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于现代学徒制理念的高职“双师型”教师培养路径研究

2020-02-28 15:28杨绪光
经济技术协作信息 2020年29期
关键词:双师型双师校企

◎杨绪光

一、现代学徒制的涵义

现代学徒制中的“现代”是相对于“传统”提出的。“现代学徒制”指的是以校企合作为基础,以学生(学徒)的培养为核心,以课程为纽带,以学校、企业的深度参与和教师、师傅的深入指导为支撑的人才培养模式。它既不同于传统的学徒制,也不同于单纯的学校教育,它的实施改变了以往理论与实践相脱节、知识与能力相割裂、教学场所与实际情境相分离的局面,是传统职业学校人才培养模式的一场重大革新。

二、高职“双师型”教师培养中存在的问题

当前,高职“双师型”教师培养中存在不少问题。一是“双师型”教师资源紧缺。现在,多数院校在师资引用上过分强调学历,而严重忽视其实践操作能力,从而导致教师偏重理论教学,实践操作能力薄弱,甚至部分教师几乎无任何实践操作经验。二是教师实践操作能力不足。据笔者调查,多数高职院校学生的校外顶岗实习活动,管理较为松散,学校的指导老师很少到企业指导学生实习。由于教师实践能力不足,培养的学生走上工作岗位很难适应企业的用人要求。三是校企合作深度融合不够。当前,校企合作深度融合不够,学校和企业为了各自的利益,为了对外宣传或者做材料的需要,虽然重视挂牌、签署协议,但缺少实质性地合作,校企合作形式化较为严重。

三、基于现代学徒制理念的高职“双师型”教师培养的意义

基于现代学徒制理念的高职“双师型”教师培养,一是能够促进校企双方深度合作。在实践的每个阶段,学校和企业都密切合作,教师全面融入企业参与锻炼,及时完成任务,协助企业解决遇到的技术难题。二是能够完善校企合作机制。现代学徒制理念下培养“双师型”教师离不开合作企业,企业必须是和高职院校深度合作的企业,双方合作培养“双师型”教师,不是常见的流于形式的一纸协议就万事大吉了。三是能够培养科研能力高的“双师型”教师。现代学徒制理念下培养的“双师型”教师,肩负有为企业和学校解决难题的科研任务,有必须完成的工作任务,“双导师”全程跟踪、检查、督促,严格的考核,配套严明的奖惩措施,因而能够培养真正为学校需要、学生欢迎的高水平教师。

四、基于现代学徒制理念的高职“双师型”教师培养的路径

基于现代学徒制理念的高职“双师型”教师培养模式既不同于学生的现代学徒制学习模式,又不同于教师培训基地、企业挂职锻炼、“拜师学艺”等“双师型”教师培养模式,实际上是一种基于现代学徒制理念的校企深度合作、培养教师的全新模式。

(一)基本思路

在“双师型”教师培养研究中,确定高职院校和企业两条主线贯穿始终。培养时间确定为1年,其中,准备阶段1个月,实施阶段10个月,出师阶段1个月。实施阶段分为三个时期。每个阶段和时期,学校和企业都有明确的工作任务和职责,共同管理贯穿于全过程。

1.确定两条主线。分别是学校和企业。学校主导制定“双师型”教师培养计划,企业主导制定“双师型”教师培养方案,校企双方签订“双师型”教师培养协议。高职院校要始终在管理上跟进,及时解决教师遇到的问题。选好学校的“导师”和企业“导师”(师傅),校企密切合作,“双导师”加强互动,切实做好日常的管理和考核。

2.明确三个阶段。分别是准备阶段、实施阶段和出师阶段。准备阶段是基础,要做好前期工作;实施阶段是重点,学校要根据制定的计划,做好具体的工作,及时反馈信息,不断完善管理机制,企业要明确具体的工作任务,做好监督和检查;出师阶段是检验成果的阶段,学校和企业都要高度重视,不能虎头蛇尾,要善始善终,认真做好“双师型”教师实践效果的评定和考核。

3.抓好三个时期。三个时期分别是起步时期、成长时期和成熟时期,这几个时期都在“双师型”教师培养的实施阶段,因此,抓好实施阶段的过程管理“双师型”教师培养的关键。三个时期中,成长期和成熟期是重点,学校、企业、“双导师”、教师本人要互通有无,加强协调,及时总结经验教训。

(二)主要内容

1.制定“双师型”教师培养计划、方案、协议等文件。高职院校和深度合作企业通过协商,由学校牵头制定培养计划、培养方案,双方共同签订培养协议。这些文件的制定,要充分听取校企双方及指导老师的意见,在实施过程中若发现有问题和不足,经过协商,达成共识,要及时调整、修订、完善各种文件。

2.明确校企双方在培养过程中各自的主要任务、职责。学校要做好指导工作,如指导学徒思想政治工作、专业理论和技术指导工作,鼓励教师参与科研,做好阶段性考核。企业通过专业技能培训、布置工作任务、岗位能力指导、问题反馈及任务跟进等提升教师的职业能力。

3.制定校企考核的要求和标准。学校和企业依据预先制定的标准对教师学习、实践的效果进行综合评定与考核。目标考核有利于促使教师自我约束并不断进取,在平时的实践中会对照目标及时纠偏,不断调整学习方向。

4.确定教师的主要任务。青年教师鉴于经验不足,其和中年、老年教师实践的内容也有区别,不管是学校还是企业,设置教师的工作任务,都需要认真研究,避免让教师做无用功、做重复工作。教师要积极参与实践,通过完成科研任务和工作任务来提高业务能力。

猜你喜欢
双师型双师校企
立足“农”字做文章 校企合作风生水起
建筑室内设计专业双师培养授课实践探讨
林秀娟 茶业“双师”
小学科学“双师课堂”中双师角色功能定位研究
“双师双能”型教师队伍建设研究与实践
深化校企合作促进应用型人才培养实现校企生三方共赢
“双师型”教师队伍建设的保障与实施
吉林省经济转型对高职院校双师型教师培养的影响
新时期民办应用技术类型本科院校校企共建实训基地“双师型”师资队伍建设研究
民办高校转型背景下“双师型”教师队伍建设探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