城市街道景观与活力研究综述

2020-03-01 17:20邱俊扬
绿色环保建材 2020年5期
关键词:活力街道空间

邱俊扬

苏州大学金螳螂建筑学院

1 引言

街道,是城市最基本的公共产品,城市的活力体现在城市的公共空间,而街道是城市公共空间的重要组成部分。正如简.雅各布斯在《美国大城市的死与生》(1961)中所述:“当我们想到一个城市时,首先出现在脑海里的就是街道。街道有生气城市也就有生气,街道沉闷城市也就沉闷。”[1]从本质上讲,增强街道活力就是通过空间环境设计和相关要素布局,以满足人民群众对公共产品和公共服务需求。本文通过研究街道景观与活力的相关文献做出综述。

2 数据来源

按照主体相关性和典型性,本文选取了2010年至今的19篇文献进行分析和梳理,其中中文文献13篇,外文文献6篇。文章主要为期刊文章、会议论文。文章来源为——中国知网,万方数据知识服务平台,百度文库等。

3 研究现状

对于街道的研究方法多种多样,研究目的大多是通过影响对街道活力的各种因素的分析,来给出提升街道活力的建议。以下是本文查阅文献中的研究方法和研究目的综述。

张圣蕾,付予[2]通过对株洲煤场社区的现状分析,对其人口结构、邻里关系、街道景观、街道交通四个方面进行分析改造。总结社区改造设计的目的是恢复社区居民的居住环境活力,以人文本,提高社区改造质量,重构老社区秩序,最终提高社区人口的生活质量。

王英春[3]论文运用了查找文献法、归纳法、实证法。对国内外的相关论文进行归纳分析。研究目的是在城市整治改造阶段,通过城市街道空间环境整治提高空间环境质量。同时,研究力求结合实践总结提升城市街道空间环境品质的经验,为未来的实践提供理论基础,进而为创造富有活力的街道空间环境设计提供一些参考和借鉴。

钱晨[4]运用案例研究法,从前期策划、分期建造、后期维护和当下现状四个方面分析了上海市大学路十年的演变,研究其成功的关键因素——街区尺度、迂回交通、开放社区和可变功能是实现街区活力的关键策略。

陆明,蔡籽焓[5]的研究以提升历史文化街区空间品质与街道空间活力为目标导向,提出原住民空间融合的街道活力规划策略,以满足原住民“原地宜居”的诉求。文中采用探索性因子分析法和验证性因子分析法对影响街道空间因子构成的假设进行统计分析,建立街道空间活力因子构成体系模型。

薛雨,张悦,李华英[6]利用GIS的空间展示和分析功能,结合空间句法中的量化知识,全面剖析了案例街道的纵深分布、用地布局、交通可达性、空间开放性以及邻街商铺5个方面的街道空间环境。最后通过数据对比,分析空间环境对街道活力的影响,以此对街道的活力提升提出建议。

陈卉,胡玉婷[7]运用实地调查法,对上海巨鹿路,富乐路和长乐路等附近街道的建筑、空间尺度、业态、绿化景观、人群结构进行调查和分析,了解其街道活力的要素。研究目的是探究历史街区的当代作用,使之成为宜人的街道。同时,为街道活力塑造提供一定的借鉴意义。

韦玉臻[8]运用现场观察法和问卷调研法对成都市长发街进行调查,以SD分析法对该街道进行分析。研究目的是通过提升社区街道的活力,助于提升整个城市交通系统的活力。同时,通过研究建议使社区街道向更加合理的方向。

Shadi Zang Zarin;Morteza Niroomand;Ali Akbar Heidari[9]研究通过提升街道的活力水平,来曾强附近居民的幸福感。首先提出了一个体现社会价值和城市公共空间在城市生活质量中的作用的理论框架。然后调查了德黑兰两条街道的活力及其决定因素,对影响街道活力的因素进行了评价。最后利用多元分析方法和标准多元回归分析数据,对研究范围内的活力水平进行评估。

Xing Can[10]的研究运用环境行为学的研究方法、实践调查、认知地图、分析与总结等。对影响街道空间活力的空间群体环境因素进行了分类和总结,分析了城市街道的优点。研究的结果和结论为街道设计提供了一些设计原则和方法,以创造充满活力的城市街道,使设计能够直接反映现代社会生活的需要。

Sung H G,Go D H,Chang G C(2013)[11]利用多元线性回归模型,分析了9571条街道调查地点的步行活动数据。分析结果验证了20世纪中叶,雅各布斯的城市设计理论对纽约的物质多样性和活力的影响。也验证了首尔市的城市多样性与步行活动之间的联系,雅各布斯的设计理论可适用于21世纪初的首尔。

4 文献评述

通过对上述文章进行分析和梳理可以发现学者们主要运用的研究方法有案例分析法,即作者通过大量的实际案例研究,结合作者自己的理解和经验,通过案例的对比和分析,总结了影响街道活力的主要方面,为街道活力的提升提供建议。另外一种主要方法是通过大量的实地调研和收集问卷调查,然后设定影响因子并建立评价体系的方法,计算分析影响街道活力的主要原因,从而为街道建设提供建议。笔者认为,将案例分析的方法与评价体系相结合,首先找出影响某一街道活力的关键因子,再通过大量实际案例指导当前的某一街道规划才是最有效的。

通过对论文的归纳和分析,可将影响街道环境的因子分为街道外部环境(商圈、交通枢纽等),街道交通,空间尺度(建筑高度和街道宽度,街道建筑退让、人行道宽度、绿化宽度、非机动车道、机动车道等),复合功能(商、住、soho 等),业态发展,街道景观,公共服务,基础设施(盲道、垃圾桶、信号灯等),街道安全,人口特征(年龄层次、性别结构、消费方式)。

然而由于领域的不成熟和客观条件的限制,可以发现当前对街道活力的研究主要集中在街道空间环境对街道活力的影响,或者从社区环境、商业、交通等多元角度分析对街道活力的影响,纯粹研究街道景观对街道活力影响的研究极少,在此方面的研究需进一步探索。

猜你喜欢
活力街道空间
空间是什么?
热闹的街道
活力
创享空间
热闹的街道
风居住的街道
改制增添活力
收回编制 激发活力
街道等
全公开激发新活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