食品安全视阈下企业社会责任缺失的成因与治理策略
——利益相关者的视角

2020-02-28 03:02甘淑林珺世周坚毅
经济技术协作信息 2020年12期
关键词:相关者利益经营

◎甘淑林 王 珺世 周坚毅

一、食品生产企业社会责任缺失的表征及其危害

(一)食品生产企业社会责任的内涵

企业社会责任是指企业在创造利润、对股东承担法律责任的同时,还要承担对员工、消费者、社区和环境的责任。企业社会责任是为了约束企业的商业行为,避免盲目追求经济增长的存在,同时也是公司守法经营,长远发展的重要保证。员工、消费者等作为主要利益相关者,社区、环境等作为次要的利益相关者,都要求食品企业担负起社会责任,保障国民健康。

(二)食品企业社会责任缺失的具体表征及危害

近年来,随着经济的增长,人均收入的提高,人们对于食品有了更多的关注,食品行业获得空前发展。但我国食品安全现状分析指出,食品行业发展迅速,但随之而来的还有层出不穷的食品安全问题,无不表现出食品企业社会责任的缺失。据分析,我国食品企业社会责任缺失主要存在以下三个表现。

首先,公司盲目追求经济利益最大化,阻碍企业的长远发展。2019 年,古井贡酒被披露用酒精勾兑酒,4551.49 万元的酒精采购订单令人震惊,可见勾兑酒的数量也是一个惊人的存在。酒精的乙醇含量超过95%,大大损害人体健康。但是如果使用优质白酒勾兑,每吨白酒需要3-4 万元成本,而采用食用酒精则只需要8000-9000 元。巨大的利益落差诱使企业违背职业道德操守,不顾民众健康,偷工减料,唯利是图。

其次,在食品企业经营过程中,管理人员不到位,管理过程不严谨,造成服务或产品出现质量问题。“民以食为天”,食品健康至关重要。但在人们的日常饮食中,却是危机四伏的。据调查显示,光明牛奶在2019年五个月出现六次质量问题。牛奶在配送过程中,因车辆温度没有达标而导致部分产品酸化变质,学生在食用这批变质牛奶后出现身体不适,甚至是呕吐症状。这是由于企业的管理不善造成的食品安全事故,严重影响着顾客体验和生命健康。

最后,企业信息公开透明度不够,使得每个利益相关者对于信息的获取存在障碍。消费者作为重要的利益相关者,对于食品信息的掌握力不够也是安全事故的一大诱因。掌握力缺乏主要表现在两方面,一无法获得详细的信息,二没有专业的鉴别能力。2019 年11 月,酒鬼酒被曝塑化剂超标260%,长期食用会导致男性生理障碍,女性性早熟,也会给消化系统和免疫系统造成伤害,甚至严重影响人类基因。市场存在5000 万元的塑化剂超标的存货,但由于质监局没有塑化剂含量的标准要求,因此这批存在问题的酒没有被召回。在此过程中,地方政府的不予理会也使得食品企业一再触碰安全警绳,甘愿冒着风险谋求经济利益。

二、利益相关者视角下企业责任缺失的成因分析

利益相关者是指那些在企业发展过程中,对企业生产经营活动能够产生重大影响的团体或个人。从内部来看,包括所有者和股东、管理人员、员工等;从外部来看,包括供应商、顾客、竞争对手、地方及国家政府、媒体等。

内部

1.企业文化落后,忽略文化建设。

没有良好的企业文化的企业无法走得长远,华为公司就是一个注重企业文化并获得成功的范例。很多食品企业的内部建设都缺少文化建设,对于企业社会责任的内涵不明确,亦或认识不够,这都会具体表现在企业的日常经营中。

2.经营理念不佳,缺乏道德底线。

很多食品企业在建立之初的经营设想都是为了盈利,这无可厚非。但是盲目追求企业经济利益最大化,而将消费者的生命健康置若罔闻则是得不偿失之举。肯德基的“苏丹红”事件,沃尔玛和家乐福的“任意修改生产日期”事件,表现出食品企业在经营中缺乏职业操守精神,无视道德底线。

3.企业社会责任管理体系不健全。

由于在企业食品安全管理方面的重视程度不够,所以企业中没有设置专门的部门和专门的管理人员,管理的体系不够健全。对于社会责任付诸管理的理念不深刻,对于企业管理人员和员工缺乏相应的管理和实施培训,造成企业社会运营时无法以企业社会责任约束和要求自己,从而导致了企业的服务和产品质量难以达到一定高度。

4.企业对外信息公开不透明,对于不利于企业的信息向消费者隐瞒。

食品企业作为食品的第一接触者,对于食品的全部安全信息最为了解,但出于商业利益的考虑,企业在进行对外公开时,会选择将不利于其公司的食品的相关信息进行隐瞒,提供给公众的都无关企业利益和形象的一般信息。另外,消费者作为食品的第二接触者,不能准确而详细的了解食品信息,也是为其健康埋下隐患。当出现食品安全问题时,消费者不能通过法律武器维护合法权益,一是因为安全意识差,而是因为缺乏有力的证据。

外部

1.法律不完善,未涉及食品安全问题处理机制。

法律制度制度的不完善既让食品企业钻了空子,也让监督者执法者无法规范食品行业的行为。政府及相关部门在面对食品安全的小事故时表现出的是漠视态度,只有当出现重大的造成强烈反响的食品安全事故才会引起他们的重视。

2.监管力度不够,存在地方保护主义。

相关部门对于企业,只注重其利润和税收,因此,对于其是否履行社会责任,商业行为是否存在问题持一种忽视态度。尤其是地方保护主义盛行,导致食品企业政府行为短期化,经济管理行为行政化,从而严重扰乱了市场经济秩序,损害经济健康发展。监管的松懈只会导致企业的无良行为更加猖獗,食品安全难以得到保障。

3.缺乏标准,食品安全标准体系的不健全。

当前我国在食品安全标准的上制定还不够完善,很多标准存在内容偏旧、过于简单的特点,无法应对当前出现的新的复杂的食品安全问题。出现视频事故时,相关部门在标准体系不健全的情况没有评判标准,无法给予惩治,从而助长了食品企业在法外之地继续逃避社会责任。

三、食品企业社会责任缺失的治理策略

基于利益相关者视角的责任缺失原因分析,采用博弈论方法,进一步,从事前防范、事后处理等多个维度,剖析各个利益相关者在促使食品生产企业履行社会责所应承担的角色,在此基础上,提出食品生产企业社会责任缺失的综合治理策略。

(一)事前防范

1.加强文化建设。

注重加强企业文化熏陶,并在逐步探索中总结出属于自己企业的独特文化,形成企业价值体系。企业文化对于实现企业目标以及在实现目标的过程的行为规范都有着重要的作用,即用文化渗透的力量带动企业的长远发展。

2.建立现代经营理念。

融合当下时代最新的理念,而不是一味追求经济发展,建立与社会联系紧密的经营体系。比如,现在社会提倡绿色环保,那么食品企业在经营时适当融入绿色理念,既是对国家环保政策号召的回应,也是对社会承担责任的良好表现。树立起良好的企业形象也是促使企业健康发展的一大助推力。这里的经营理念除了基本的追求企业利润的正当做法以外,更加注重的是企业在履行社会责任方面所做的贡献。

3.健全企业社会责任管理体系。

定期对企业管理者和员工进行企业社会责任意识养成的培训,加强全公司的责任意识,并将该理念实践到企业的管理和运营上。管理体系的建立是为了确保企业在生产、运输和销售等一系列过程中注重质量管理和责任监督,同时保证提供的产品或服务符合法律和道德的要求。

4.加强食品企业的信息公开。

向社会公开食品的更多的相关信息,不隐瞒或者虚假宣传,切实保障消费者的知情权。这既是对消费者的负责,也是对食品行业、对社会的一种责任的履行。

5.加强食品安全法律体系的制定和完善。

国家机关和相关政府部门应加强食品安全方面的法律制定,为企业及时履行社会责任提供一个法律保障。完善的法律体系也是出现食品事故时处理的执法依据。让任何事情都做到有法可依是一个法制国家的基本要求。

6.加速构建食品安全标准监管体系的建立。

《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深化改革加强食品安全工作的意见》中要求2020 年要持续推进食品安全国家标准向纵深拓展。加强标准的制修订和创新,加大宣传力度,加强企业的执行力度。从而提高企业食品的生产水平和安全水平,使国民食品安全提升一个等级。

(二)事后处理

1.加强法律执行力度,严打食品企业的违法行为。

当出现食品安全事故时,法律作为第一强制力需要对有问题的食品企业进行严厉打击,坚决杜绝食品企业的侥幸心理,同时,也给民众的食品健康安全安全提供了有力保障。

2.加强企业内部反省,及时改变错误的经营观念。

食品企业再出现安全事故后,首先是要尽快弥补,争取将损失降到最低,如及时收回存在问题的食品产品;其次是要向公众赔礼道歉,补偿收到损失的消费者,承担起社会责任;最后,要审视并改变企业错误的的经营模式和经营理念,倡导绿色经营,保证食品安全质量,保障国民健康。

四、总结

食品安全与人们的日常生活息息相关,重视程度不容小觑,加强社会责任建设刻不容缓。食品企业应肩负起为公众提供健康放心食品的责任,树立良好的企业形象,改善社会上对食品安全的忽视态度,政府完善食品安全视域的相关法律,建立政府部门的联合监督机制,加大对违法企业的惩罚力度,不让危险食品再次进入公众视野,使得食品安全视域下的企业在未来越来越多,国民的食品安全提升一个等级。

猜你喜欢
相关者利益经营
园林一角与位置经营
校园篮球利益相关者的分类研究*
这样经营让人羡慕的婚姻
论确认之诉的确认利益
基于利益相关者理论的本科教学中教师调课现象审视
变争夺战为经营战
环保从来就是利益博弈
全生命周期视角下PPP项目利益相关者关系网络动态分析
绝不能让“利益绑架科学”
“特许经营”将走向何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