邓小平怎样勾画出“小康中国”的蓝图

2020-03-03 11:16吴志菲
领导月读 2020年7期
关键词:凤阳县蓝图小康

吴志菲 余 玮

国家博物馆中川流不息的参观人群,常常驻足在一个编号为GB54563的陈列物前。它就是安徽省凤阳县小岗村18位长年累月在土里刨食却不得温饱的庄稼汉,甘冒坐牢杀头的危险,于1978年11月24日所立下的惊天动地的保证书。这份已成为历史文物的保证书,承载着新时期农村改革的风云变幻。

邓小平说,中国的改革是从农村开始的,这个发明权是农民的。1978年12月,十一届三中全会召开,吹响了改革开放的号角。几乎与此同时,安徽省凤阳县小岗村的农民偷偷地实行了包干到户的责任制。那个寒冷的冬夜,凤阳县梨园公社小岗生产队,严立华家那低矮的草房里,18个社员聚在一起,神情严肃而带悲壮,签订了一份契约:“我们分田到户,每户户主签字盖章。如此后能干成,每户保证完成全年上交和公粮,不在(再)向国家伸手要钱要粮;如不成,我们干部作(坐)牢、杀头也干(甘)心。村里的社员也保证把我们的小孩养活到18岁。”

所幸的是,小岗人的行动得到了省委和县委的支持。在1978年的中央工作会议期间,时任安徽省委书记万里曾就肥西县借地种麦及包产到户问题请示过陈云,问怎么办。陈云说:“我举双手赞成。”后来,向邓小平请示,邓小平说:“不要争论,你就这么干下去就行了,实事求是干下去。”有了陈云、邓小平的支持,万里心中有了底。他首先在安徽支持实行责任制,促进了农业的发展,“要吃米,找万里”的佳话不胫而走。

随着包产到户从暗处走到明处,从个别省份走到全国许多省份,由此引起的责难也纷至沓来。在中央各部委和各省领导人中,支持包干到户的屈指可数。在包产到户遇到重重阻力的关键时刻,邓小平对农村的改革及时给予了有力的支持。1980年5月31日,他同中央负责人就农村问题发表了自己的看法:“农村政策放宽以后,一些适宜搞包干到户的地方,搞了包干到户,效果很好,变化很快,安徽肥西县绝大多数搞了包产到户,增产幅度很大。有的同志担心,这样会不会影响集体经济,我看这种担心是不必要的。”包产到户、包干到户真正得以正名,是在1982年。这年1月1日,中国共产党历史上第一份农村工作“一号文件”正式出台。文件明确指出,包产到户、包干到户,都是社会主义集体经济的生产责任制。

如果说1978年召开的十一届三中全会的重点是在农村进行改革,那么1984年召开的十二届三中全会则是转移到城市改革。十二届三中全会的召开以及《关于经济体制改革的决定》的通过,推动了城市经济体制改革的全面展开,更重要的是为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形成奠定了基础。

实现中国的现代化,是一个多世纪以来中国人民的共同愿望和奋斗目标。谁也没有料到,在1979年12月6日,邓小平在会见前来中国进行国事访问的日本首相大平正芳时发生的一段插曲,奏响了中国从20 世纪80 年代到2000 年社会经济发展的主旋律。

这天上午会谈开始,在问题讨论到一半的时候,大平正芳突然发问:“中国根据自己独立的立场提出了宏伟的现代化规划,要把中国建设成为伟大的社会主义国家。中国将来是什么样?整个现代化的蓝图是如何构思的?”对于这两个问题,邓小平没有马上回答,他陷入了沉思。一时会谈戛然而止,没有人说话,所有的人都把目光集中到了邓小平的身上。

整整一分钟过去了。仅仅经过一分钟的思考,邓小平提出了一个著名的、影响中国今后几十年命运的设想。他说:“我们要实现的四个现代化,是中国式的四个现代化。我们的四个现代化的概念,不是像你们那样的现代化的概念,而是小康之家。到本世纪末,中国的四个现代化即使达到了某种目标,我们的国民生产总值人均水平也还是很低的,要达到第三世界中比较富裕一点的国家的水平,比如国民生产总值人均1000美金,也还得付出很大的努力。就算达到那样的水平,同西方来比,也还是落后的。所以,我只能说,中国到那时也还是一个小康的状态。”邓小平的解释使大平正芳获得了一个满意的答案,他连连点头:我明白了。他知道,向中国投资,可靠。

“小康”目标一经提出,立刻引发了国内外的强烈反响。后来,邓小平进一步将这个目标具体分解为两步,即1990年国民生产总值在1980年的基础上翻一番,基本解决温饱问题;到20世纪末再翻一番,基本达到“小康”标准,人均达到800 美元,这就是“翻两番”。很快,“翻两番”的小康目标就为全党所接受,并成为全国人民的共识。

改革开放的实践证明小康目标完全可能达到,农村的改革3年见成效,6年基本成功,解决了中国绝大多数人口的温饱问题,小康的第一步接近实现。实践促使邓小平思考更长远的发展规划。他说:“我们虽然活不到那个时候,但有责任提出那个时候的目标。”

1987年4月30日,邓小平会见了来访的西班牙副首相格拉。在会谈中格拉称赞中国改革开放的变化,邓小平回答:“我对一些外宾说过,这只是小变化。翻两番,达到小康水平,可以说是中变化。”“我们制订的目标更重要的还是第三步,在下世纪用30 年到50 年再翻两番,大体上达到人均4000美元。做到这一步,中国就达到中等发达的水平。那才是大变化,到那时,社会主义中国的分量和作用就不同了,我们就可以对人类有较大的贡献。”

这是邓小平第一次提出到21世纪的长远规划。在党的十三大上,形成了一幅完整的“三步走”发展蓝图。而今,中国人民正朝着总设计师邓小平规划的蓝图发奋图强,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富裕之梦终将成为现实。

猜你喜欢
凤阳县蓝图小康
蓝图
我家的小康
五年蓝图
我家的小康
以非常之功,赴小康之路
安徽凤阳县:新型农业种养模式促增收
小康之路
农业产业化联合体发展模式探析——来自凤阳县的实践案例
基于GIS的凤阳县初级中学布局分析研究
我们的健康新蓝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