交往中的“同类反应法则”:你看我几分像从前

2020-03-01 09:44小鱼
中学生博览 2020年24期
关键词:实验者异类同类

小鱼

高中的时候,我们班里总有几位“戏精”喜欢模仿土味视频里的搞笑段子。

一日,一个男生抡起拳头,揪着同桌的校服领子,满脸凶狠地吼出几句金句:“我就站在你面前,你看我几分像从前!”

配上同桌那副悔恨交加的表情,十足一场“兄弟反目成仇,穷小子变富后复仇记”的大戏,一时之间竟觉得还真挺像那么一回事。

我就站在你面前,几分像从前。我们可以大胆猜测这句话里面很可能藏着一个让观众深陷其中的复仇大戏。但单从这一句话,我们也不难看出,它一方面暗示了从前两人的交往也许是“平等”的,所以你付出了多少,我也“投之以桃,报之以李”,回报你多少;另一方面却也说明人际交往的过程其实并不是恒久不变的,更多的时候,总是会有一方也许因为各种因素使得这个双向互动的过程变得“不平等”。

心理学家曾针对人际交往做了一个有趣的实验,当两人一起玩儿迷宫游戏时,假如实验者采取步步紧逼的作战方式,尽管对手是一个性格温和的人,也会逐步根据对方的攻势不断还击;相反,如果实验者针对暴躁强势的对手一开始就采取礼让的方式,对手也会逐渐显得温和友好,这种效应称为人际交往中的“同类反应法则”。

在“同类反应法则”中,有效的人际交往应该是平衡的付出和反馈,即我给予你一个善意的微笑,你回我一句暖心的问候。就像跷跷板一样,势均力敌,就会保持平衡,一直晃悠下去。

但是,不可否认的是,我们身边也并不缺乏无效的人际交往。而且,这种无效的人际交往通常是从有效的人际交往逐渐变化而来的。也就是说,我们一开始可以相处得很好,你借我一支笔,我送你一块橡皮擦,随着关系越来越亲密,这种平衡的状态却逐渐会被某一方打破,也许只是因为你今天没有等我一起去饭堂吃饭,也许只是因为你没有捡起我掉落的作业本,也许只是因为你不经意间说了一句挖苦我的话语……

从亲密的小姐妹小哥们儿变为普通的旧同学,我相信你肯定会有过遗憾和自责。但我们不妨换个角度想一想,既然人际交往中存在同类反应法則,那么我们要想保持长久的有效交往,是不是就应该从自己的言行举止中多一点儿反思和改变呢?就算是一个很小的,但却会伤害对方的动作,我们是不是就应该经过深思熟虑之后再决定发不发出这个动作呢?这样棋逢对手时,对方肯定会接收到我们发射出一个个温暖的交往信号。

如果真的从同类变成了异类,也无需过于自责和愧疚。台湾女作家简媜曾作小诗描绘人与人之间的缘分——“知道与你的缘分,也只有这一盏茶而已。结局早已先我抵达,蛰伏于五月的一场雨,十分钟,或许不够一生回忆,却足以使所有年华老去。”

妙不可言的缘分,让我们在10 分钟,一个学期,一整个学年,漫长的三年初中里从陌生的新同学变为知己同类,可也许走着走着就成了对方的“异类”。

同类也罢,异类也好,最重要的是,在同类反应法则里,你终于在时光的漫游中成长为问心无愧的那一方。

猜你喜欢
实验者异类同类
第六根手指
精致
女儿不分场合地爱表现
相爱令我们无所不能
企鹅里的异类
同类(共4则)
毛毛虫中的异类
鱼中的异类
鹦鹉中的异类
多思多想收获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