互联网信贷对大学生消费的影响及应对措施
——以“蚂蚁花呗”为例

2020-02-28 15:28段霁恒程怡佳
经济技术协作信息 2020年29期
关键词:蚂蚁花呗消费信贷信贷

◎段霁恒 程怡佳

一、互联网信贷的相关概念及理论基础

互联网消费信贷是一种以互联网技术为媒介,向消费者提供信用金融服务的信贷方式。本文中的蚂蚁花呗是由蚂蚁金服研发的一款消费信贷产品,用户开通后,平台会根据用户过去的互联网消费活跃度和支付习惯给予其一定的消费信用额度。购物时,用户可以获得“先消费,后付款”的服务。只要按照规定日期还款,便可以享受无息待遇,用户还可以进行分期还款。

消费心理是指消费者在消费过程中的心理活动。

消费行为是指消费者根据自身需求、购买动机、消费意愿等而表现出的行为。

除上述主要概念,本部分另外补充信用消费和授信额度两个概念。信用消费,主要是指消费者向银行和其他金融组织借款,用来购买商品和服务的一种消费方式。授信额度则是指由银行批准的可以向公司客户借贷的或已经贷出的最高贷款本金限额。

二、互联网信贷对大学生消费影响的机理分析

(一)信息不对称理论

信息不对称性,是指在市场交易过程中,产品买卖双方所拥有的信息是不相对称的,对产品的品质、功能等的了解程度都不相同。

在消费信贷中,大学生与借贷平台处于信息不对称的两个端点。分期平台不能准确分辨出每个借贷人个人信息的真实性,无法确定接待人有没有还款能力、有没有违约行为存在等。大学生也不能完全了解网络分期平台,不知道平台有没有违规操作、有没有多余的费用等等。

(二)文献综述

在国内外现有文献中,关于互联网信贷对大学生消费的影响及应对措施主要有以下几点:

Roberts和Sepulveda(1999)认为消费信贷在个人与社会中发挥了重要作用,消费文化已经成为影响个人和社会不可忽视的力量。郝登攀(2019)指出大学生的财务意识比较薄弱,使用蚂蚁花呗来购买后,还款能力有限,可能出现逾期还款的情况,经报道已多次出现违规催收甚至暴力催收事件。杨曦(2020)认为在互联网信贷机构采集个人信用信息过程中,通过“打包授权”的方式获得消费者的征信许可,但获取的信息已远超许可范围。钟敏容(2018)等提出蚂蚁花呗与芝麻信用分挂钩,支付宝会定期根据中国人民银行的相关管理条例上传客户的花呗记录。逾期还款不仅会降低个人芝麻信用分,还会影响个人的征信情况。丁小琳(2020)等指出我国对于网络借贷平台的监管体系仍然不够完善。大学生群体的防范意识较弱,很容易陷入“套路贷”、“高利贷”的陷阱。市面上部分不良平台打着“零抵押、零担保”的招牌,招揽大学生客户。在不良网贷平台的诱导下,大学生容易陷入还款与消费的恶性循环之中。

最后,在知网中对词条“蚂蚁花呗”进行搜索,得到的相关文献数量不超过150条,而搜索“大学生蚂蚁花呗”仅有不到50条,近两年的研究成果较多。这证明蚂蚁花呗作为近几年产生的新鲜事物,学界对于其有一定的关注度。基于所阅读的文献资料,我发现多数学者已经认识到了蚂蚁花呗等信贷产品的不足和增强对其管理的必要性,但是缺乏在具体措施上的细化分析,比如大学生自身该怎样培养良好的理财意识,采取何种理财方法。平台根据大学生的整体消费特征和经济能力,制订怎样的支付条规和支付方法等等。

(三)互联网信贷对大学生消费的影响

1.有利影响。

(1)解决短期资金需求。

蚂蚁花呗等互联网信贷产品的存在,有时可以为大学生解决“燃眉之急”,避免资金不足可能导致的紧急状况。

(2)改善生活质量。

随着互联网信贷的不断发展,蚂蚁花呗的应用范围也逐渐扩大,大学生可以通过使用花呗提高生活质量,用于旅游、学习等项目,开阔视野、提高自身素质。

(3)提高理财分配意识。

使用蚂蚁花呗会提前预支现有资金,为防止逾期还款现象的出现,大学生需要对个人的理财消费进行一定规划,有意识地分配自己的日常生活费用和其他可支配资金,保证自己在还款后,生活开支正常。这种情况让使用花呗的大学生锻炼了理财能力和理财意识。

2.不利影响。

(1)盲目消费可能性增加。

有互联网信贷作为消费资金的来源,部分大学生自控能力不强,加上经济基础的不足已能够获得弥补,在消费时容易受商家促销活动诱导,往往会忽略物品使用的实际意义和自身真正的消费能力,盲目进行抢购。

(2)超前消费可能性增加。

根据央行发布的简要报告可知,目前大学生超前消费的问题日益严重。而支付宝的蚂蚁花呗可提供信贷业务,根据调查显示,超过五成的大学生开通了蚂蚁花呗等相关服务,将其作为日常的支付方式,部分昂贵的产品,学生也会选择分期购买。蚂蚁花呗的年逾期利率为18.25%,一旦出现短期或长期内都无法偿还的情况,必然会给日常生活带来影响,也会给家庭带来经济压力。

(3)违约影响个人征信情况。

花呗将使用者的履约能力、信用历史、人际关系、行为偏好等基本信息提供给芝麻信用管理有限公司等机构进行信用评分。一旦产生逾期还款问题,不仅会降低芝麻信用评分,还会对个人征信产生影响,行为严重者会被列入信用黑名单,未来进行贷款或信用卡申请都会遭到拒绝。

三、互联网信贷对大学生消费影响的实证分析

(一)问卷发放及回收情况

本次填写问卷的对象以江苏省高校的大学生为主,包括大一到大四各个年级、文理工科等不同专业以及来源地为全国各地的男女生。本次共发放问卷160份,其中有效问卷为160份,有效率为100%。参与调查问卷的男女比例为1:3,所属年级(大二:大三:大四)比例为3:3:10,对互联网消费信贷的了解程度(非常了解:部分了解)比例为3:13。

(二)调研数据分析

问卷调研内容包括:是否使用过互联网消费信贷产品、每月使用花呗的频率、每月的生活费数目、使用蚂蚁花呗的用途、能否按时还款、互联网信贷存在的缺点、对互联网信贷产品的建议等。

1.大学生对互联网消费信贷产品的使用程度调查。

从问卷调查结果可以得知:首先,有18.75%的大学生对于以蚂蚁花呗、京东白条为例的互联网信贷产品十分了解,81.25%的大学生部分了解,可以看出蚂蚁花呗等的消费信贷产品的普及率较高。其次,有81.25%的大学生使用过蚂蚁花呗、京东白条等,18.75%的大学生没有使用过,可以看出大学生对蚂蚁花呗等的消费信贷产品使用较为普遍。

2.大学生蚂蚁花呗的月使用频率及额度及是否能按时还款的情况调查。

调查结果显示,37.5%的大学生几乎每次购物都会使用到蚂蚁花呗,18.75%的大学生每月使用4-6次,25%的大学生每月使用1-3次,剩下的18.75%的学生不使用。由此可看出大学生使用蚂蚁花呗的频率较高,对于一部分大学生来说蚂蚁花呗的使用已经代替了现金或微信支付等的直接支付。其次,被调查者中62.5%的大学生蚂蚁花呗额度已经超过2000元,而蚂蚁花呗的额度是根据使用频率、购买电子产品等变化的,这一点也从侧面反映出大学生使用蚂蚁花呗的频率较高。

关于是否能按时还款,调查显示,62.5%的大学生能够全部按时还款,但是也有31.25%的大学生只能部分还款,剩下的部分逾期。这表明大部分大学生能够对消费计划和还款计划进行合理的规划,同时仍有小部分大学生不能够合理规划。

3.大学生认为蚂蚁花呗等消费信贷存在的缺点及提出的看法调查。

大部分大学生认为蚂蚁花呗等消费信贷产品存在缺点。81.25%的大学生认为开通蚂蚁花呗之后,容易造成盲目消费、购买不必要产品的后果,56.25%的大学生认为如果一时疏忽逾期还款,可能会造成个人征信受到影响,同时超前消费会刺激虚荣和攀比的心理,43.75%的大学生认为经济压力增大。此外一部分大学生留言表明在使用蚂蚁花呗的时候可以将本来应该消费的钱用来存入理财通、余额宝等收取利息,等到下月月初再进行还款。

四、结论与建议

根据上文总结出的我国的消费信贷目前存在的问题和其产生的原因提出相关建议,帮助在校大学生做出正确的消费判断和消费选择。

(一)社会责任感

1.构建风险管理体系。

为进一步减少由消费者还款问题引发的违规催收和暴力催收事件,蚂蚁花呗可构建风险管理体系,通过后台程序评估大学生当前还款状况,对其使用不同应对方法:还款状况良好者,则在截止日前用消息提醒还款;还款状况不良者,可在相应时期内(如还款日前十天等)限制借贷金额甚至拒绝提供借贷。及早降低因大学生无法还款导致损失的可能性,从而避免平台本身的违规催收事件。

2.加强正确消费观宣传。

互联网消费信贷提高了消费者非理性及冲动型消费的倾向,蚂蚁花呗可定期推出宣传文章,在宣传正确消费观的同时,告知大学生非理性消费的相关事例作为警醒。

3.完善监管机制。

消费信贷平台本身也会受到恶意欺诈,如骗贷行为等,蚂蚁花呗可完善后台监管机制,及时检测平台用户使用产品情况,结合支付宝实名认证的应用,与相关部门合作,一旦有特殊状况发生,可对相关用户的近期交易行为进行调查,以便阻止更为恶劣的违法犯罪行为。

(二)个人信息安全

1.完善信息采集系统。

蚂蚁花呗等消费信贷机构应该完善信息采集系统,替换“打包授权”的方式,以相对较少的信息获得最大程度保障,减少用户因个人信息泄露产生的不满。

2.加强信息保护。

不少大学生使用蚂蚁花呗后,手机频繁接收到各类网贷公司的广告信息,蚂蚁花呗应提供更为完备的个人信息保护机制,同时加强平台自检和员工管理,通过事前管理、事中巡查、事后处罚等措施,尽量减少用户信息泄露。

(三)信用等级

1.制定合理的消费计划。

大学生应当制订合理的消费规划,避免过度消费。并且在借款之后,应当制定合理的还款计划,防止因为不能及时还款而降低自身的芝麻信用分,降低个人的信用等级及征信情况。

2.认真阅读合约内容。

大学生在借款之前应该认真关注蚂蚁花呗的合同内容,尤其是关于计息规则、还款方式、逾约后果,避免因为不清楚合同内容而违约导致信用等级降低。

猜你喜欢
蚂蚁花呗消费信贷信贷
后疫情时代个人消费信贷对消费结构的影响研究
消费信贷对江苏省经济增长的影响研究
——基于期限结构视角
聚焦Z世代信贷成瘾
消费信贷对我国经济增长的影响研究
大学生“蚂蚁花呗”信用额度消费若干问题探讨
互联网金融创新产品研究
互联网经济下的网络赊购消费满意度研究
互联网金融的创新对消费行为的影响
消费信贷与消费者行为研究述评:基于多学科视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