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于自动钻铆机的飞机柔性工装设计技术

2020-02-27 20:39马吉川
经济技术协作信息 2020年28期
关键词:制孔工装柔性

◎马吉川

在飞机制造中,钻铆装配是一道重要工序。由于近年来对飞机装配的效率、精度等各方面提出了更为严格的要求,原来的钻铆装配方式已经无法满足新时期的工作需要,在这一背景下自动钻铆机逐渐得到了推广使用。本文提出了一种基于自动钻铆机的飞机柔性工装系统,主要包括终端控制部分、动力系统、自动送钉模块、定位监测模块等,现就各个部分的设计技术和功能实现展开简要分析。

一、飞机柔性工装设计的发展现状

1.自动钻铆机工装结构进一步优化。

在飞机壁板装配中,自动钻铆机是一种常用的设备。但是以往使用的设备体积较大、结构复杂,除了会占用较多的装配空间外,还存在故障发生率较高的问题。在实际工作中,对飞机装配的效率、精度等都会造成不同程度的负面影响。因此,为了更好的满足飞机装配需求,近年来对于自动钻铆机的结构设计进行了持续优化,包括使用精密度更高、体积更小的微型零部件,代替原来较大的零部件,以及进一步提高自动化控制水平等。目前,无架型的自动钻铆机基本上能够满足飞机装配对于空间、效率和进度的要求。

2.预装配技术的灵活应用。

常规的预装配技术,需要人工将组件固定在工位上,然后完成制孔和铆接。进行下一工件的预装配时,由于形状、体积发生了改变,需要重新调整工装组件,这样就增加了工序,而且也不利于对预装配精度的控制。基于自动钻铆机的柔性工装设计,可以根据组件的形状、参数变化,自动完成定位与夹紧。这样就避免了人工反复调整导致的误差,并且在装配效率上也有了明显的提升。

3.柔性装配系统的推广使用。

在现阶段的飞机装配中,柔性工装技术得到了推广应用。现代飞机中使用的各类组件数量多、种类杂,柔性工装设计能够利用扫描设备,自动识别待加工、装配的组件,然后柔性装配系统的控制终端,从数据库中找到与之匹配的模型数据。自动对组件进行夹紧、固定,最后完成加工或组装。柔性工装技术的推广使用,明显的减轻了飞机装配的工作压力,同时该系统与自动钻铆机等设备配合使用,也极大程度上改善了飞机生产能效,这对于维护飞机制造公司的经济效益也有积极的帮助。

4.柔性工装的模块化设计。

在柔性工作设计中,如果对每一种类型的组件单独进行设计,除了会延长整个装机周期外,也会因为能效低下而影响经济效益。基于自动钻铆机的柔性工装设计,则采用了模块化设计。将那些型号虽然不同,但是有一定关联性、相似性的组件,划分成独立的功能模块单元。经过模块化设计处理,可以保证不同组件之间保持较高的兼容性,在进行组装后,有利于增加飞机整体协调性,对提高制造质量方面效果显著。另外,模块化设计在降低组件的生产生本等方面也发挥了一定作用。

二、基于自动钻铆机的飞机柔性工装系统设计

1.控制模块的组成。

控制系统是对具体的钻铆机作业形式进行直接控制的系统,在具体设计时,是借助PMAC、GEFanuc和CNC控制系统共同实现对钻铆机装配动作的控制。其中PMAC系统的主要作用是对钻铆机的循环作业动作进行控制,而GEFanuc系统则是对钻铆机的钻铆过程和定位过程实行的控制。最主要的就是CNC系统,可以在作业前期输入壁板组件的装配流程,在具体装配作业中,起到控制装配流程的重要作用。

2.动力模块的组成。

钻铆机动力系统提供整个钻铆装配工艺过程相应的液压、气压及电力等各种源动力,用于液压系统的结构主要有液压缸,电液比例控制阀、蓄能器、下铆头及升降梯控制等,液压系统提供大量的稳压驱动动力。电气系统应用结构主要有伺服电机、控制元件、液压控制卡、上下铆头安装、自动换刀库的控制及自动送钉系统元件。气压装置用于供应钻铆装配系统所需的润滑、注胶及铆钉的运送等。

3.定位与夹紧模块的组成。

钻铆机在柔性装配中,除了要保证能够夹紧工件外,在钻孔过程中也需要保证自身的稳定性。因此,基于自动钻铆机的柔性工装系统,可以根据工件位置、大小的变化,自动的对钻铆机的角度、位置等参数进行调整,确保自动钻铆机始终能够精准定位。在工件夹持方面,在夹紧模块中加入了压力传感器,用以判断组件的夹紧情况。根据传感器反馈的实施参数进行灵活调控。这样既可以避免因为夹紧力不足,在钻孔和铆接时出现组件偏移而影响加工精度的问题,同时又能够防止因为夹紧力过大,而造成组件表面受损、变形等问题。

4.钻孔与铆接模块的组成。

钻孔与铆接系统是钻铆机主要执行机构,自动完成飞机壁板制孔与铆接装置,保证飞机壁板制孔质量。其主轴系统主要由伺服控制结构控制主轴的转速、换位(涂胶/铣平/压铆)。在主轴制孔过程中实现全自动,润滑系统与冷却系统在主轴运转前后启动,通过精确控制润滑液与冷却液的时间和流量进行调节,保证刀具的耐用度和耐磨性。在制孔过程中吸碎屑系统及时收集产生的切屑,通过可编程控制器、输出电路及手动控制。在飞机蒙皮部分紧固件有密封性要求时,在制孔完成后通过控制器控制自动涂胶装置进行涂胶。最终通过自动送钉系统完成铆钉的装配,主轴由液压控制系统变换上铆头,下铆头上升完成铆接。

5.自动送钉模块设计。

自动送钉系统由装订器,储备柜和铆头送钉器设备共同组成。在装备结构发生改变时,可以在系统内部完成对铆钉型号的调整。根据实际作业需求,在自动送钉技术的基础上,也支持人工手动送钉。采用这种组合方式,保证了能够在自动送钉出现错误后,可以及时进行手动调整,保证了柔性工装的连续性。另外,自动送钉模块功能的实现,还需要与定位监测系统进行配合。这样可以随时检测铆钉装配情况,然后调整自动送钉的速度。

三、结语

在现代飞机柔性装配中,对技术创新提出了更高的要求。自动钻铆机的广泛应用,在提升装配效率、降低装配误差以及提高制造质量等方面,展现出了明显的技术优势。当前基于自动钻铆机的柔性工装系统,基本上可以满足飞机制造对于效率、精度等方面的需求。但是随着飞机制造行业的革新与发展,今后还要继续推进柔性工装设计的创新。除了自动钻铆机外,也要尝试其他新型装配设备的研发和应用,在切实提高装配质量的基础上,推动我国飞机制造业的发展。

猜你喜欢
制孔工装柔性
一种柔性抛光打磨头设计
灌注式半柔性路面研究进展(1)——半柔性混合料组成设计
某型轴承防错工装的设计
高校学生管理工作中柔性管理模式应用探索
轴钻斜孔工装设计
难加工材料(CFRP/Ti)叠层自适应制孔研究
机器人制孔系统与制孔工艺参数优化方法研究
飞机叠层材料精密制孔工艺研究
一种取出塑件残余量的辅助工装
基于Twincat的移动机器人制孔系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