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2 岁老太砸200 万买保健品

2020-03-03 13:48谢春晖
中外文摘 2020年4期
关键词:推销员下单保健品

□ 谢春晖 孙 燕

一、家里堆满保健品

11 月12 日,记者来到梁奶奶家。一套三四十平方米的老房子里,堆满了老人买的各种保健品。客厅里,保健品已经堆成了一座小山。拆了封的瓶瓶罐罐摆在吃饭的桌上和小茶几上,记者大致数了一下有五六十瓶。老人的房间里,一摞摞未拆封的保健品整齐地堆放着,积了不少灰尘。

梁奶奶说这些只是“冰山一角”,还有一大堆保健品摆在另一个房间里。最近儿子住在那个房间里,不方便向记者展示。

一旁,梁奶奶的老伴正在吃保健品,一个茶杯边上摆着六七种保健品。“这个是治心血管的,这个是治骨质疏松的,这个是保护心脏的……”梁奶奶一样样地给记者介绍。记者随便拿起了其中一瓶“熊胆胶囊”,瓶身上除了产品名外全是英文,连最基本的保质期记者找了半天才找到。

“这是一家大公司从美国进口来的,一瓶要700 多元呢。”“哎,买得太多了,过期的都已经扔掉了,但是还有这么多。”

面对这些保健品,梁奶奶的心情有些矛盾。她心里是很相信这些没有具体成分说明甚至连商标都没有的保健品的。

“你看我92 岁了,眼不花耳不聋,除了腿脚有些不便,其他各方面都很好。”她也很清楚,这些保健品已经快让她倾家荡产了。

二、看见新奇的就买

梁奶奶退休前是小学语文老师,性格直爽,爱接触新鲜事物,也是杭州第一代股民。“炒股让我们发了点小财。”退休以后,梁奶奶跟老伴钻研了很长一段时间的股市,还赚了七八十万,让身边不少同龄人羡慕不已。

2002 年3 月,一次偶然的机会,保健品开始闯入她的生活。“年纪大了,总想身体能健康点,吃吃保健品对身体肯定有好处。”

最近几年,随着养生保健的话题越来越热,各种五花八门的保健品层出不穷,推销模式也一个比一个新奇。

“我就是喜欢新鲜的玩意。”梁奶奶说,她的保健品消费观也从为了健康转变成了猎奇和助人积德。看见新奇的保健品她就下单,遇上特别真诚的推销员她也下单,“无论如何都要支持一下他们工作的”。就这样,从2014年开始,在购买保健品这件事上,梁奶奶更加花钱如流水。

“每次都是一两万付出去,一些好的保健品我都是成箱买的。”梁奶奶说,最多的时候,买保健品一个月要花上七八万元。梁奶奶和老伴两人的退休金一个月有1.5 万,但他们几乎月月光,这些钱全花在了买保健品上。为了能买更多更好的保健品,梁奶奶还陆陆续续抛光了自己持有的多只股票。

家里的保健品越来越多,梁奶奶的钱包却越来越空。她说,现在她还欠着保健品经销商好几万的保健品货款。“估计要到明年2 月才能把这些钱还上。”

三、买保健品“走火入魔

梁奶奶这么疯狂地买保健品,子女们怎么看?梁奶奶说,子女们平时很孝顺,在买保健品这件事上也从不阻拦:“我花自己的钱,他们不会说的。”可当记者询问梁奶奶的儿子时,却得到了另一番答案。

“阻止得了吗?因为她买保健品的事儿,我报警都报了好几次了。”一提起买保健品的事儿,梁奶奶的儿子气就不打一处来。“不知道上了多少次保健品的当了,不长记性啊。”梁奶奶的儿子说。

儿子说,前两年梁奶奶买了一种保健品,花了三四万。没多久警察就找来说,那个保健品牌涉嫌欺诈被查了,让梁奶奶登记信息,可老人说什么都不信。

“我妈妈以前是老师,很享受被人捧的感觉,而且耳根子软,心眼好。那些保健品推销员叫上她几声老师,再到她面前哭诉几句工作不容易,产品卖不出就要被开除了,我妈马上就会下单。”

至于奶奶说的“不闻不问”,儿子解释说,老人都这么大年纪了,活得开心就好,儿女们也不图她的财产,所以“爱买就买”吧。

说起现在市面上这些保健品推销,梁奶奶儿子却大为光火。“一天能给老人打二三十通推销电话,隔三岔五上门来,真是太过分了。”他说,甚至有推销员给老人洗脑,让老人不要听儿女的话。“他们这哪是推销啊,简直就是骗钱。希望有关部门能好好管管。”

四、“我真的过分了”

“我过分了,我真的过分了。”采访中,每每提到买保健品花的钱,梁奶奶就不停地喃喃自语。采访期间,梁奶奶的手机响了五六次,一接起来全是推销保健品的。“我不买了,我真的没钱买了,我的退休金就这么点,你们就不要给我打电话了。”梁奶奶不停回绝。她同时也想通过记者跟其他爱买保健品的老年朋友说句心里话——“我也要告诫大家,有保健意识是对的,但买保健品要有针对性,真的别像我这样,千万别滥买。”

无独有偶,读者秦先生也给记者打来电话称:“我父母也深受其害,至少已经被保健品坑了150万元。”秦先生的父亲今年90多岁,母亲也有80 多岁了。五六年前,两位老人经常会去参加一些体检、旅游,“我们想想老人家退休后无聊,社区街道、单位里组织了这些旅游、体检活动,丰富他们的生活,也蛮好的,所以当时没太在意。”渐渐的,两位老人房间里的保健品开始多了起来,就连他们自己都觉得吃不完了,便跟小辈们说:“你们拿点去吃吃吧。”这时,秦先生才注意到父母房间里堆满了保健品。

“我儿子觉得有点不对劲,拿了其中一瓶问了爷爷奶奶价格,这一盒2000 元,那一盒5000 元……我儿子对着瓶身上的标签上网一查,同样一盒保健品才100 元。”

“这些普通的保健品,换个标签,价格就翻了几十倍。”在秦先生的追问之下,才知道父母这几年的体检、旅游、听所谓的专家讲座都是保健品公司带他们去的,并不是社区街道组织的。而他们买保健品至少花掉了养老的积蓄150 万元。

秦先生说,其实还不止保健品,这几年来,从吃的到用的,各种各样的数都数不清,比如床垫、马桶,家里的水龙头都换了,零零碎碎为这些东西父母花了200多万元,有些推销员上门后赶都赶不走,最后报警,警察上门才解决,“对这块的监管,真的希望社会各方都能重视起来。”

猜你喜欢
推销员下单保健品
保健品知识ABC
口耳相传的“保健品”可不敢乱吃
保健品“网上忽悠术”揭秘
欧洲最大罐车企业FFB:如果你现在下单2020年才能提车
今年过节你买保健品了吗
推销妙招
关于“赠品”的故事
打车
推销电话
推销员星星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