探讨中西医结合治疗寒饮郁肺型小儿喘息性支气管炎的临床疗效

2020-03-02 11:33孙媛
健康大视野 2020年1期
关键词:中西医结合治疗效果

孙媛

【摘 要】目的:分析探讨中西医结合治疗寒饮郁肺型小儿喘息性支气管炎的临床效果。方法:选取自2018年4月至2019年4月期间88例小儿患者作为研究对象,将其随机分成对照组和治疗组,每组44例患者;对照组采取常规西药治疗,治疗组以对照组为基础添加中医中药治疗。结果:经过治疗,治疗组患儿的治疗总有效率为95.45%,对照组患儿的总有效率为81.82%,两组数据对比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组患儿咳嗽、喘鸣、湿啰音消失时间明显短于对照组,差异存在显著性(P<0.05)。结论:中西医结合治疗寒饮郁肺型小儿喘息性支气管炎具有显著的临床效果,患儿临床症状消失时间短,减轻患儿病痛效果理想,值得临床推广使用。

【关键词】中西医结合;寒饮郁肺;小儿喘息性支气管炎;治疗效果

【中图分类号】R259.62【文献标识码】B【文章编号】1005-0019(2020)01--01

咳嗽是人体一种防御性反射运动,能够阻止异物吸入体内,有效防止支气管分泌物的积聚,促进分泌物的清除以免发生呼吸道继发感染,无论哪种原因诱发的炎症都会导致咳嗽的发生[1]。喘息性支气管炎是儿科的常见疾病之一,多发于冬季和春季,3岁以下儿童为易发人群,由于幼儿的气管、支气管狭小,纤维组织发育不完善,当黏膜受到感染时充血肿胀会使管道狭窄,粘稠的分泌物无法排出。中医认为小儿抵抗力差,容易受风寒之邪入侵,肺气郁阻,肺络不通,凝而为痰,淤积的痰阻礙肺络,壅塞气道,肺气不宣,上逆而致咳喘,是以为寒饮郁肺。西医治疗以抗感染、化痰、平喘为主,但时间长、费用较高,效果不甚理想。本文将针对中西医结合治疗寒饮郁肺型小儿喘息性支气管炎的临床效果,报告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临床资料

选取自2018年4月至2019年4月期间88例寒饮郁肺型喘息性支气管炎患儿作为研究对象,入选标准:经西医X线检查为支气管炎;所有患儿符合中医诊断[2],患儿咳嗽、喉间痰鸣;咳痰质地较稀、多泡沫、呈白色;患儿舌苔薄白或白滑或白腻;患儿畏冷口不渴;脉象浮紧或浮弦。排除咳痰黄而稠,咽喉红肿疼痛,舌苔薄黄、质红,经诊断为风热犯肺、痰热壅肺型咳嗽;排除严重脏器管疾病患儿;排除严重支气管扩张的患儿。本组中46例为男患儿,42例为女患儿;年龄范围在2岁~7岁之间,平均年龄(4.1±1.3)岁;病程范围在2天~9天,平均病程(4.5±0.8)天。将本组患儿随机分成对照组和治疗组,每组44例患儿,两组患者在一般资料对比上无显著性差异(P>0.05),具有可比性。

1.2 方法

对照组患儿采取常规西医西药治疗,主要为抗感染、抗病毒、祛痰、止咳平喘、雾化吸入、糖皮质激素等治疗。治疗组则在对照组基础上给予中药小青龙汤进行治疗,具体药方为[3]:基础药材为款冬花、紫菀各12g,地龙10g,白芍、法半夏各9g,炙麻黄、生姜各6g,大枣、细辛各3g,北五味4g。如患儿反复感冒应加用黄芪10g,白术6g;患儿畏寒则加用生麻黄、桂枝各6g;痰多加用枇杷叶6g;呛咳加用黄芩、菊花、桑白皮各6。再以患儿年龄及症状调整服用药量,以水煎服,每日服用1剂,分两次服用。两组治疗均以5天为一个疗程,期间不得使用任何激素类药物。

1.3 疗效判定及观察指标

显效:治疗3天后患儿喘憋缓解,咳嗽明显减轻,肺部哮鸣音湿啰音消失或减轻;有效:治疗5天后患儿症状明显缓解,特征症状同显效;无效:治疗5天后,患儿各种症状及体征并无显著改善。治疗总有效率=显效+有效。观察记录患儿咳嗽、喘鸣、湿啰音消失时间,并对出对比。

1.4 统计学分析

文中数据均采用SPSS20.0统计学软件进行分析处理,以平均数表示计量资料,行t检验,以率表示计数资料,行检验,以P<0.05为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

2 结果

经过治疗,治疗组患儿的治疗总有效率为95.45%,对照组总有效率为81.82%,两组数据对比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详见表1;治疗组患儿咳嗽、喘鸣、湿啰音消失时间明显低于对照组,差异存在显著性(P<0.05),详见表2。

3 讨论

喘息性支气管炎是具有反复发作的儿科支气管炎性病变,临床认为该疾病多与免疫、感染、遗传、环境等因素有关,发病急,进展快。西医主要以抗炎、抗病毒治疗为主[4]。婴幼儿呼吸道的气管及支气管腔较狭窄,软骨的支撑作用弱,血管丰富,因此当炎症发生时管壁平滑肌痉挛快速加重,进而影响到患儿的心肺功能。

中医认为喘息性支气管炎属于喘证、咳嗽范畴,而风寒入侵所致的病症属于寒饮郁肺型喘息性支气管炎,婴幼儿肺脾不足,卫外功能不足,小儿冷暖无法自调,常被风寒入侵,外邪由表入里,遏制肺气,使肺失去清肃功能,进而聚集为痰,痰气交阻,气道不畅,上逆造成喘咳。文中所使药方为小青龙汤[5],

本方中款冬花具有润肺下气、化痰止咳的功效,紫菀温肺下气、消痰止咳效果明显,地龙可清热、通络,白芍可养血和营、柔肝止痛、敛阴止汗作用明显,法半夏可燥湿化痰,炙麻黄可发表散寒、宣肺平喘,生姜、大枣具有和胃止呕的作用,细辛温肺化饮,干姜、细辛为臣,温肺化饮,兼助解表祛邪;五味子敛肺止咳、半夏燥湿化痰,和胃降逆。;对于反复感冒患儿加用黄芪、白术,两者配合使用,防风治之,对表虚自汗效果显著;畏寒患儿则加用桂枝、生麻黄,桂枝发汗解表、化气行水以利里饮之化,麻黄和桂枝相须,解表与化饮配合,从而表里双解;痰多者加用枇杷叶,枇杷叶清肺止咳、和胃利尿,止渴效果明显;呛咳患者加用黄芩、菊花、桑白皮,黄芩清热燥湿功效显著,菊花有疏风、平肝之功效,对感冒具有辅助治疗作用,桑白皮则利尿效果显著,对呛咳具有显著的治疗效果。

综上所述,在常规西医治疗基础上施加中医小青龙汤治疗小儿喘息性支气管炎,具有显著的治疗效果,患儿症状消失时间明显短于采取常规方法治疗的治疗组,减轻患儿病痛,具有临床意义。

参考文献

朱莉军,朱莉红,朱莉霞.麻杏石甘汤加减联合阿奇霉素治疗小儿喘息性支气管炎(痰热壅肺证)42例临床疗效观察[J].四川中医,2018,36(08):65-67.

柯琼可.中西医结合治疗喘息性支气管炎54例临床观察[J].中国民族民间医药,2018,27(06):116-118.

钟永成.探究温肺化瘀汤在治疗小儿喘息性支气管炎患者中的应用价值[J].中医临床研究,2018,10(08):30-31.

陈汉武,孔维明,林海涵.中西医结合治疗小儿喘息型支气管炎疗效观察及血清IgE变化情况检测[J].实用中西医结合临床,2016,16(06):19-21.

杨雪.加味小青龙汤治疗小儿喘息性支气管炎(寒哮证)的疗效观察[D].黑龙江中医药大学,2016.

猜你喜欢
中西医结合治疗效果
中药汤剂联合中药足浴及耳穴压豆治疗慢性心力衰竭的临床观察
中西医结合治疗急腹症临床分析
比较胸腔镜与开胸手术治疗早期非小细胞肺癌的临床治疗效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