企业安全生产管理的探讨

2020-02-27 20:39周同
经济技术协作信息 2020年28期
关键词:检查生产管理

◎周同

近几年来,我国的经济发展迅猛,各类产品都在不断的加快自身更新换代的速度,这就加深了人们对企业安全生产管理的重视程度。企业安全生产管理规范的口号,每天都响彻在企业的生产空间之内,安全文化是生产力企业不可或缺的文化,更是保障现代企业安全管理领域更为科学有效的底线。本文主要针对企业安全生产管理问题进行分析和讨论。

一、企业安全生产管理的重要性

任何一个企业,特别是生产企业,都必须把安全管理放在企业管理的首位。这是由安全管理的本质决定的。安全管理不仅仅关系到企业员工的人身安全问题,同时也关系到企业本身的长远发展。企业应该对整个生产过程中可能存在着的安全问题进行有效的管理,利用经济手段、法律手段、行政手段等来确保企业生产的安全,并制定出相应的安全管理方案,将其运用到企业的整个生产经营工作中,让工作人员可以在始终安全的状态下进行生产工作,并将这以状态贯穿始终。现代企业应该引进最先进、最科学、最可行的安全管理手段来对企业生产进行有效的安全管理。例如:系统工程理论等。通过引进先进的安全管理方法来进行企业安全状态的定性、定量的分析工作,并对其进行准确的估算,明确结果,将安全生产管落到到实际生产工作中。

二、强化企业安全生产管理的措施

1.培养员工正确的安全思想。安全生产是企业安全管理的重要内容。但对于企业来说,企业安全管理远不止安全生产这一方面内容。企业安全管理既牵涉到企业员工的人身安全问题,又牵涉到企业的生存与发展问题。人是实现企业经营活动的主体,也是推动企业向前发展的主要因素,以人为本的思想是指在管理过程中要将人作为管理的最基本要素,人是有思想的,在企业生产过程中,一定要对安全质量教育引起重视。并且创造良好的环境,安全是进行一切活动的基础,没有安全,一切经营活动都无从说起。创建一种安全和高质量的文化,坚持“以人为本”的理念是企业发展的根本和目标,是企业实现一切活动的前提。实际上,每个人都知道安全质量非常重要,但是,有关安全质量事故还是经常发生,最主要的是,人们没有将安全和质量的重要性真正放在心上。需要将这些要点和表面结合起来,培育典范,树立典范,充分发挥典范的重要作用,这是促进企业发展最有效方法之一。

2.健全企业安全管理文化。安全管理和安全文化管理基本上能解决企业内部生产和工程技术方面的相关问题,人对于安全行为加以控制和改善,将达到管理的实际需要目的。企业必须要健全安全管理文化体系,并加强安全文化教育,从提高员工的安全意识和健全安全管理措施两个方面进行,这样既可以保证企业安全生产,又能增加企业的经济效益。

人是企业管理的核心,并在企业安全管理文化建设中发挥着重大作用。所以必须要从宣传推广、活动、奖励制度、教育培养等各个方面着手,加强对企业安全文化建设。另外,企业还需要从隐患排查治理、安全风险分级管控等两个方面建立双重预防机制,目的是增强员工的安全风险辨识能力,可通过分层次、分岗位、分类的方式对员工进行相应的培训,确保每个员工都能积极参与到其中,从企业的整体上落实安全生产责任制,此外还需要对员工进行安全教育,提高员工的安全素养。

3.完善安全生产管理模型。企业安全生产管理模型的具体要素应包含,生产要素、安全管理方法、效果评价等内容,结合企业生产的具体要求完善模型的构建体系。并结合企业生产经营的特点,坚持统筹规划的构建理念,整合相关要素、平衡企业内部各部门的关系,进而实现对企业生产全过程的科学规范化管理。因此,在管理模式的具体选择上应对企业的生产对象进行有效的分析,企业的安全管理目标需要与企业的生产对象进行比较管理,以此实现目标管理的实用价值。在实际管理的过程中,企业应结合自身业务的变化,合理调整生产管理模型,进而实现模型的构建以企业的生产实际相联系,提升生产模式的有效性。

此外,在完善企业生产安全管理模型中,应配合使用科学有效的分析方法。例如,风险评估法、安全检查管理、预计风险评测的具体手段,形成安全生产事故的事前预防机制,加强企业的内部管理力度,进而可实现企业生产过程的持续健康发展。在企业的不断发展和进步中,企业会遇到许多新难题和新挑战,企业管理人员应致力于安全管理模型的完善和优化工作,在生产实践中不断提升企业的管理水平。

4.加大安全执法检查的力度。安全生产执法检查工作是强化安全生产监督管理的一项重要工作,是督促基层落实各项安全法规、规章制度,治理事故隐患,降低事故的有效手段。要规范安全执法行为,界定安全执法行为的责任,促进依法管理安全生产工作。安全检查的时间、范围、程序和应负的责任都必须严格规定,必须改变那种一窝蜂式的庞大队伍的形式主义的检查方法。安全执法检查必须突出重点,检查各级领导安全管理是否到岗到位,各项安全管理规章制度、安全技术操作规程是否健全、完善,各项制度、规定、规程的执行情况。对易发生群体伤害的作业区域、部位必须重点检查;对危险源和隐患深入细致的检查,而且要增加检查的技术含量。

5.定期进行企业安全生产检查。定期的安全生产检查工作是提高生产安全的有效措施,所以,企业的相关负责人应该定时的对所有部门进行全方位、多层次的的安全检查,如果在检查过程中发现任何安全问题,都必须责令整改,并要求相关部门在规定时间内完成整改工作,在确定整改后的安全符合标准后才可以继续进行生产工作,这样才可以有效的保证生产工作的安全。与此同时,还应该对作业现场进行科学有效的安全管理,例如:定期对机械设备进行检修、落实危险事故安全负责制度等。安全检查工作必须全面而又仔细,例如:检查作业现场是否有明显的安全标志或者生产安全公告、检查工作员工是否的生产工作是否符合安全生产规范等。为了可以更有效的确保企业生产工作中的安全,还应该定期的对工作人员的操作流程,操作技术进行考核,如果发现不符合安全生产规范的行为应该马上给予纠正,将修正后的操作流程等内容粘贴到作业现场,让每一员工都可以进行自检。必要时,还应该安排相关人员进行作业现场的安全指挥、监督工作。在每一次安全生产检查后,还必须对总结检查中所发现的问题,并在相关会议上进行公布,让相关部门知道自己的不足之处,进入可以进行修正。除此之外,还应该制定相关的应急预案,这样有利与安全事故发生时的这样处理,最大限度的减少对工作人员的伤害,将损失降到最低。

结束语:安全生产管理工作是一项长期、艰巨的系统工程“安全生产,人人有责”,任何人,任何时候,任何环境都要提高安全生产制度的执行力,不能有丝毫懈怠的思想,要警钟长鸣。要达到“本质安全”,即充分的考虑到可能发生的事故和存在的不安全因素,并最大程度的消除不安全因素,只有这样才能真正使安全管理上一个新的台阶。

猜你喜欢
检查生产管理
枣前期管理再好,后期管不好,前功尽弃
孕期X线检查,真的不能碰吗
备孕多年不成功,要做些什么检查
用旧的生产新的!
“三夏”生产 如火如荼
代工生产或将“松绑”
S-76D在华首架机实现生产交付
“这下管理创新了!等7则
Playjng with ch & sh
人本管理在我国国企中的应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