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少数民族地区旅游循环经济研究

2020-03-03 19:31侯明帅
经济管理文摘 2020年5期
关键词:旅游业少数民族旅游

■侯明帅

(1.三亚学院国际酒店管理学院;2.西南民族大学西南民族研究院)

引 言

少数民族地区独特的乡土气息、民族民俗、生态风貌等,成为了旅游者向往的旅游胜地,致使旅游业成为少数民族地区的主要产业。尤其近些年来,随着少数民族地区旅游产业的不断发展,旅游循环经济成为少数民族地区旅游发展目标,同时也是少数民族地区经济发展的重要目标。

1 少数民族地区旅游循环经济原则

1.1 可持续发展原则

基于国内少数民族地区旅游业角度来分析,要想保证循环经济在区域经济中实现理想的预期效益,则需要严格遵守可持续发展原则。其中可持续发展主要包括了两个方面的特征:其一,发展的可持续性:我国少数民族主要居住在偏远的山区,他们所生活的区域有着较为丰富的旅游资源,少数民族地区在开展旅游经济的过程中,要注重现代与未来人利益的统一,不可盲目的追求当前利益,而忽视了其发展的长远性。其二,发展的可协调性:经济发展与社会发展必须在发展限定的范围内,尤其在开发少数民族地区旅游经济时,要对当地资源进行合理开发,避免出现过度开发等情况,一旦超出环境承受能力之外,将会为当地带来负面影响。由此可见,少数民族地区旅游循环经济要实现社会、资源、环境之间的相互协调发展,实现少数民族地区区域经济的可持续发展。

1.2 严格遵循“3R”原则

少数民族地区旅游循环经济发展所遵循的“3R”原则,具体主要包括减量化(Reduce)、再利用(Reuse)、再循环(Recycle)。针对减量化而言,具体主要指在经济活动的初始阶段便注重资源的合理利用,减少资源方面的浪费,坚持适度开发的原则,同时追求节能环保的目标,减少对环境的破坏。再利用指注重延长产品的服务周期,提供优质化的服务质量,强调提高资源的利用率,减少资源的使用量,同时要保证降低污染物的排放量,降低对当地的污染程度。再循环指废弃物的资源化,将废弃物转化为再生原材料,达到回收再利用的目的。再循环理念的实施推广,满足了我国可持续发展的战略要求,极大的提高了资源的利用率,减少了资源与能源的使用量,对于实现循环经济发展目标至关重要。

2 少数民族地区旅游循环经济发展意义

2.1 提高旅游市场的核心竞争力

随着我国旅游业的不断发展,各个地区开始关注环境问题,人们对于旅游产品及服务过程中的环境因素的影响逐渐提高了重视。由此可见,少数民族地区在发展旅游业的过程中,要根据当地的具体实际情况,强化对少数民族旅游区环境管理,在严格遵守国家相关法律法规的基础上,积极引进各地区旅游循环经济的标准,结合少数民族地区的实际,形成规范化及制度化工作程序,推动少数民族地区经济的可持续发展。通过强化对旅游区环境管理,不但可以保证资源的优化利用,而且极大的改善了少数民族旅游区的环境,塑造良好的旅游区形象。基于长远发展的角度来分析,少数民族地区通过旅游管理工作的开展,能够更好的对旅游区活动、产品及服务中的环境影响进行识别和控制,使得其管理成本有所降低,进而提高旅游市场竞争的能力,促进少数民族地区经济的快速发展。

2.2 促进旅游业持续稳定发展

由于少数民族地区旅游业的全面发展,其发展必然会带来生态系统问题,使得当地环境问题日益突出化,少数民族地区如果不能够正视当前工作,做好环境保护工作,将会制约着少数民族地区旅游经济的发展。在旅游区环境管理过程中,旅游循环经济作为其关键手段,通过创新旅游循环经济管理模式,不但有助于实现少数民族地区旅游经济的可持续发展目标,而且在很大程度上保证了旅游业的稳定发展。发展循环经济,构建循环经济发展模式,成为少数民族地区多年来的夙愿,同时也是少数民族地区旅游管理的目标。少数民族地区在发展循环经济的过程中,可根据当地具体实际情况,建立循环经济系统。基于当前这个系统来讲,少数民族地区可以最大限度实现资源的利用,减少污染物的排放量,实现节能环保、资源与能源循环再利用的目标,通过当前这种发展模式的实施,不但有利于少数民族地区调整旅游产业结构,实现当地旅游产业的整体规划布局,而且实现了旅游产业发展与环境保护的有机结合,积极探索出符合少数民族地区循环经济发展的全新模式,进而实现少数民族地区循环经济发展目标。

3 少数民族地区发展旅游循环经济的战略思路

3.1 生态文化驱动战略

生态文化往往具有特殊的文化价值,蕴含着朴素的循环经济思想,对于实现旅游循环经济发展目标有着重要的影响。少数民族地区要充分利用根植于各族群众心底的生态文化,以此来推动少数民族地区旅游业的发展,实现旅游循环经济发展目标。具体主要体现在以下方面内容:其一,少数民族地区要给予生态文化足够的重视,并且要最大限度发挥生态文化的价值,加大对生态文化的宣传力度,重点加强对旅游循环经济的推广,使得各族群众提升对循环经济的认识。其二,通过民族生态文化对外来旅游者进行宣传教育,使得旅游者更好的理解旅游循环经济。其三,深入对民族生态文化进行研究,从中汲取其思想精髓,将其精华元素渗透到旅游经济发展当中,构建符合少数民族地区的旅游循环经济发展模式。

3.2 环境保护战略

强化旅游资源与环境保护,保证旅游资源与环境可持续发展,成为少数民族地区旅游循环经济发展的关键所在。随着少数民族地区旅游业的持续发展,随着游客接待量不断增加,在一定程度上增加了当地的压力。在旅游业的发展过程中,少数民族地区要注重保护生态环境系统极民族文化遗产,这也是少数民族地区当前面临的主要问题。根据少数民族地区旅游业发展的实际情况,积极探索出环境友好型的发展模式,建设以保护少数民族地区生态环境系统为主,以少数民族原生态民族文化为代表的旅游发展模式。基于环境保护角度来讲,少数民族地区要加强生态保护与建设,遏制生态脆弱化趋势。同时要结合环境保护要求,不断强化环保基础设施建设,对于旅游区污染问题进行全面整治,做好污染方面的防治措施,为少数民族地区旅游业的发展营造良好的生态系统。

3.3 绿色产品创新战略

少数民族地区在保证环境保护工作顺利推进的基础上,要保证旅游循环经济服务于绿色产品与品牌建设。少数民族地区在进行绿色旅游产品建设时,具体可以通过发展旅游循环经济促进其绿色产品创新,通过打造绿色旅游产品,树立良好的品牌意识,为广大的旅游观光者提供全新的体验。在保证当前工作的基础上,还需要积极创建绿色旅游产业体系,为旅游观光者打造具有少数民族特色的生态之旅,少数民族原生态文化之旅,为旅游者提供全新的体验,推进少数民族地区旅游业的全面发展。

结 语

综上所述,少数民族地区作为我国特殊地区,集中居住在偏远的山区,依山傍水,有着原始的风貌。由于少数民族地区特殊的地理位置,有着独特的地质风貌,使该地区拥有丰富的旅游资源。尤其近些年来,随着我国旅游产业的不断发展,促进了少数民族地区旅游产业的全面发展。在旅游业迅速发展的同时,随之而来的是造成了生态出现严重的破坏,环境污染较为严重,对于当地经济的发展有着极其重要的作用。基于此当前这种情况下,少数民族地区要根据当地旅游业的发展情况,始终坚持可持续发展与“3R”原则,注重对当地旅游业的合理开发,并且要充分发挥当地的优势资源,实现少数民族地区旅游循环经济的发展,以此来推进少数民族区域经济的可持续发展。

猜你喜欢
旅游业少数民族旅游
云南出台20条措施,加快旅游业恢复
重庆武隆:贫困人口依托旅游业脱贫
我认识的少数民族
对烟台市旅游业发展的探析与思考
中国旅游业2017的风往哪吹?
旅游
少数民族治疗感冒的蕨类植物(一)
少数民族治疗感冒的蕨类植物(二)
出国旅游的42个表达
户外旅游十件贴身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