戏说中国小孩爆款姓名

2020-03-03 13:22槽值
阅读与作文(高中版) 2020年3期
关键词:姓名孩子

槽值

前段时间,朱丹在声临其境挑战了“名字绕口令”:张雨馨、张馨予、张艺兴、张含韵、张韶涵、张歆艺、张雨绮、张嘉译……这一串相似名字的杀伤力,约等于一口气念完“红鲤鱼与驴”和“黑化肥会挥发”。有人开玩笑,现在在娛乐圈吃瓜也需要基本功。就算认得清张馨予张雨馨,也分辨不出李一桐李艺彤和李雨桐。撞名字的现象在日常生活里也不少见。

你打开手机随便在通讯录里搜索,总会发现一个浩然、一个子晴和一个思颖。80后90后父母们沾沾自喜地取完名字,等到孩子上学时才发现,自己一不小心,还是取了个“爆款”。

1.那些年我们听到过的爆款名字

看到这样一个吐槽:随便在一个学校门口,叫一声“子晴”,就会发现至少有十几个女生,齐刷刷都往自己这边瞅。

再叫一声“浩宇”,又有十几个男孩子回头往这边瞧。

这些名字的重复率,实在太高了。

前段时间广东佛山派出所公布了2019年当地新生儿热门名字。

男孩子偏爱梓睿、俊宇、浩然。

女孩子则更喜欢梓晴、芷晴、思颖。

回看近五年,佛山市男孩子的名字中,带“梓”的一直高居榜首。

而女生名字里,“梓晴”和“芷晴”相互争斗,不分高下。

都说这是“梓”掉的一代,着实不假。

将目光放至全国,情况也差不多。

公安部发布的2018年新生儿起名大数据显示,该年度使用最多的几个名字,“梓涵”同样高居榜首,接下来则是“一诺”“浩宇”“欣怡”……

邓超和孙俪的孩子名叫邓涵一,吴尊和林丽莹的孩子叫做吴欣怡,而刘烨家的娃“诺一”。

在同一个班里,一不小心就会发生这样的状况:

子轩和紫轩打架,撞上了紫萱和子萱,可欣,可馨,可歆跑过来劝架,撞到了若曦……

等到老师赶过来,点完名字,已经是两眼一抹黑了。

2.被名字支配的恐惧

为了给孩子取个“好名字”,家长们也是出尽了绝招。孩子的名字,既要与众不同,还要有文化底蕴和诗情画意,最好能带点家族特色。比如易烊千玺的名字,“烊”在当地话中指的是“迎接”,而千玺是2000年千禧年出生的。所以“烊千玺”便是迎接千禧年的意思。

为了避免重名,家长们对于生僻字的热爱超乎想象。

譞(xuān,意思是聪明)、龘(dá,形容龙腾飞的样子)、彧(yù,指有文采、谈吐高雅)……标新立异的目的达到了,但这无形之中,给孩子造成了很多麻烦。

去年浙江宁海的一名同学在研究生保送时,因为名字中“頔(dí)”字被系统识别不出,差点被保送系统错过。

还有一位名叫周晅昪(xuǎn biàn)的男士,自小到大都经历着生僻字之痛:大学录取通知书上的名字是两个问号,户口本只能是手写的,公积金存折上则干脆是乱码……

“年会我从没有抽到过奖,我怀疑系统里根本没有我的名字。”

人气组合UNINE中的何昶希,因为“昶”字经常被人叫错。直接给自己的微博ID注上音。

如果说这些名字是让人“看不懂”,还有一些名字,就真的叫“猜不透”了。

演员任嘉伦在节目里透露,自己曾用名叫做“任耀希”。因为之前团队希望在日本发展,而老板认为日语“吆西”是好的意思。于是干脆音译过来,变成了“耀希”。

江西萍乡的一对父母干脆放飞自我,给孩子起名叫“匡扶正义”。当问到原因时,父亲只是简单地说:因为容易记。记倒是容易记了,以后孩子可能因为名字而被“多多关照”。

湖北一所大学中,有同学名叫张口笑。虽然名字寓意很美好:希望笑口常开。但是,因为名字太像个网名,差点被计算机老师踢出教学系统。

3.名字,也是一种文化

玩笑归玩笑,对于大多数人来讲,起名是一件郑重其事的事情。早在远古时期,就已经有姓氏的出现。黄帝姓姬,炎帝姓姜,这些“姓”后来都演化成了大的群落。我们读神魔小说《封神演义》中的人物,姜子牙、姬昌,他们的姓名不是看作者心情随意而起,而是确有其实的历史人物。

后来经历了皇帝赐姓和贬姓、避难改姓、避讳改姓等等,姓氏所代表的“家族”范围渐渐确定,留给人们发挥的空间剩下了“名”。

姓名作为父母在孩子出生以来送给他们的第一份礼物,自始至终承载着父母甚至家族的爱与寄托。五代时期,政权分割、战争不断,每新出生一个孩子人们便希望他能够成为挽救时代的杰出人才。《尔雅·释训》中记载“美士为彦”,在那个年代的人们多以“彦”字命名。光是在《宋史》中,自五代到宋明确写明全名的有7个彦章,11个彦超,7个彦威,7个彦卿,4个彦进,3个彦温,3个彦韬。等到了新中国时期,人们的名字在鲜明的反映着不断变化的文化环境。50年代,建军、建国成了爸爸妈妈最偏爱的名字。机遇与动荡面前,人们将家国情怀寄托在下一辈的身上。

随着审美的逐渐多元化,人们开始追求标新立异,新生儿的姓名也更多的带有着对于个人追求的美好期许。有学者曾为起名的追求分类,大题上无外乎自然美、品格美、吉祥富贵、功名成就、健康长寿、理想志向这六种。而在大的方向下,人们姓名的差异化也逐步上升。虽然大家不再“建国见建国”,但总有一些名字特殊受欢迎。

伴随着出生即确定是孩子的生肖,很多家长们借生肖为题开发着周边起名字的各种可能性。

2014年马年一马当先着“骏腾”“骏驰”“子骏”;2015羊年谐音梗重出江湖“梓洋”“沐阳”“梓芃”;2016猴年流行着“梓林”“宇森”“森”;2017鸡年别出心裁火了“米家军”米、禾、籽、粒;……

2014年开始,不少新手父母开始希望将父母的姓都加在孩子的名字中。随之出现了“父姓+母姓”的新复姓,17年复姓男宝宝达到了2.51%。女宝宝也上升到了1.73%。网游、电视剧、网剧、综艺……各种提供“热词”的地方都是新手父母们起名的灵感来源。

《步步惊心》里的若曦,《一帘幽梦》里的云帆……这些热门词语一个个演化了新生儿们户口本上的注册姓名。

或许是因为新一代的90后父母们审美的多样化;或许是因为父母接受高等教育的比例连年提升……尽管重名的现象仍然普遍,但姓名集中度已经逐渐下滑。根据《2019姓名全景报告》,80后的姓名集中度达到43%,而到了2018年已经下降到30%。

父母们起名时的初衷未变,但新生儿的名字却是切实的越来越千差万别。

4.名字的读音别踩雷

看到有人开玩笑说:有父母希望把双方的姓氏都加在孩子名字中,男方姓高,女方姓郭,于是孩子名字叫做……高压郭。或许孩子以后,会是一名好的厨子。不小心变成“高压锅”无伤大雅,但有的名字,一不小心,倒是让孩子在学校里被同伴嘲笑。那个叫“付岩杰”的男孩可能没有想到,后来的一个药品品牌,成为支配他人生的噩梦。

起完名,记得查一番有没有容易引起误会的谐音词。

有些字写出来寓意美好,但读出来变了味,岂不是坑惨了孩子。

为了给孩子取个不失风雅的名字,不少家长遵循着“男楚辞,女诗经”的原则,在古文篇章里找寻灵感。

林徽因的名字,便取自诗经《大雅·思齐》中,“大姒嗣徽音,则百斯男”一句,有美誉之意。时至今日,有关“最美名字”的话题中,这一名字仍常被提及。

然而,借用古文词句,要先了解其含义。不顾本意地滥用一气,则犯了和高中生堆砌词句一样的毛病。不仅达不到“美”的效果,反倒容易弄巧成拙。

常被引在当今名字中的“焉”、“兮”、“於”,听起来仙风道骨,颇具古韵,实际只是个虚词,毫无实际意义。取名“子於”,总感觉被吞了半句,说了句“我在”便没了后文。

无论是翻阅唐诗宋词三百篇跨越古今,亦或是寄托满满的期望……都祝你能找到那个既不俗套又情意满满的名字。

(摘自新浪微读书)

猜你喜欢
姓名孩子
写话乐乐船
写话乐乐船
孩子的画
孩子的画
孩子的画
孩子的画
孩子的画
熊孩子爆笑来袭
小记者档案
一年级语文上册期末测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