建筑施工现场管理存在的问题及改进对策

2020-03-01 17:20杨新跃
绿色环保建材 2020年5期
关键词:施工现场施工人员人员

杨新跃

浙江中环建设监理有限公司

1 前言

建筑工程施工作为建筑建设重要一环,在施工中涉及人员、技术、材料、成本、进度、质量、安全等诸多因素管理工作,而这些管理工作往往需要与施工同时进行,为施工现场管理增加不小难度。由于施工现场人员设备较多,施工中涉及到交叉作业也比较多,为施工现场管理增加一定难度。当前施工企业在建筑工程施工现场管理中存在设备与材料管理不够全面、人员管理力度不足、工程进度监督水平还不够高、技术控制还不到位等问题,对施工现场管理水平提升造成不利影响,甚至还有可能对工程质量埋下隐患。

2 技术控制管理问题及相应解决措施

部分施工企业在施工现场管理上存在技术控制还不够到位的情况,对工程质量提升造成不利影响。首先,部分工程企业技术交底工作不到位。部分工程企业在施工前缺乏施工现场勘测与技术交底工作,使得施工技术确定与控制存在不足,限制工程施工现场管理水平提升。针对这以问题,施工企业在施工前对施工现场进行实际勘测,全面了解施工现场实际情况,并组织相关施工技术人员、施工监督人员、施工设计人员积极投入到施工技术探讨工作中来,方便针对技术进行讨论,制定完善相应技术质量控制方案,确保技术质量[1]。

3 设备与材料管理问题及相应解决措施

3.1 设备与材料管理不够全面

当前大多数施工企业在建筑工程施工环节上存在设备与材料管理不够全面问题,限制了管理水平提升,对建筑质量造成不利影响。设备与材料管理不够全面主要体现在以下几方面:(1)材料采购监管机制不够严格。个别施工企业缺乏相应材料采购监管机制,导致某些工作人员与材料厂家暗箱操作,使得一部分质量存在瑕疵的材料进入施工现场,对建筑施工质量造成不利影响。还有个别施工企业缺乏材料采购计划制定,在采购前没有进行多家比对,导致材料成本相对较高,对工程施工整体质量提升造成不利影响。(2)部分施工企业缺乏相应材料进场检查机制。部分施工企业缺乏相应材料进场检查机制,使得一部分质量存在瑕疵的材料进入施工现场,对施工质量造成不利影响。这种检查机制缺失主要包括对进场车辆管控不够严格、进场材料未做质量检查、检查情况未做记录等。(3)设备检修制度不够完善。部分施工企业缺乏系统性设备检修制度,导致部分在使用中的设备经常性出现故障,施工不得不停止,影响施工进度正常推进。

3.2 优化设备与材料管理机制

施工企业可以优化设备与材料管理机制,进一步提升建筑施工现场管理水平,确保建筑质量,在设备与材料管理机制优化方面可以从以下几方面入手:(1)完善材料采购机制。施工企业需要在施工前完善相关材料采购机制,相关会计人员对市场进行调查,掌握施工所需材料费用情况,合理测算施工材料成本,从采购支出方面对采购行为进行控制。施工企业完善采购环节监管力度,一旦发现暗箱操作加大惩处力度,同时奖励采购表现优异的人员,通过明确惩处机制,激励员工朝着积极正确的方向工作。(2)完善材料进场机制。相关施工企业可以从检查记录完善、材料质量检查、进场车辆监督等方面完善材料进场机制,确保材料质量。在材料记录完善方面,需要明确质量检查时间、地点、车次、采购人员、采购企业等,做好相关记录明确权责,确保质量。一旦发现不符合合同要求与建筑标准的材料坚决拒绝其进入施工现场,有效确保材料质量。(3)完善设备检修机制。施工企业根据施工实际情况,完善相应设备检修机制,可以设定1-7天检查设备一次,一旦发现设备出现问题第一时间进行更换,确保施工现场安全与施工如期完工。

4 人员管理问题及相应解决措施

4.1 人员管理力度不足

当前部分施工企业存在人员管理力度不足的情况,导致施工现场人员混乱,工作效率较慢,施工出现问题找不到负责人等问题时有发生,对施工现场管理质量提升造成不利影响。首先,施工现场人员管理混乱。个别施工企业没有安排专业施工人员监管职位,使得建筑施工在现场人员管理上权责不够明确,个别管理人员相互推诿,对施工有序进行造成不利影响。其次,建筑施工现场管理人员制度不够完善。个别施工企业缺乏明确具体施工人员工作规范,一来导致施工人员施工比较盲从,二来导致管理人员缺乏管理标准,限制施工现场人员管理水平提升。再次,现场人员安全管理还不够到位。建筑施工场地大部分施工人员一般住在施工现场,个别施工企业在施工人员食品安全管理上重视程度相对不足,一定程度上限制了工作效率提升,给施工人员安全埋下一定隐患[2]。

4.2 增强人员管理力度

在人员管理上施工企业可以通过完善施工人员管理标准、明确管理职责、完善人员安全管理等方式,提升人员安全管理水平,确保建筑工程施工质量。首先,完善施工人员管理标准。施工企业可以根据工程施工要求与施工合同具体要求,明确制定施工人员施工规范,为施工人员施工作业提供标准,同时为管理人员提供人员管理标准。在施工标准完善方面需要注重工作量、工作质量、工作安全等因素考虑与制定,全面完善施工人员规范,为人员管理提供科学标准。其次,明确管理职责。施工企业需要完善相关管理职责,设置并完善专业人员管理岗位,分派专业人员对施工人员进行管理,为人员施工质量与施工秩序提供保障。再次,完善人员安全管理。施工企业可以通过现场安全管理与施工人员饮食安全管理等,确保施工人员安全施工,提升建筑工程施工现场管理质量。在施工现场安全管理上,施工企业可以加强食品安全监管,确保施工人员饮食安全,为施工提供有力保障。同时加强安全施工培训工作,提升施工人员安全意识,为施工现场管理水平提升提供保障。在安全培训上需要做好安全帽、安全服、特殊工种安全防护手段培训等,营造安全施工环境,确保施工安全。

5 工程进度管理问题及相应解决措施

5.1 工程进度监督水平还不够高

部分施工企业在施工进程监督水平还不够高,对工程有序推进造成不利影响。首先,部分施工企业在人员、材料调度上存在一定问题,导致施工现场人员与材料十分混乱,施工效率较低同时埋下安全隐患。部分施工企业并没有明确划定施工区域与材料安置区域等,导致施工人员与材料出现拥挤等情况,对工程施工有序推进造成不利影响。其次,部分施工企业并没有明确施工进度管理表。部分企业对施工进程缺乏相应记录表,也没有利用现代化手段,导致相关人员对工程施工完成情况缺乏全面了解,对工程进度预期过于乐观,影响工程施工进度预测与施工成本核算。

5.2 提升工程进度监管水平

施工企业可以通过优化资源配置与合理运用现代化技术等手段,提升工程进度监管水平,提升施工管理水平,确保工程质量。首先,优化资源配置确保施工效率。施工企业可以根据施工现场实际情况优化施工材料、设备、人员等资源配备,避免人员与设备出现拥挤情况,提升施工效率。在施工材料与施工现场规划方面,可以根据施工情况,适当划分出专门安置材料区域,一方面方便材料管理工作,另一方面合理规划施工现场,避免施工现场出现拥挤等情况,确保施工可以有序推进。其次,完善施工进度表与利用现代化技术手段。施工企业可以完善施工进度表,定期对施工情况进行记录,并定期对工程进度进行汇报,方便相关人员第一时间掌握工程施工进度情况,更为切合实际测算施工时间与施工成本,提升施工管理水平,确保施工管理质量提升。施工企业还可以利用现代化BIM 技术,对工程施工具体情况进行记录,通过相关设备增强沟通效率,监管工程进度,提升工程施工质量[3]。

6 结束语

综上所述,建筑施工现场管理存在的问题及改进对策要根据施工现场存在的问题确定具体解决措施。如果施工现场存在人员管理问题,可以从人员管理制度完善、人员职责明确、人员全管理等,全面提升施工现场人员管理水平,促进整体施工现场管理水平提升,确保施工质量。

猜你喜欢
施工现场施工人员人员
小型水利工程施工现场管理
庐山站改移武九客专上下行过便线拨接施工现场
建筑施工现场的安全控制
让刑满释放人员找到家的感觉
公路工程施工现场常见的『三违』现象
不得与工会组织任职期内人员解除劳动合同
宁波港公安局对镇海化工区施工人员进行消防安全培训
急救人员已身心俱疲
第十一部分 会计组织机构和人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