外翻位固定防治跟骨骨折术后皮肤坏死

2020-02-28 07:14袁慧敏代燎原朱慧锋
临床骨科杂志 2020年2期
关键词:全层足踝绷带

袁慧敏,代燎原,朱慧锋

2018年6月~2019年1月,我科对18例跟骨骨折内固定术后患者采取外翻位固定,皮肤愈合良好,报道如下。

1 材料与方法

1.1 病例资料本组18例(21足),男14例,女4例,年龄35~65岁。跟骨骨折:左侧8例,右侧7例,双侧3例。均为闭合骨折。伤后至手术时间5~12 d。

1.2 治疗方法腰硬联合麻醉或全身麻醉。单侧跟骨骨折患者取健侧卧位,双侧跟骨骨折患者取俯卧位。采用跟骨外侧L形切口,全层切开,显露距下后关节面,3枚ø 1.5 mm克氏针分别打入外踝、距骨颈和骰骨阻挡软组织,撬拨复位,恢复距下后关节面平整和跟骨高度、宽度,克氏针临时固定。C臂机透视确认Böhler角,根据骨质缺损程度选择是否植骨,复位满意后置入合适大小的钛合金钢板,螺钉固定于跟骨外侧壁。术后加压包扎,使用弹力绷带维持足踝部跖屈外翻位固定5~7 d。术后常规负压引流24~48 h。术后第2天换药,之后每3天换药1次,术后3周拆线。

2 结果

20足皮肤顺利愈合,仅1足切口拐角处出现<3 cm2的皮肤坏死,换药后切除坏死痂皮,最终皮肤愈合。患者获随访3~6个月。末次随访X线片显示骨折均愈合。

3 体会

切口皮肤坏死是跟骨骨折术后常见并发症,严重者导致钢板外露,需多次植皮覆盖创面。骨科医师进行了众多探索,如改良L形手术切口、采用NO-TOUCH技术、跗骨窦切口、八字切口等,以减少术后切口皮肤坏死的发生。我们在临床实践中发现,跟骨骨折术后取出内固定的患者较少发生切口皮肤坏死,这可能与术区皮肤张力小有关,因此尝试采取术后外翻位固定踝部,辅以切口处弹力绷带适度加压包扎,以减轻跟骨外侧壁皮肤张力,为皮肤一期愈合创造条件。本组结果显示,使用弹力绷带维持足踝部跖屈外翻位固定,跟骨外侧壁皮肤张力最低,切口皮缘紧密对合,软组织的挤压作用可促使皮下淤血排出,从而获得皮肤一期愈合。

我们体会,外翻位固定防治跟骨骨折术后皮肤坏死操作简便,对患处不造成直接硬性压迫,方便实用,不增加患者不适感及经济负担。此外,为减少皮肤坏死的发生,还应做到以下几点:术中不使用电刀,全层皮肤骨膜下剥离,避免使用拉钩牵拉皮瓣,争取解剖复位尤其是保持跟骨外侧壁的平整性,采用无张力缝合技术,术后保持引流通畅。

猜你喜欢
全层足踝绷带
高频超声鉴别诊断部分及全层小撕裂型肩袖损伤的价值探讨
腓动脉穿支皮瓣修复足踝部感染性创面的临床疗效
游离股前外侧穿支皮瓣修复足踝部软组织缺损
智能绷带促进伤口无痕修复
透明的绷带
足踝部软组织缺损患者的标准化护理干预研究
全层心肌线性消融术治疗室壁瘤相关室性心动过速
一种新型压力绷带的探索与研究
肩袖全层撕裂不同亚型术前超声诊断价值
对雪人的诽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