航空飞行学院 空中乘务学院,四川 广汉 618307)

人才是社会进步和发展的生力军,加强学生的综合素质教育,培养学生的综合能力及创新能力,将对社会发展及科技进步起到重要的保障作用[1-3]。高等教育的根本任务是“立德树人”,因此人才培养是高校的第一天职[1]。为此,高校需通过各种途径及方式努力提高人才培养质量,提高学生的综合素养,以适应社会发展的需要[4]。

国家“十三五”发展规划明确指出高校重点实验室不仅承担着提升科技创新能力和竞争力的重要任务,也担负着提高人才培养质量的重要任务[1]。高校实验室在开展科学研究的同时,需加强人才培养,依托实验室的平台作用,提高学生的综合素养,进而提高人才培养质量。

高校实验室肩负着科学研究和教学的双重责任,通过教学工作的参与和支持为学生培养提供服务。实验室通过实验实训和相关研究,培养学生实际动手能力、对社会发展新方向的感知和领悟能力、创造性思维能力和团队协助能力。通过研究扩展学生的视野,促使学生学习新知识并将新知识应用于具体工作中,以推进科技创新[5-6]。

1 建设合理的保障体系

为更好地发挥实验室对本科学生的培养作用,在学校层面构建保障体系,确保培养工作顺利开展。

1.1 政策引导与保障

本科学生人数多,对学生科研指导工作的任务量较大,学校须在政策上认可和鼓励教师参与对学生的科研指导,在业绩考核中须具体体现教师的付出[7]。此外,学生参与科研工作需要相关设备与场所。学校需要在设备及实验场所方面提供基本的保障,以鼓励更多的学生参与科研项目,学生通过参与科研项目提高自身的科研能力以及实践能力[8]。因此,学校在绩效考核、工作量认定等方面应鼓励教师参与指导学生的科研工作,在经费和场所方面给予相应的支持,以便提高教师的指导积极性[9],最终提高学生的综合培养能力。

1.2 提升科研人员对本科学生培养的意识

作为高校教师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科研人员也应该积极参与本科生的培养。在理论和实践教学的过程中,加强对学生的实践指导,努力提升学生的综合素质。本科生培养需要大量的时间与精力,因此学校需首先引导科研人员认识到人才培养的重要性,提高科研人员对本科学生培养的意识,进而起到多途径培养学生综合素质的目的。

1.3 理顺实验室相关的各种关系,构建培养体系

(1)教学与实验室研究工作的关系。高校以教学为主,主要为社会培养所需要的各类人才。高校还兼顾科学研究职能,在科技进步、科技推动社会发展等方面起到非常重要的作用。同时,科学研究对于学生能力培养也具有积极的作用。主要体现为:理论知识的更新与进步促进教学知识更新,新技术的应用研究是对理论知识的应用,可培养学生知识应用能力。科学研究既可扩展学生知识广度和深度,也可提高学生理论知识的应用能力。

(2)三类实验室的关系。高校实验室可分为研究型实验室、教学型实验室与创新型实验室三类。研究型实验室的研究成果可逐渐引入到实验教学中,成为教学型实验室的教学内容。通过参与研究型实验室工作,引导学生紧跟学术前沿[10]。教学型实验室可以锻炼学生的动手能力,强化学生对专业知识的掌握[11]。在创新型实验,学生经过相应锻炼后,能够创新性地开展实验项目,通过实验操作,培养学生发现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12]。

(3)研究人员与指导教师。学校的教师大致可以分为理论研究型、应用研究型和教学型三类,但都担负着人才培养的任务。因此,学校的研究人员和实验室指导教师须在人才培养的过程中相互融合,共同努力培养学生的综合素养。同时,学校的研究人员和实验室指导教师在科研及教学过程中须努力提升自我能力,逐步形成“理论—应用—教学”相结合的复合型教师,更好地指导学生的科研工作,培养学生的综合能力。

(4)学生培养。研究生和本科生在专业基础知识、业务能力等方面有差异,因此在培养内容与要求上也应有所不同。对于本科生而言,专业知识准备尚浅,参与研究工作主要是文献查找与阅读、资料收集与整理、实验观察等基础性科研工作。对研究生主要进行科学研究能力培养,进行文献检索与阅读、科学研究选题、方案设计、实验实现、论文撰写等科研培训。在培养过程中,本科生和研究生混合编入研究团队,教师进行大方向引导与研究工作中的指导,具体工作由研究生带领本科生完成。

2 加强实验室建设,构建多层次的指导教师培养平台

实验室建设直接关系到人才培养的质量。研究型实验室主要瞄准科学前沿,开展先进技术研究与先进技术应用研究,通过开展研究工作解决领域内重大技术与应用问题。教学型实验室为学生提供实验实训场地,培养和锻炼学生动手能力。创新型实验室主要面向学有余力的学生,为学生提供创新实践的条件,培养学生的创新思维及创新能力。针对不同实验室特点,以培养学生为最终目标,构建多层次的人才培养平台。

2.1 理论研究教师培养平台

理论研究需要以专业知识的深度和广度为基础。理论研究教师培养平台为这类教师提供了理论学习的基本条件,包括专业期刊、专业科研资料、学术动态等,使这类教师能够跟踪先进的技术与发展。同时,为他们提供相应的研究型实验室,通过开展科研工作提高自身的科研水平,确保对本行业领先技术的了解、跟踪与把握。

2.2 应用技术教师培养平台

理论技术转化为生产力需要实际应用。通过应用,服务于具体生产、工作与生活,在这个过程中需要应用技术人员开展相关工作。应用技术教师培养平台能够为这类教师提供这一应用过程的基本保障,使这类教师能够受到相应的技术训练。同时,也可以通过科研成果的应用研究,使这类教师有效地提升应用技术水平。

2.3 教学教师培养平台

高校的基本职能是培养社会需要的人才。教学人才的培养对保障教学质量,提高学生素质具有重要作用。教学人员的培养主要通过专业培养和教学技能的训练完成。教学人员需要了解和跟踪相关专业的研究热点和前沿技术,需要了解新技术的发展情况,更需要不断提升教学能力。为此,可以在研究型实验室参与研究工作实现教学教师自身水平的提高。

通过这三类实验室的建设,为教学提供高水平的指导教师,为学生综合素质培养提供保障与支持。

3 以实验室为平台,加强学生综合素质培养

实验室为研究者提供研究平台,为学生提供实验实训场所。对学生来说实验室是学习应用理论知识、进行实践的主要场地,是学生理论到实践的桥梁,对学生综合素质的养成具有积极意义。

3.1 以学生为本,结合学生性格特点开展指导

由于学生个人先天素质不同,所处的客观环境千差万别,因此便形成各种类型的性格。在培养过程中,发现、认识学生性格,结合学生特点进行个性化指导是非常必要的[13]。根据学生特点,在指导过程中以引导和鼓励为主,培养学生兴趣和爱好,激励学生独立学习、研究和探索。

性格影响行为方式,学生更愿意展现自我擅长的一面,对于自己较弱的方面通常选择回避。在培养指导过程中引导学生认识自己的性格特点,鼓励学生能够认识到自己的不足,引导学生在学习过程中有意识地锻炼自己,弥补短板。如通过会议讨论、专题报告等方式给予内向型学生锻炼的机会;引导疑惑型性格学生多做事情,考虑事情要从大局出发,多方面分析各种影响因素;教导较真型性格学生要善于多听取他人意见,从另外角度考虑问题等。

3.2 针对学生知识能力进行分层次指导

(1)理论层次。学生参与理论研究深度有限,在该层次上主要是通过专题讲座、学术交流、会议、参与项目等方式进行引导。目的是开阔学生视野,提高学生学习和探索的兴趣,在一定程度上培养学生跟踪新技术的意识。

(2)应用层次。该层次的学生可参与的工作较多,可组织学生参与相关研究项目,包括教师科研项目、学生科研项目、大学生创新项目等。通过收集资料、知识学习、应用实践、指导学生论文等方式培养学生自学能力、知识应用能力、发现和解决问题能力。

(3)教学层次。根据学生的具体情况分层次组织学生参与课程设计与课程改革,通过学生的参与及时调整教学内容和方式,设计出适合不同层次学生需要的教学内容,同时将教师的研究成果应用于教学工作中,指导学生参加大学生创新创业比赛,提高学生发现问题、解决问题能力与实践能力。

3.3 以项目为载体,组建学生团队,通过团队引导培养学生

以项目为载体组织学生参与科研工作,开展针对项目组的指导。项目式指导使得学生的学习和研究更具有针对性。在指导学生研究和探索的过程中,采用学长带新生的传承方式,增强同龄人相互帮助的意识,提高指导效果和效率。

以项目为载体聚集学生,通过团队的合作促使学生之间的协调与配合。团队在项目开展的过程中会遇到各种问题,学生在执行任务时更容易发现自己的不足,这时教师的指导更有说服力,其引导效果更好。通过项目活动引导学生自我适应团队,提高其团队合作精神。

4 结语

高质量的本科教育是高校教育的追求目标。在高校实验室建设过程中充分发挥各种实验室的平台作用,通过建设合理的保障措施,分层次构建培养体系,加强对学生的指导和培养,提高高校教育质量。

猜你喜欢
研究型实验室能力
消防安全四个能力
国有企业研究型审计思考与探索
电竞实验室
电竞实验室
电竞实验室
电竞实验室
大兴学习之风 提升履职能力
你的换位思考能力如何
时军:定锚现代化研究型医院
定锚研究型人文医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