习书道,参佛理,书快意人生

2020-03-03 08:11
名家名作 2020年10期
关键词:书者内核魏晋

张 欣

《忆江南》 赵安全/作

文字自甲骨、金文起,流传千年,书法随之发展。无论秦汉隋唐,还是宋元明清,每个时代都有书者推动着书法前进。

从书法历史观来讲,由最初的文字刻录到书写工具,到书写与艺术二元属性,再到如今纯粹的艺术性,书法功能在变、艺术特征在变,每个时代的书者对其的诠释也在变。书法,作为中华文明的产物,我们在当下继承的不该仅仅是书写的一面,更该追求其精神内核,释放文化的力量。

书法的学习及创作是一个由临摹到创作、再由创作到临摹,循环往复、螺旋式升华的过程。

安全先生在初临碑帖之时会力求“像”——此像非百分之百像,而是十分之中像七八分,余下二三分留给自己。然“二王”不仅书艺屹立于书法历史长河,他们的笔迹亦是魏晋文人精神的载体,通过书法学者亦可与古人对话。因此,除了外表像、技法相似之外,安全先生更留意对“魏晋风度”之神韵予以追求,时刻提醒自己勿将巍峨大殿化作闺阁。

学书之余,安全先生亦学佛多年,日读《金刚经》且以佛陀教义教化自我:诸恶莫作、众善奉行。佛性内涵亦是书性内核,虽文不胜质,但率真、不欺世媚俗。其淳朴心志与魏晋书风“质朴古情、沉着痛快、文而不华、质而不野”相契合。正如古人有云:“书,如也。如其学,如其才,如其志,如其人也。”其多年着意于小行草创作,随性当中追求异样——或是融帖于碑,或是引碑入帖,使相互掺合、相互渗透,重视“滑”“涩”交融,宁“涩”勿“滑”,宁“拙”勿“巧”,且分寸适当。

书者学定,佛家参静。安全先生坚持学书法要有定力与清净之心,因为定能生慧,定亦能生胆识,在作品创作中真实反映内心的审美品位,以实现痛快地表达自我。

五条屏“当代诗人咏四川” 赵安全/作

猜你喜欢
书者内核魏晋
汉末魏晋时期的医患关系考
人民情怀:柳青为文为人的内核(评论)
医学专业“Python程序设计”课程教学改革总结与思考
筑书巢
初春
微软发布新Edge浏览器预览版下载换装Chrome内核
魏晋时期的“绘本”——《女史箴图》
筑书巢
草圣:一笔汪洋万代风流
书品与书者之探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