财税信息化下的企业财税风险管理及其内部控制实务

2020-02-28 15:28王鸽
经济技术协作信息 2020年29期
关键词:财税财务人员财务

◎王鸽

随着计算机网路技术不断普及,企业财务所面临的风险也随之增多,如何在财税信息化环境下,做好风险管理和内部控制工作,成为企业经济管理中一项急需解决的重点问题。

一、企业财税信息化管理的现实情况

1.信息化财税管理模式。

由于企业经营方向复杂多样,内部结构较为复杂,无形中给财务管理增加了一定的难度,企业之间在财务流转的同时也耗费了大量资源,加剧了经营和管理负担。企业在财税方面一旦出现税务风险问题,会直接给企业的形象带来严重的影响,并且会造成一定的经济损失,甚至面临着相关部门的处罚,财税信息化条件下对企业税务风险管理模式的出现,可以从根本上改善这一现状,实现财税信息化管理能够对财务数据信息自动实施整合,对财务相关发票也能做到智能管理,并对财务资料进行自动备份,满足当代企业财务方面的现实需求。

2.目前企业信息化财税管理水平不高。

当前还有一部分企业在对自身的财税管理工作中,仍然延续着传统的人工记账和纸质报表等方式,财税信息化的应用水平普遍较低。在企业的实际经营环境中,财务部门负责对日常的账目进行记录、报表、报税等工作,大部分还是依靠财务人员的手工记录以及工作经验进行判断,所产生的数据难免会有所偏差,造成企业财税信息无法实现共享。

3.信息化财税管理的实际应用。

在企业财税信息化管理的进程中,建立健全相关工作机制,实现信息化管理模式的实际应用是十分重要的一项内容。实现良好运用的前提,必须是建立在严格遵守财务税收相关法律法规及规章制度基础上,并结合企业自身实际情况,创建与之匹配的财务信息化管理平台,再对其配备相应的财务信息系统,对企业财务数控信息进行系统的整理,通过智能化的数据分析和数据管控,使财务人员能及时有效的规避风险,确保企业稳定高效运行。

二、信息化条件下企业所面临内部控制风险影响

在信息化监管条件下,企业面临着较为复杂多变的内控风险环境,主要风险形式表现在财务会计信息质量、对特权的控制等方面,其中财会信息质量的风险主要是指会计信息来源的真实性、可靠性,只有信息质量得到应有的保证,才能确保后续工作的顺利开展;对特权的控制风险是指财务信息系统访问权限的问题,即财务信息系统只有财务人员可以进入,企业中国其他部门或人员向要进行访问,必须获得管理部门的严格审批。财税信息化对企业财税风险管理和内部控制的影响主要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首先,以往的传统财务模式中,财务部门的工作直接影响着企业的战略决策,实现信息化财税管理打破了传统的财务结构,缩小了高层决策和基层工作的距离,通过信息化的手段实现了信息资源实时互通与共享。其次,传统模式的财务管理范围较为局限,基本上还能在固定的办公场所进行操作,而随着财务管理信息化的推进,可以实现任何场所和环境下的随时办公,财务监管部门还可以实时对其实行监督管理,保证财务信息的安全性。

三、在财税信息化条件下企业财税风险管理与内控措施

1.完善风险监管体系。

在财税信息化的环境中,对税务风险的管理主要从人员信息化、风险识别两个方面入手。第一,在企业中对人员的监督管理是风险管理中重要的组成部分,首先应当结合企业实际运营情况,加强对经营管理、内控风险的组织领导工作,并围绕中心内容进行工作的展开,制定年度工作目标和计划,将具体实施工作落实到各部门。开展财务信息定期汇报工作,企业财务人员应向领导者做定期的财务工作汇报,重点了解一段时期内存在的财务问题,并进行妥善处理,及时解决财税工作开展中遇到的困难和问题,并建立相应的奖惩制度,对于出现的重大问题应追究相关人员的责任,对财务违规人员要进行严厉处罚,情节严重者可直接开除或追究其刑事责任,一般程度的错误要监督人员及时整改。企业在财务管理中,应将企业审计工作作为监管工作的重点,建立相对应的规章制度,完善相关责任制和操作流程,详细制定监管具体内容和方向,健全责任追究制度。第二,企业应结合当前实际,及时对一段时期的工作重点进行调整,分清主次和轻重,从而实现财务和业务的完美融合,做好对关键问题的检查监督工作,注意风险防控的方向性、全面性、持续性,从根本上提升风险识别的能力,做到有问题能及时发现,实现对风险的及时规避。对风险的监管必须具备实时性和流动性,不能仅仅局限于静态风险,财务人员应具备一定的风险预估能力,对动态风险的苗头有敏锐的判断能力,做到以企业的经营业务为主,将重点业务和重点部门进行突出,以财税风险防控作为领域内的重要环节,并结合实际情况对不同的业务类别、层次、岗位性质做出相对应的监管内容,增加风险评价的标准性,使监管工作更具针对性和目的性。

2.进一步完善财税信息化管理体系的构建。

在财税信息化条件下对企业实行财税风险管理和内部控制,应当立足于系统体系和人才体系的构建。首先,企业应结合自身实际情况,适时开展对信息化风险的处理,定期组织专业人员对企业信息系统进行开发与维护,并对信息科技风险进行评估和处理,同时各部门要以风险为指导方向,展开全面自查,并根据企业实际运营现状以及风险预警系统所反映的信息,对浮现出的风险进行详细的分析,对存在风险的部门或事项进行跟踪审查,改变传统监管模式的盲目性,强化风险的分析和防控能力,从而为业务部门与管理者在实施风险管控工作中提供参考。其次,企业应加强对人员的培训,并鼓励财税相关工作人员进行专业知识和技能的学习和强化,定期组织相关知识教学人员到企业中开展教学,培养人员财务风险防控能力,并提升计算机技术和财税相关软件操作的水平。在人员聘用方面,应优先考虑全能型人才,注重对计算机技术、税务知识和财务管理等相关专业的考核,切实提高企业中财务人员的整体素质,从而促进财税信息化风险管理体系的构建。

四、结语

目前财税信息化已经成为企业实现良好风险管理以及内部控制的必要条件,其不仅能实现对企业内部管理和建设水平的提升,还有助于提高财务管理的时效性和安全性,促进企业健康发展。想要实现信息化条件下的财税管理,必须建立完整的财务监督管理体制,还要注意对财务专业人才的培养,严格遵守相关政策和法律规定,利用现代化信息技术,实现企业财税信息共享。

猜你喜欢
财税财务人员财务
集团化企业财务人员外派必要性及建议
党建与财务工作深融合双提升的思考
论事业单位财务内部控制的实现
财税政策助推贵州精准扶贫探讨
欲望不控制,财务不自由
基于民营企业中财务人员职业道德研究
守纪律讲规矩是财务人员立身守职之本
探讨促进我国循环经济发展的财税政策
水利财务
中国企业在境外的财税管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