马克思论剩余价值

2020-03-03 17:44
领导月读 2020年4期
关键词:资本积累资本主义劳动力

列 宁

马克思把投入周转的货币的原有价值的这种增加叫做剩余价值。货币在资本主义周转中的这种“增殖”,是人所共知的事实。正是这种“增殖”使货币转化为资本,转化为一种特殊的、历史上一定的社会生产关系。剩余价值不能从商品流通中产生,因为商品流通只能是等价物的交换;也不能从加价中产生,因为买主和卖主相互间的盈亏会抵消,而这里说的正是大量的、平均的、社会的现象,而不是个别的现象。为了获得剩余价值,“货币所有者就必须在市场上发现这样一种商品,它的使用价值本身具有成为价值源泉的特殊属性”,它的使用过程同时也是价值的创造过程。这样的商品是存在的。这就是人的劳动力。它的使用就是劳动,而劳动则创造价值。货币所有者按劳动力的价值购买劳动力,而劳动力的价值,和其他任何商品的价值一样,是由生产劳动力所需要的社会必要劳动时间(即工人及其家属的生活费用的价值)决定的。货币所有者购买了劳动力,就有权使用劳动力,即迫使他整天劳动,譬如说劳动2 个小时。其实工人在6 小时(“必要”劳动时间)内就创造出补偿其生活费用的产品,而在其余6 小时(“剩余”劳动时间)内则创造出资本家没有付给报酬的“剩余”产品或者说剩余价值。因此,从生产过程来看,必须把资本区分为两部分:一部分是耗费在生产资料(机器、劳动工具、原料等等)上面的不变资本,它的价值(一下子或者一部分一部分地)不变地转到成品上去;另一部分是耗费在劳动力上面的可变资本。这种资本的价值不是不变的,而是在劳动过程中有所增加,创造出剩余价值。

……

增加剩余价值可以有两种基本方法:延长工作日(“绝对剩余价值”) 和缩短必要劳动时间(“相对剩余价值”)。马克思在分析第一种方法时,展示了工人阶级为缩短工作日而斗争,以及国家政权为延长工作日(14—17 世纪)和为缩短工作日(19世纪的工厂立法)而进行干预的壮观情景。《资本论》问世后,世界一切文明国家的工人运动的历史,又提供了成千成万件表明这种情景的新的事实。

马克思在分析相对剩余价值的生产时,考察了资本主义提高劳动生产率的三个基本历史阶段:(1)简单协作;(2)分工和工场手工业;(3)机器和大工业。马克思在这里对资本主义发展的各种基本的典型的特征揭示得多么深刻,从对俄国的所谓“手工”工业的考察提供了足以说明这三个阶段的前两个阶段的极其丰富的材料这一点就可以看出。而马克思在1867年所描写的大机器工业的革命作用,从那时到现在这半个世纪中在许多“新”国家(俄国、日本等等)里也都显示了出来。

其次,马克思对资本积累的分析是极其重要和新颖的。资本积累,就是把一部分剩余价值转化为资本,不是用它来满足资本家的个人需要或嗜欲,而是把它投入新的生产。马克思指出,整个先前的古典政治经济学(从亚当·斯密起)的一个错误就在于,它认为剩余价值在转化为资本时全部都用作可变资本。而事实上,剩余价值分为生产资料和可变资本。在资本主义发展和资本主义转变为社会主义的过程中,不变资本部分(在全部资本中)比可变资本部分增长得快,是具有重大意义的。

【题解】

本文选自列宁的《卡尔·马克思:传略和马克思主义概述》一文,该文是列宁1913年为《格拉纳特百科词典》写的词条。在文中,列宁介绍了马克思关于剩余价值的主要观点。

第一,资本主义生产的实质是生产剩余价值,剩余价值体现了资本家对工人的剥削。按照马克思的分析,劳动力成为商品是剩余价值生产的基础。在资本主义生产中,货币所有者购买了劳动力,通过迫使工人不断劳动,使得工人生产出超过劳动力的价值(工人及其家属的生活费用的价值)并无偿占有这部分价值,这部分价值就是剩余价值。

第二,资本可划分为不变资本和可变资本,可变资本是剩余价值的真正来源。不同资本在剩余价值生产过程中有不同作用,用于购买生产资料的资本经过生产过程价值量不变,是不变资本。由于工人通过劳动创造的产品超过了劳动力价值,用于购买劳动力的那部分资本增加了,是可变资本,剩余价值则源于可变资本。

第三,增加剩余价值有生产绝对剩余价值和生产相对剩余价值两种基本方法。在列宁看来,马克思对两种剩余价值的生产方式的分析有很强的现实解释力,揭示了正是通过不断提高生产率和榨取相对剩余价值,资本主义实现了自己的历史发展。

第四,资本积累的规律决定了资本主义的历史发展趋势。为了追求更多的剩余价值,资本家不断改进技术、提高劳动生产率,相应的,资本对劳动力的需求量则不断减少,因此,剩余价值更多地被用做不变资本,可变资本在总资本中所占比率则越来越小。这个过程既是社会财富的集中不断加剧的过程,又是工人阶级沦为失业者和陷于贫困、阶级矛盾与社会冲突不断激化的过程。列宁对马克思关于资本积累的分析给予了高度评价,他认为这种分析正确地揭示了资本主义必然走向灭亡的历史命运恰恰孕育在资本积累的过程中。(邓 莉)

猜你喜欢
资本积累资本主义劳动力
国际金融垄断资本主义是垄断资本主义的最新发展,是新型帝国主义
《资本积累论》中的总体性方法探究
马克思对资本主义剥削的两重批判——基于《资本论》第一卷的思考
2020年河南新增农村劳动力转移就业45.81万人
广东:实现贫困劳动力未就业动态清零
当代资本主义经济危机的发展趋势
中国金融发展与TFP关联关系实证研究
新自由主义服务于霸权掠夺的本质探析——基于国际垄断资本的全球资本积累视角
独联体各国的劳动力成本
重要更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