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苏欠发达地区职校校企合作路径

2020-03-02 07:46高彩梅徐兆林
江苏教育·职业教育 2020年1期
关键词:职业技能证书校企

高彩梅 徐兆林

【摘 要】江苏欠发达地区校企合作形式单一、层次低位,难以充分体现有效对接1+X证书制度的核心、特征和目标。欠发达地区的职业学校作为落实学历教育和培训并举并重法定职责的主体,应面对地方的薄弱基础,挖掘地方产业特色,融入地方行业,联结区域产业,回归逻辑根本,基于1+X证书制度搭建需求框架、创建服务平台、构建学习体系。

【关键词】1+X证书制度;江苏欠发达地区;校企合作

【中图分类号】G717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005-6009(2020)04-0032-04

一、1+X证书制度的逻辑之根

(一)1+X證书制度的核心

对服务对象的评价要结合企业职业能力要求是1+X证书制度的核心。《国家职业教育改革实施方案》(以下简称“职教20条”)明确指出职业教育在教育类型上与普通教育存在着根本性的区别,其教育功能和活动特征是使人与职业相结合的教育过程。职业教育以面向地方经济、服务社会发展和促进就业创业为导向,主要特征为“工学结合、知行合一,产教融合、校企合作,育训并重、德技兼修”,它是使人与职业不断融合的教育过程。由此可见,职业教育不仅要具备正规学历教育的规范性和严谨性,还要具备面向地方、服务企业的灵活性和针对性。因此,对职业教育服务对象的学习成果评价不仅要体现职业教育的普遍性,也要兼顾不同地区、行业和企业的独特性。

(二)1+X证书制度的特征

知行合一、校企合作、产教融合的中国特色职业教育体系是1+X证书制度的特征。习近平总书记对第三次全国职业教育大会做出重要批示:职业教育要牢牢把握服务发展、促进就业的办学方向,坚持产教融合、校企合作;坚持工学结合、知行合一;引导社会各界,特别是行业企业积极支持职业教育,努力建设中国特色职业教育体系。习近平总书记定位了职业教育的发展方向:政府要以促进就业作为职业教育的发展方向;学校要以产教融合作为职业学校的创新趋向;学生要以知行合一作为自身发展的目标取向。这三个层面的定位和目标都集中于“知行合一”的理念,体现了职业教育的宗旨,而1+X证书制度正是以结果评价促进“知行合一、校企合作、产教融合、促进就业”的中国特色职业教育体系的构建。

(三)1+X证书制度的目标

职业教育人才培养质量提升是1+X证书制度的目标。它促进技术技能人才培养模式和评价模式改革,是提高人才培养质量、拓展就业创业本领、缓解结构性就业矛盾的重要途径。建立1+X证书制度的过程是学校主动对接产业需求、专业主动对接职业岗位、课程主动对接技术进步、评价主动对接职业能力的过程,促使产教、校企、工学、知行主动融合,持续提高职业教育人才培养质量,不断提升职业教育服务经济社会发展的能力。

二、校企合作的现状调查与分析

根据校企合作路径的文献研究,结合2018年2月由教育部等联合印发的《职业学校校企合作促进办法》,指导性合作路径有八大类:双元育人(现代学徒制等),工学结合(订单培养、冠名班等),基地共建(校内外实训基地、引企入校等),“双走进”(教师下企业、师傅进校园等),专业建设(共建专业、课程建设、课标开发、教材开发等),开发研发(技术创新等),人才服务(顶岗实习、就业创业、员工培训)和文化传承(企业文化进校园等)。对江苏省职业院校校企合作成果量化统计数据进行黛布拉图(又称蜘蛛网图或雷达图)分析可看出,在就业安置、顶岗实习等人力资源方面,校企有着共同利益需求,所以在就业安置、顶岗实习等人才服务,冠名班、订单培养等工学交替,共建校内外实训基地等方面校企合作比较普遍;而教师、师傅的“双走进”等师资队伍建设,课程、课标或教材开发等专业建设、技术合作、创新研发和校企文化融通等校企深度合作的程度普遍偏低。在苏南、苏中、苏北的校企合作差异上,苏南经济发达地区校企合作成果图形覆盖区域向心度优于苏中、苏北地区,苏南校企合作质量相对苏中、苏北地区更高(详见图1)。

三、1+X证书制度背景下校企合作的实践路径

(一)搭建“X”的需求框架——融入地方行业

1+X证书制度试点的实践须回归它的核心,全方位开展校企合作,政府大力促进就业,学校积极推进产教融合,学生知行合一。

江苏经济发达地区企业捕捉市场信息能力强,岗位需求旺,校企合作的意识和意愿高,积极参与职业学校人才培养过程,校企之间形成互相吸引、互相支撑的良性可持续合作关系。但欠发达地区企业参与职业教育的积极性不高,很多职业学校仍以学历教育为主。校企以人力资源供需的阶段性、不可持续合作为主。经济欠发达地区的职业学校迫切需要加强人才供给侧结构改革,积极开展企业普遍关注、更具针对性和灵活性的职业技能等级证书的培训,主动对接企业需求。

职业教育须与特色主导产业发展相结合。如盐城市东台县政府将职业教育与沿海开发、产业转型、结构调整紧密结合,加强县域职教发展、校企合作状况的调研,确立产教深度融合、校企有效对接的解决方案,服务企业和社会发展。连云港市灌云县瞄准农业特色产业发展这一主题,密切联系专业大户、家庭农场、农业园区、农民专业合作社和农业龙头企业等新型农业生产经营主体,优化资源配置,示范基地带动,深化技能培训,走出一条欠发达地区的职业教育校企合作特色之路。

无论是1+X证书制度还是校企合作,实践路径须立足学校和企业这两大主体,回归职业教育的核心,面向本地特色企业群,对接岗位能力要求,构建“X”(若干技能)的需求框架。扬州市宝应县素有中国汽车零部件制造基地、江苏省泵阀管件产业制造基地、江苏省输变电装备产业示范基地和江苏省玻璃水晶工艺品出品基地之称,当地职业学校的机械、数控、机电、美术等专业须主动对接相应企业群,调研企业及岗位能力需求,构建相应技术技能需求框架,主动服务校企合作,为推进1+X证书制度奠定基础。

(二)创建“X”的服务平台——联结区域产业

1+X证书制度的实践须基于它的特征,对职业教育服务对象的学习成果评价不仅要具备学校教育的普遍性,更应具备不同地区、行业、企业职业能力要求的独特性,普遍性和独特性相结合,行业企业和教育机构任何一方均无法全面承担培训评价的职责。要以“社会化机制招募职业教育培训评价组织”为重要目标任务,并将“培育培训评价组织”作为首要试点内容进行职业技能等级证书及标准的建设。作为1+X证书制度的實施主体,培训评价组织在《关于在院校实施“学历证书+若干职业技能等级证书”制度试点方案》中明确了培训评价组织的培育路径,同时也界定了政府、学校、企业及其他相关组织的主要职能。“政府引导、社会参与”的总体要求体现了政府须发挥“统筹规划、政策支持、监督指导”的重要作用,职业院校要通过“社会化机制、公开招募、择优遴选、严控数量、逐步推开”的“培训评价组织”等系列措施来落实“学历教育和培训并举并重的法定职责”,地方有关部门、行业组织则要热心支持培训组织的建设与发展。

江苏欠发达地区校企合作基础薄弱,行业企业深度参与职业教育的积极性不高,职业技能等级评价基本依赖人社部门的单一通道,职业技能培训内容主要局限于计算机、会计等单一技能,缺乏牵动政府支持、凝聚行业企业参与研制标准或开发职业技能等级证书的能力。相比之下,职业院校更有优势推动政府支持,联合职业技能鉴定部门、职业技能培训组织、职业技能需求单位积极参与,创建1+X证书制度的服务平台——联络政府、行业、部门和学校,联结区域产业,融合职业技能等级标准开发、考核、发证,专业建设、课程建设、师资建设,人才培养供需结构为一体的组织或机构。

江苏欠发达地区虽然校企合作基础薄弱,培训评价组织缺乏,但区域内具有创建1+X证书制度服务平台的基础。习近平总书记强调“经济建设是党的中心工作”,欠发达地区地方政府更加重视经济建设。如扬州市宝应县对县域产业优化调整,重点发展光伏制造与应用、输变电装备、轻纺化建及有机食品、机械装备及汽车汽配、电子信息及文化5个产业,分别由5位县委常委牵头发改委、经信委、市场监管局、商务局和科技局,定向服务。职业院校推动县委常委牵头建立联席会议制度,创建培训评价组织,搭建服务1+X证书制度平台。

(三)构建“X”的学习体系——回归逻辑根本

1+X证书制度的根本在于通过评价体系改革,扭转传统职业教育普教化、技能化的倾向,促进1+X的人才培养体系建设,在课程学习中增强职业技能训练,在工作情境中提升综合职业能力,以培养复合型技术技能人才,提高职业教育人才培养质量。1+X证书制度打破了普通高中的学科教学、标准建设、课程开发、考核评价的传统体系,建构基于能力需求的考核评价为引领的现代职业教育体系,进而推进职业技能等级证书及标准建设、专业及课程建设、“三教”(教师、教材、教法)改革,有机衔接“1”和“X”证书提升职业教育质量和学生就业能力。

北京大学中国职业研究所陈李翔副所长指出:1+X证书制度将深度改善学习系统,促进产教融合,推动职业性学习。有了1+X证书制度的推动,职业技能训练在课程学习中得以增强,综合职业能力在工作情境中得到发展,职业技能应用在学习过程中不断强化。建设“X”的学习体系,加快标准体系建设,形成工作过程导向的课程体系,培育集中分布式学习方式,发展第三方评价,能够提升职业教育人才培养质量,更好地服务经济建设。

例如,作为中国汽车零部件制造基地,扬州市宝应县耿耿工业园区以汽车零部件制造、机械装备及汽车汽配为本地支柱性产业。服务本地区域经济发展的重要人才基地的职业学校须主动融入地方特色行业,了解企业人才需求,搭建1+X能力需求框架。在校企合作过程中,机械装备及汽车汽配型企业开发新产品项目,并依据ISO16949原则,按照产品质量先期策划和控制计划(APQP)程序,开展由图纸到样品的、校企深度融合的生产实践,职校实现产品合格并持续供应,是实质性、全方位参与企业生产实践之正道。

基于1+X证书制度,在融合地方行业、搭建1+X能力需求框架基础上,立足区域产业发展,创建1+X服务平台,联结项目管理6sigma社会培训评价组织,开发适合校企共赢的项目管理内部角色能力标准、课程体系和实践路径,培养项目管理质量工程师、生产工程师、工艺工程师、操作工程师等,逐步过渡和融入完全社会项目管理6sigma培训和考核评价,回归职业教育校企合作以及教学的根本轨道。

猜你喜欢
职业技能证书校企
少就是多
人社部将组织开展2021年全国行业职业技能竞赛
智慧课堂混合式教学模式在校企合作订单课程中的实施与探索
2021年对口升学考试获奖加分(免试职业技能)专业对照表
对民办本科院校应用型校企合作人才培养研究
中学生生涯规划教育校企合作模式的探索与实践——以晋江市紫峰中学为例
2019年对口升学考试获奖加分(免试职业技能)专业对照表
中学生生涯规划教育校企合作模式的探索与实践——以晋江市紫峰中学为例
两面夹击 让恶意证书无处遁形
假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