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事管理与社会保险的关系探究

2020-02-28 15:28李月
经济技术协作信息 2020年29期
关键词:社会保险人力资源管理

◎李月

一、人力资源管理与社会保险的关系

1.社会保险有利于人力资源管理激励效能的发挥。对于企业员工而言,企业福利是否健全在一定程度上直接影响着员工工作的积极能动性,通过对企业员工的调查可以了解到,有超出百分之八大以上的员工会在单位福利的刺激下,其工作的积极主动性会得到明显地提升,由此可以看出,福利制度对于员工所起到的巨大激励作用。企业在人力资源管理体系当中,社会保险制度的建立可以更好地激励员工,企业要善于利用这一工具来不断地促使员工工作积极性的提升。

2.社会保险有利于人力资源管理稳定效能的发挥。首先,社会保险的定期、连续缴纳,可以稳定员工队伍,建立更加稳定的劳动关系。我国相关的政策与法律规定,社会保险连续缴纳15年以上,才能享受相关的待遇,而在离职、就职过程当中,社会保险的中断、续接手续较为麻烦,且需劳动者自行补缴本应有企业缴纳的部分金额,一旦员工想要解除劳动关系,那么无疑就会面临社会保障方面的风险,这使员工在处理离职问题时会更加慎重,因此,人力资源管理中正确处理社会保险关系,对于稳定人心,鼓励员工踏实工作意义重大。其次,社会保险的定期、连续缴纳,有助于减少企业的经济负担和人力资源管理负担。社会保险全面而完善的保障,可以保证企业员工在遭遇工伤、生育、重病时得到及时的补偿,而不需企业支付大额的补偿费用,这可以减少企业经营中的风险和企业的资金压力,也可以降低人力资源管理难度,减少用工纠纷的发生。

3.社会保险有利于人力资源管理经济效能的发挥。当代人的保险意识越来越来强,因此在人员招聘时,购买社会保险基数较高的企业会更有竞争力,也会吸引更多的优秀人才来到企业当中,为企业的发展和效益的提升做出贡献,因此说,社会保险是人力资源管理经济效能发挥的重要保障。另外,通过科学的社会保险缴纳体系,可以提高员工对于企业的认同感和忠诚度,也可以增强企业的凝聚力,这对于促进企业生产力的提升意义重大。此外,缴纳社会保险符合国家法律和政策规定,人力资源管理中做好社会保险工作,有助于减少企业经营中的政策压力和经济风险。例如工伤保险,企业如果不参加工伤保险,在职工因工作原因受伤或致残、死亡,暂时或永久丧失劳动能力时,就要由企业“买单”支付各种工伤保险待遇,造成伤残或是工亡的,少则几万,多则上百万的支出。反之,如果社会保险体系完善,参加了工伤保险,此时各种工伤保险待遇就由社会保险基金支付,企业减少支出,直接降低了运行成本,增强企业健康发展和抵御风险的能力,使企业产出更多的经济价值。

二、社会保险在企业人力资源管理中的优化方案

1.优化管理机制创新。新时期,较多企业的社会保险管理尚处于原地踏步,举步维艰的阶段。要改善这一状况,企业在从人力资源的角度出发,对企业内部管理体系进行完善,从而构建较为合理的内控管理机制,对社会保险管理信息进行统筹,并在全面监管过程中进行信息审核,以此来保证社会保险信息收集、整理、分析、综合和归类的有效性,为企业社会保险管理创造良好基础。

2.完善管理制度建设。企业管理过程中,社会保险制度的完善应从以下要点把控:其一,企业应在分析自身业务实践的基础上,结合国家相关规定,构建符合本企业的社会保险管理办法。其二,注重社保与企业成本关系的协调,通过制度规范,对两者的关系进行界定,确保企业社保资金缴纳的及时性。其三,还应构建合理的社保管理监管体系,对实际管理中的问题进行监督,确保社保管理的规范性、有效性。

3.提升社会保险工作开展的规范性。社会保险是国家强制性执行的社会保障制度,明确规定企业、员工应及时足额缴纳社会保险费用,规范化管理企业社会保险已成为企业、员工应遵循的基本义务。企业应将社会保险与人力资源管理有机融合,构建统一的网络结构体系,结合自身规模合理分配社会保险人力资源管理人员数量,完善企业社会保险管理制度,全面保障员工养老、生育等社会需求。社会保险政府主管部门应组织在现有基础上进一步扩大社会保险覆盖范围、缩小不同地区间在社会保险制度上的差异。以医疗保险制度为例,对于普通员工来说,这一制度是避免其在工作生活中因为疾病而需要支付大量资金的主要途径,而除了企业与员工的配合之外,这一制度的实施仍需要医疗机构、药品流通等行业的支持,相关主管单位应能平衡制度与其对应的实施效果,确保员工都能享受到基本的社会保险福利。

对于企业来说,企业应依照国家现有法律法规及当地社会保险体系要求与当地政府主管单位展开配合,确保社会保险制度能发挥出预期作用。以失业保险制度为例,通过企业与政府主管单位之间的深度合作,失业人员的专业水平以及再就业能力等都将能得到有效提升,从而避免失业保险制度缺失背景下出现社会问题。

4.强化社会保险工作开展过程中的透明度。对于现阶段社会保险工作的开展情况来说,员工无法获知社会保险缴纳情况的问题已经得到了很大程度的缓解,但为了更好的保障社会保险工作的开展能满足员工要求,企业必须进一步提升这一工作开展过程中的透明度,通过员工监督来避免部分管理人员利用自身权力损害员工权益,导致企业效益受损。企业可以从以下几方面入手达到这样的目的:

首先,企业应以网络平台、会议等形式向员工公开当期社会保险的缴纳情况,并向员工开设专门的监督反馈渠道,及时对员工反馈的问题进行处理,从根本上消除缴费不及时、不能足额缴费等状况。

其次,人力资源部门应主导展开社会保险培训工作,辅助员工了解社会保险的具体内容和落实途径,并向员工提供免费查询业务,辅助员工对个人社会保险缴纳情况进行核查,及时发现异常状况并进行处理。对于社会保险工作开展过程中存在的违法违规现象来说,各单位或个人都可以直接进行举报,保障社会保险制度的有效落实和公开透明。

5.提升管理人员素质。管理人员的专业素质直接影响着企业社会保险管理质量,故应进行管理人员专业素养的有效培养,一方面,应对管理人员进行社会保险的相关知识培训,确保其正确理解社会保险对企业人力资源管理和实际经营的影响,从而在实际工作中能重视此项工作,严格对待管理中的各项数据。另一方面,应加强管理人员责任意识培养,避免实际管理中出现责任推诿的现象。

结束语:在人力资源工作当中社会保险是非常重要的组成部分,在企业管理中发挥着举足轻重的巨大作用,其能够激励员工工作的积极能动性,提高企业生产力,减轻企业负担,降低企业经营风险,为此,对企业人力资源管理中的社会保险管理进行探究具有非常重要的意义。

猜你喜欢
社会保险人力资源管理
人事档案管理在人力资源管理中的作用
人力资源管理促进企业绩效提升
社会保险
企业人力资源管理
社会保险
社会保险
社会保险
海外并购中的人力资源整合之道
GIS在森林资源管理中的应用
为健康中国提供强大的人力支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