构建网络空间命运共同体的理论逻辑与路径探究

2020-02-26 07:47石晓慧张桂芳
绥化学院学报 2020年9期
关键词:网络空间命运共同体

石晓慧 张桂芳

(1.安徽职业技术学院马克思主义学院 安徽合肥 230011;2.上海财经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 上海 200433)

关于互联网的治理,十八大以来习近平多次强调发展互联网的重要性,强调我们有共同的责任治理好互联网环境,更好地运用互联网造福人类。互联网空间治理与现实社会治理具有互联互通性,认识网络空间命运的人类相通性是推动世界人民对人类命运空间认同的关键一步,梳理网络空间共同体形成的理论发展逻辑,才能进一步促进人类命运共同体发展,充实“为世界人民谋大同”的理论基础。

一、构建网络空间命运共同体思想的内在学理逻辑

全球化时代的商品、资本和人口的全球流动,电脑、手机、移动互联网带来的信息流呈现的井喷态势,互联网融入人类生活的方方面面,已经密不可分。“各民族之间的相互关系取决于每一个民族的生产力、分工和内部交往的发展程度”[1],互联网在各领域的不断拓展让整个人类的命运呈现出交往中相互影响。顺应时代发展和高度的理论自觉,习近平进一步发展了马克思“共同体”思想,创造性提出了“人类命运共同体”,为人类社会的未来发展提出新的畅想,指明具体的方向。属于现实社会中的个人的命运在物质时代的“生命生产生命”在互联时代逐渐强化为“信息连接命运”。“网络空间命运共同体”的思想提出看似马克思“共同体”思想从现实向度转向思想向度,究其本质仍旧是关系每一个现实的个人物质互联互通。[2]社会已逐步将传统“物质-物质”联系的旧模式发展为“物质-信息(精神)-物质”联系的新模式。网络空间命运共同体是对“人类命运共同体”的进一步阐述和发展,是破解全球治理的关键理论支撑。

二、构建网络空间命运共同体思想的外在实然分析

(一)构建网络空间命运共同体是人类发展不可逆的事实。自古以来,人类从原始采集狩猎时期,到农耕社会,再到工业文明时代,人类的历史在交往共通中不断向前迈进。人类社会是一个相互依存的共同体,这也由人的社会性所决定,因此,人类的发展史其实就是共同体的发展史。在人类的历史长河中,工业革命发展打破世界交往的隔阂在电业革命发展中实现了全球密切往来,最终呈现为信息革命中的互联网深入融入生活的现实境遇。在信息化社会中,网络将人类社会带入了全面的共通共融,包括物质、信息、文化、价值等各领域。人类拓展的共通共融的活动领域,使得人类彼此之间无法分离,相互依存更加紧密。网络空间命运共同体成为时代进步发展不可避免的现实需求。

(二)构建网络空间命运共同体是中国发展的必然要求。中国于1994年开始全功能接入国际互联网,开启了融入世界互联互通的新纪元。作为全球最大的发展中国家,中国人口众多,发展速度快,这也致使我们具有全球最多的网民,成为全球第一大互联网市场、最大的电子信息产品生产基地,中国具有巨大的潜能,是最具成长性的信息消费市场。截至2019年6月,我国网民为8.54人,其中移动互联网民规模为8.47亿人次,互联网普及率为59.6%,[3]超过2/3的国民依托网络实现现实交往与虚拟交往的联合,同时与中国网民相连的还有超过20亿的其他国家网民。

中国互联网正在迅猛成长,网络正在广泛普及。第四次工业革命的浪潮奔涌而来,而互联网作为这个时代最重要的发展载体,世界各国全力投入到其中寻求科技的不断创新。构建网络空间命运共同体一方面是本国互联网建设发展的主体客观需求,另一方面,也是我国作为新兴发展中大国,积极融入世界,体现大国担当,努力贡献发展力量的必然要求。

(三)构建网络空间命运共同体是人类命运共同体的延伸。首先,两者都是一个没有国界的范畴。网络空间不是新的国家实体,它将整个人类看作一个整体,网络空间中的依存关系是实体世界中各国关系在网络空间里的反映。两者主体都是为了全球范围的人类共谋福祉和关怀。其次,两者主体价值核心相同。两者都是以人类命运共同体意识促进世界各国、各民族及每个个体之间的和谐共生与共利共荣,在共生共存与共管共治的环境下,命运相关联,一荣俱荣、一损俱损,在相互共通共融中,实现人类的可持续发展。

当大数据也被定义为生产要素参与到现实的生产生活中时,网络空间的安全与发展已经不再只是一个技术问题,而是一个关系全球人口的政治问题。相较于现实的国界阻拦,网络空间的信息自由传播与转化必然要求网络空间的治理不能孤立的完成。作为人类命运共同体的现代科技延伸,加快现实的联通与网络的共融,是建设网络空间共同体的人类发展进程中的共同使命。

着眼于全球治理时代的合作兴起和新时代经济的高度互联互通,从人类命运共同体的思维出发,网络空间命运共同体的提出是在“北京共识”的基础上进一步展现中国智慧的中国思路。习近平总书记提出的“网络空间命运共同体”是“人类命运共同体”的重要组成部分和新时代的拓展,在全球建设、治理中,具有独创性。

三、构建网络空间命运共同体的路径

随着互联网技术形态、创新主体、社会基础经历的重大转变,全球互联网格局处于充满可能的转折点。伴随着多极化政治经济格局所带来的更多观念、规则、体制上的创新与冲突,构建网络空间命运共同体成为一项复杂的系统工程。推动全球互联网格局从“丛林法则”走向“命运共同体”,协同治理是网络空间发展的历史必然选择,也是构建新时代命运共同体的时代要求。

(一)倡导政府主导,尊重网络主权。一方面,在网络空间中,信息资源自由流动,自由获取,从而实现互帮互助,互联互通,这一特性决定了互联网的发展往往要打破国家、地区疆域,实行跨境、跨界的流动。在这样的网络空间中,主体的虚拟性赋予了其自由性,这也就同时带来了一系列的不安全性。网络空间的自由流动带来的安全问题是超出传统安全领域产生新的安全问题,信息泄露致使犯罪和主权危机犹如悬在众多国家头上的达摩克利斯之剑。因此网络治理必须是基于政府主导的全球治理,而不是仅仅依靠市场自由实现的动态平衡。

另一方面,全球各个国家之间的交往基本前提是尊重主权,在网络空间也不例外。在网络空间里,网络主权是国家主权的体现,它关系到一个国家的社会安全、平稳运行的各方各面,因此网络空间治理的命运共同体首要前提即是尊重一国的网络空间主权。基于网络空间的现实交往和虚拟交往都必须是建立在平等相互尊重主权的基础上的共享共治,必须坚决的反对网络霸权和技术霸权。兴起于西方发达国家的互联网技术,在现实的运行中存在着明显的技术垄断壁垒和网络空间霸权行为。[4]在相当长一段时间内,网络空间始终都是大国霸权体现的空间,霸权话语成为指导全球互联网治理的默认理念。在摩尔定律的的催动下,技术垄断群体与后发现代国家在技术鸿沟被不断的扩大,在缺乏政府的主权压力情况下,技术霸权会将整个后发国家拖入到新的殖民体系中。携手构建网络空间命运共同体,倡导其前途未来应由世界各国共同执掌,尊重主体国家自主选择网络发展道路以及管理模式,不干涉他国内政,共同抵制网络霸权,真正做到尊重全球各国的网络主权。

(二)促进开放合作,真诚共建共享。网络空间的核心价值是信息的互联互通,伴随着人口流、资金流来带的信息流成为更大的生产参与要素。互联网为全世界提供了实现最大开放的可能性,只要具备一些客观条件,如终端设备、互联网络,你就可以同具备同样条件的,世界任何一个地方的人合作共享。在网络发展过程中出现的各类问题的解决,需要全世界各国相互信任,加强合作,不断推动网络的共治共享。[5]

世界各国网络发展严重不平衡、不充分充分体现在现代社会经济发展的方方面面。发展水平差异带来的不仅是国际话语权的差异,同时还有这对合作治理认识的差异。落后的国家或地区,由于其经济发展落后,网络基础设施根本无法得到保障,这就造成了差距越来越大,发展的鸿沟不断扩大。网络空间命运共同体的构建需要显示的现代通讯技术作为支撑,技术的差异是网络空间治理水平差异的关键,在网络空间的拓展中必须强化基础设施建设。在固定硬件投资和技术研发商必须要秉承共建共治共享的理念,才能真正的推动各个国家融入到网络空间的全球治理中,以便世界各国的现代科技共同为人类文明提供更为广泛而全面的服务。

当今世界的百年未有之变局在互联网空间更为突显,全球贸易保护主义、民粹主义等,各国在谋求以互联网的发展带动经济、社会、文化等各方面的全面发展,从而谋求绿色、创新的可持续发展。借助互联网与各国实体经济相互融合,虚拟空间与实现空间相互交融,高效互联共享信息流、资金流、技术流、物资流、人才流等要素。与此同时,在网络文化产品的原创能力建设中实现技术、思路、素材的分享、共建,推动中西方文化的灵感碰撞与深度交融,切实减少不同文化之间的隔阂,为网络文化的延伸和进化提供了无限机遇。

(三)构建新型秩序,推动安全治理。互联网技术的普及与运用,在促进社会信息流动的同时,也将风险继而发生扩散。因此,必须及时构建和维护新型网络秩序。在这一点上,世界各国已达成共识,认为制定网络空间秩序准则是十分必要的,但是由于各国经济发展、技术标准与文化传统等不同因素的干扰,对于条约条款内涵往往存在较大分歧,规则秩序的制定推进较为缓慢。

首先,构建全球网络空间新型秩序规则,要坚持多边协调,政府主导。在不断的协商讨论应用完善中,逐渐形成完备、系统、科学、差异化的国际新型秩序与治理体系。倡导世界各国应该本着和平利用网络空间的诚意,有效管控分歧,加强交流对话,积极推进国际合作和社会协同综合治理,重视和加强沟通协商,防范和打击网络诈骗、网络攻击,共同对抗恐怖主义、恐怖组织,开展有效务实合作,推动国际规则的建立与不断完善。

其次,强化网络治理的责任担当与合作共赢的理念。强化其使命担当,进行有效地教育与引导,加强网络空间新型秩序的规范,综合评估网络服务、安全等级、技术成本等。坚决打击各类非法行为,规范法律体系,实行有效的行政约束,打造安全环境。[6]携手构建网络空间命运共同体,各国在开展网络活动的同时要能够有效地遵从现有国际法中的习惯性规范与国际强行法的相关规定,形成更加公平合理的治理体系。倡导平等互利,杜绝单边主义与霸权主义,从机制上杜绝将网络空间视为实体战场的延伸,从而推动形成全球协同发展新局面。

(四)搭建多元平台,寻求创新发展。未来世界互联网治理与发展,应在世界共有技术平台之中,尊重主权国家政府或地区的主导作用,遵照国际专门机构制定的相关政策规范,发挥技术组织提供的技术引导,坚持创新发展理念,为世界搭建多元平台,寻求创新发展。建立互联网空间治理的国际合作机制,在框架协议和多边协议的治理中实现合作共赢的治理格局。世界互联网大会作为技术交流平台同时应当担负起合作治理的交流平台,根据世界环境下互联网发展出现的各种新状况,分析影响其发展的内外因素,提出解决互联网发展中相关问题的新理念,不断推动技术创新。[7]携手构建一个能够让各网络主体平等参与、民主博弈、多元包容的平台,以共同利益为黏合剂,求同存异、普惠发展,共同应对安全挑战,以促进网络秩序向着多边、民主、公正、透明的方向发展,让互联网造福人类。

猜你喜欢
网络空间命运共同体
《觉醒》与《大地》中的共同体观照
爱的共同体
命运的更迭
构建和谐共同体 齐抓共管成合力
中华共同体与人类命运共同体
网络空间安全人才培养专题概要
命运秀
网络空间并非“乌托邦”
军地联动共治涉军舆情 打造清朗网络空间
命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