英汉习语的文化差异及其翻译

2020-02-28 15:28王琨翕
经济技术协作信息 2020年29期
关键词:意译习语英汉

◎王琨翕

习语是某一语言在使用过程中形成的独特的固定表达方式。英汉两种语言历史悠久,包含着大量的习语,习语具有含蓄幽默,形象生动,言简意赅,寓意深刻等特点。本文所要讨论的习语是广义的,包括成语,谚语,歇后语,典故等。本文就习语中反映的文化差异,提出了英汉习语文化翻译的具体原则和方法。

一、英汉习语中所反映的文化差异

英国人类学家爱德华,泰勒在《原始文化》(1871年)一书中,首次把文化作为一个概念提了出来,并表述为“文化是一种复杂体,它包括知识,信仰,艺术,道德,法律,风俗以及其余社会上习得的能力与习惯。英汉习语反映的文化差异主要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1.地里环境差异。习语的产生与人们环境密切相关。英国是一个岛国,航海业自古以来是其经济发展的命脉;而汉民族在亚洲大陆生活繁衍,靠土为生。比如比喻花钱浪费,大手大脚,英语是“spend money like water”,而汉语是“挥金如土”。在汉语的文化氛围中,“东风”即是“春天的风”,东风吹过,万物复苏;而英语地处西半球,海洋性气候,报告春天消息的却是西风,西风从大西洋吹来,吹绿了英伦诸岛。英国诗人雪莱(P.B.Shelly)的《西风颂》《Ode to the West Wind》正是对出的讴歌。

2.风俗文化差异。不同的文化习俗,不同的信念与价值观,以及审美观,产生了各自独特的社会风俗以及民族心理,并反映在语言中,例如:我国姓氏里,张、王、李、赵等很普遍,而英语一般是Tom,Dick,Harry等。汉语中有一个习语“张三李四”,英语则用习语“any Tom,Dick or Harry”,两者意思很接近。

3.宗教信仰方面。与宗教信仰有关的习语也大量出现英汉语言中。在西方许多国家,特别是英美,人们信奉基督教,相关的习语如Good helps those who help themselves(上帝帮助自助的人),也有Go to hell(下地狱去)这样的诅咒。而在我国是影响极为深远的佛教文化。与此有关的习语很多,如“借花献佛“、“闲时不烧香,临时抱佛脚”等。

4.历史典故。英汉两种语言中含有大量由历史典故形成的习语,这些习语结构简单,意义深远,往往是不能单从字面意义去理解和翻译的。如“说曹操,曹操就到”,“东施效颦”,“画龙点睛”等等。英语典故习语多来自《圣经》和希腊罗马神话,如Achilles’heel(唯一致命弱点)、To meet Waterloo(一败涂地)、Helen of Troy(红颜祸水,倾国倾城)等。

二、英汉习语翻译的具体原则和方法

在翻译的方法上,直译与意译一直是翻译理论界争论的焦点。我们通过对一些翻译理论及资料的学习与实践认为,直译与意译是相对的,两者之间相互联系,且没有绝对的界限。大到一部作品,小到一个句子的翻译都会兼有直译与意译。综上所述,我们就可以对英汉习语的翻译原则和方法加以具体化。

1.直译法。直译法就是指在译文条件许可时,在译文中既保持原文的内容,又保持原文的形式,特别是保持原文的比喻以及形象的民族和地方色彩等。

例如:Lame duck---跛鸭(即将卸任而未重新当选的官员);Dark horse---黑马(原来不为人知,以外取胜的候选人或选手);a stick-and-carrot policy---大棒加胡萝卜政策,等等。

英译汉时不仅要保持译文中的“洋味”,而且还要特别注意“洋味”中的某些“土气”,即那些通过语法或语音变异所表现的不规范语或者俚语。这种表达法可以用来渲染人物的个性,体现人物的文化层次以及所处的社会地位等。比如:

“I kept it from her after I heard on it,”said Mr。Peggotty,“going on nigh a year。We was living then in a solitary place,but among the beautifullest trees,…”

“起那时俺听了消息后,”辟果提说:“瞒着她快一年了。俺们那时呆的地方挺背,前后八方的树林子说不出的最漂亮,……”

原文辟果提先生的话错误百出,说明他所受的教育不多,不是上流阶层的任务。译文尽可能的把表层结构的这一特点做了如实传达。例如把译文中划线部分改为“我听到那消息后”,“我当时住在一个僻静的地方,周围有十分美丽的树……”这种译文虽然通顺,但有悖于原文,原有的“土气”已丧失,不利于再现辟果提说话的口吻与神态。

2.意译法。当原文的意思内容与译文的表达形式有矛盾不宜采用直译法处理时,就应采用意译法。例如,在英国国家的背景知识中,只有“神(God)”,没有“天”。译者将英语成语“谋事在人,成事在天”,翻译为成语本身的风格,即“Man proposes,God disposes”。将带有佛教色彩的“天”译为西方读者更为接受的“神(God)”。

3.直译与意译相结合。例如:

译文:奇怪的是,还有编辑竟允许一再鞭打死驴---重复已成定论的东西,除非他们也许怀疑驴子可能没有完全断气,想证实一下。(此句中带点的部分意译,其它部分直译。直译保持了原有的表达方式,意译体现其内在含义。)

三、结语

英语习语表现力极其丰富,因不同的文化色彩而显现不同的内涵,翻译的过程不只是原语向译语的表层转换,而是一种文化移植。因此,译者在翻译实践中,应采取不同的手段如直译,意译,对带有特定文化信息的词语,量体裁衣,以达到通白晓畅,忠实的表达原作的思想内容和文体风格。

猜你喜欢
意译习语英汉
从构词词源看英汉时空性差异
浅谈英汉翻译中的直译与意译
核心句理论在英汉视译断句技巧中的应用
浅谈直译与意译的合理结合
大陆与港台译制片对英文电影片名的直译与意译取向研究
浅谈音乐风格对英汉歌曲翻译的制约
实用习语 话“鸟”
话“鸟”
习语自有WAR
习语自有WAR