试采创纪录 我国率先实现水平井钻采深海“可燃冰”

2020-03-02 16:37
录井工程 2020年1期
关键词:试验性可燃冰探索性

2020年3月26日自然资源部召开的我国海域天然气水合物(也称“可燃冰”)第二轮试采成果汇报视频会上指出,由自然资源部中国地质调查局组织实施的我国海域天然气水合物第二轮试采日前取得成功并超额完成目标任务,在水深1 225 m的南海神狐海域,试采创造了产气总量86.14×104m3、日均产气量2.87×104m3两项新的世界纪录,攻克了深海浅软地层水平井钻采核心技术,实现了从探索性试采向试验性试采的重大跨越,在产业化进程中取得重大标志性成果。

据介绍,自然资源部会同财政部、国家发展改革委、科技部,联合广东省人民政府、中国石油天然气集团,加快推进南海神狐海域天然气水合物勘查开采先导试验区建设。中国地质调查局联合中国石油天然气集团、北京大学等国内外70余家单位近千名业务骨干,经过两年多的集中攻关,2019年10月正式启动第二轮试采海上作业。试采团队克服了无先例可循、恶劣海况等困难,尤其是施工关键期正值新冠疫情防控最吃劲阶段,现场指挥部全面精准落实各项防控措施,保障正常生产作业,于2020年2月17日试采点火成功,持续至3月18日完成预定目标任务。此次试采取得一系列重大突破。一是创造了“产气总量、日均产气量”两项世界纪录,实现了从探索性试采向试验性试采的重大跨越。本轮试采1个月产气总量86.14×104m3、日均产气量2.87×104m3,是第一轮60 d产气总量的2.8倍。试采攻克了深海浅软地层水平井钻采核心关键技术,实现产气规模大幅提升,为生产性试采、商业开采奠定了坚实的技术基础。我国也成为全球首个采用水平井钻采技术试采海域天然气水合物的国家。二是自主研发了一套实现天然气水合物勘查开采产业化的关键技术装备体系,大幅提高了深海探测与开发能力。形成了六大类32项关键技术,其中6项领先优势明显;研发了12项核心装备,其中控制井口稳定的装置吸力锚打破了国外垄断。这些技术装备在海洋资源开发、涉海工程等领域具有广阔应用前景,将带动形成新的深海技术装备产业链,增强我国“深海进入、深海探测、深海开发”能力。三是创建了独具特色的环境保护和监测体系,进一步证实了天然气水合物绿色开发的可行性。自主创新形成了环境风险防控技术体系,构建了大气、水体、海底、井下“四位一体”环境监测体系。试采过程中甲烷无泄漏,未发生地质灾害。

实现天然气水合物产业化,大致可分为理论研究与模拟试验、探索性试采、试验性试采、生产性试采、商业开采5个阶段。目前仍在进行中的第二轮试采成功实现从探索性试采向试验性试采的阶段性跨越,迈出天然气水合物产业化进程中极其关键的一步。科技人员将围绕加快推进天然气水合物勘查开采产业化和实施生产性试采进行必要的试验工作。

猜你喜欢
试验性可燃冰探索性
心有所“属”,一“探”究竟——立体几何探索性问题的解法梳理
论党内试验性立规的制度功能及其增进
我国首次实现干热岩试验性发电
立体几何中探索性问题的“创新”
堇青石-莫来石质陶瓷板的试验性研究
感受可燃冰的“温度”
可燃冰是什么?
未来能源可燃冰
可燃冰真的像传说中那么神吗?
解决圆锥曲线中存在、探索性问题的途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