川乌与草乌的鉴别以及相关研究进展

2020-03-04 07:47李世杰
光明中医 2020年16期
关键词:形成层草乌川乌

李世杰

川乌为毛茛科植物乌头AconitumcarmichaeliDebx.的干燥母根;草乌是毛茛科植物北乌头AconitumkusnezoffiiReichb.的干燥块根。川乌与草乌性味、功效相似,辛、苦,热;有大毒;归心、肝、肾、脾经,可祛风除湿,温经止痛,主治风寒湿痹、关节疼痛、心腹冷痛、寒疝作痛、麻醉止痛。川乌与草乌源于同一原植物的不同部位,是中医临床上公认的一类毒性中药材,两者功效相似,但是草乌毒性超过川乌,在临床以及科研工作上,应准确鉴别川乌与草乌。本文对川乌与草乌的鉴别特征进行总结分析,并对两者的研究进展展开综述,充分发挥川乌与草乌的临床应用价值。

1 川乌与草乌的鉴别特征比较

1.1 性状鉴别川乌为乌头的母根,外观呈圆锥形,顶端多有残存茎基,根中部多向一边膨大;表面颜色呈灰棕色或者棕褐色,可见有小瘤状侧根呈突起状(习称为“钉角”),子根脱离在母根表面留有痕迹[1];川乌质地坚实,断面呈类白色或者浅灰黄色,形成层环多呈多角形;闻之气微,嚼之味辛辣麻舌。草乌是乌头的块根,外观呈不规则圆锥形,多皱缩,略微弯曲,形似乌鸦头,顶端常有茎痕或者茎基残留,表面颜色呈暗棕色或者灰褐色,表面皱缩多见纵皱纹,可见突起的支根(习称为“钉角”);质地坚硬难以折断,断面粉质呈灰白色,可见多角形或者类圆形的形成层,散有筋脉小点,无臭,嚼之味辛辣而麻舌[2]。

1.2 显微鉴别川乌的显微横切面特征可见后生皮层为棕色木栓化细胞,草乌显微横切面特征可见后生皮层为7~8列棕黄色木栓化细胞;川乌与草乌的横切面在显微镜下均可见皮层散有石细胞;川乌横切面内皮层不明显,草乌内皮层明显;川乌韧皮部宽广,有筛管群散在,形成层呈类多角形,形成层内外侧可见1至数个异型维管束;草乌韧皮部宽广,形成层环呈不规则多角形或者类圆形;川乌的横切面显微特征可见木质部导管呈径向排列或者“V”行排列,草乌横切面木质部导管呈1~4列相聚,多聚于形成层环的角隅内侧;川乌髓部明显,草乌髓部较大[3]。

1.3 理化鉴别①称取0.2 g川乌药材粉末,加入5 ml乙醇浸渍1 h,时时振摇,滤过,将滤液放置在水浴上进行蒸干,在残渣中加入2 ml 2%醋酸搅拌溶解,过滤,滤液加入2滴碘化汞钾试液,可见黄色沉淀[4]。②称取1 g草乌药材粉末,加入15 ml乙醚:氯仿(3∶1)混合液与1 ml氨试液,振摇后,浸渍1 h,过滤;蒸干滤液,在残渣中加入2 ml 2%醋酸搅拌溶解,过滤,滤液加入2滴碘化汞钾试液,可见白色沉淀[4]。

2 川乌与草乌的研究进展

2.1 川乌与草乌的化学成分研究进展川乌与草乌的原植物均是毛茛科乌头,主要化学成分均是二萜型生物碱,主要成分是乌头碱、新乌头碱以及次乌头碱,但是川乌与草乌这三种生物碱的含量有不同,川乌中乌头碱的质量分数是0.010%~0.020%,草乌中乌头碱的质量分数是0.008%~0.013%;川乌中新乌头碱的质量分数是0.021%~0.139%,草乌中新乌头碱的质量分数是0.013%~0.194%;川乌中次乌头碱的质量分数是0.029%~0.191%,草乌中次乌头碱的质量分数是0.033%~0.156%[5]。在化合物数量上,川乌与草乌亦有差别,川乌的化学成分主要是C-19二萜类生物碱,还有少量C-20二萜生物碱。有研究[6]已经从川乌中分离出90余种C-19二萜型生物碱,按照取代基分为单酯型生物碱、双酯型生物碱以及脂型生物碱,川乌中的C-20生物碱多具有环外双键结构,目前已经从川乌中分离出22种C-19二萜型生物碱;除了二萜类生物碱外,川乌中的非二萜类生物碱主要有吡咯类、季铵盐类以及阿朴啡类等成分,有研究[7]从川乌中新分离出一种吡咯类生物碱,并确定该成分的结构。此外,川乌中还具有黄酮类成分、皂苷类成分以及神经酰胺类成分等。草乌中生物碱主要为双酯型生物碱,主要成分是滇乌碱、黄草乌碱丙等,有研究[8]从草乌中分离出14-苯甲酰乌头原碱、10-羟基乌头碱、尼奥宁等。

2.2 川乌与草乌的药理作用研究进展川乌与草乌均具有抵抗寒冷、抗炎、止痛、改善血液循环、保护心肌、强心、抗休克、抗肿瘤等药理作用,在药效作用强度上,草乌性热于川乌,在除痹止痛、祛风寒湿等药效上强于川乌;在临床上,草乌属于一线麻醉药,川乌则不是;在抗炎作用上,川乌抗炎作用更明显。有研究发现[9],川乌中所含的川乌总碱可以显著抑制组胺、5-HT所致大鼠的足肿胀,抑制巴豆油所致肉芽囊肿的渗出与增生,还能抑制前列腺素E合成以及白细胞游走;以及可以明显抑制佐剂关节炎等免疫性炎症。川乌中的乌头碱类化学成分可以抑制急性炎症模型。草乌可以促进蛋清导致的大鼠足水肿表现的消退,抑制巴豆引起小鼠耳肿胀。在抗炎作用机制的研究上,王浩等[10]通过动物实验法探究了乌头注射液治疗骨性关节炎的作用机理,研究发现乌头注射液对骨性关节炎的软骨组织改变具有保护作用。在强心作用上,大剂量川乌可引起离体蛙心出现心律失常,甚至抑制心脏;川乌煎剂对麻醉犬的血压产生迅速短暂的降低作用;草乌中的乌头总碱可以提高肾上腺素对心肌产生的药理作用。在镇痛作用上,川乌中的乌头碱型生物碱具有显著镇痛作用,川乌外用对周围神经末梢具有麻痹作用。川乌中的乌头碱、新乌头碱、次乌头碱、滇乌头碱以及丽江乌头碱等具有明显镇痛作用。草乌的镇痛作用与川乌类似。在其他药理作用上,川乌具有降血糖、抗肿瘤、影响中枢神经系统等其他药理作用;草乌具有抗组胺以及局部麻醉等药理作用。袁晓航等[11]研究指出,川乌与草乌化学成分相似,功效相似,中毒症状表现相似,但是川乌与草乌的药理作用的侧重点有所偏差,在临床实际应用中,应进行明显区分。

2.3 川乌与草乌的毒性作用研究进展川乌、草乌的毒性作用主要表现为心血管毒性、神经系统毒性、消化系统毒性、胚胎以及生殖系统毒性等。乌头碱、次乌头碱、中乌头碱、去甲乌药碱是川乌引发心血管毒性的主要成分。有研究指出[12],乌头碱产生心脏毒性作用机理是对迷走神经产生兴奋作用,以及对心室肌产生直接作用而引发异位节律,进而形成折返激动。乌头碱对神经系统也具有毒害作用,汤春红等[13]对乌头碱的神经系统毒害作用机制进行研究,并证实了作用机理。刘强强等[14]研究发现川乌的胚胎毒性与乌头碱的含量有关,高剂量水平的乌头碱可以抑制胚胎细胞的增殖。草乌中也含有乌头碱,由此可以发现,川乌、草乌的主要成分乌头碱也是主要毒性作用成分,乌头碱毒性峻猛,在临床应用中应加强重视。患者在发生川乌、草乌中毒后,中毒反应相似,多表现为口舌发麻、四肢发麻、头晕、恶心、呕吐、腹痛、心肌严重损害、心电图异常等,中毒严重者会危及患者的生命[15]。临床实践中,川乌、草乌中毒的最有效抢救方法是血液净化。对川乌、草乌的毒性及其作用机制进行深入研究与阐述,可以更加有效地指导川乌、草乌的合理用药[16]。

3 小结

川乌、草乌来源于同科同属植物,外观性状特征比较相似,可以通过显微鉴别、理化鉴别进行区分。川乌与草乌的有效成分均是乌头碱类成分,但是化学成分的种类与数量上有不同,两者功效相似,但是药理作用有差异,且毒性作用均比较峻猛。在临床研究以及科研工作中,应对川乌、草乌的药理作用机制、毒性作用机制进行更深一步的挖掘,使这类毒性中药发挥出更大的应用价值。

猜你喜欢
形成层草乌川乌
宁海“川乌”待君来
A Preliminary Study on Legitimacy Identification Standards for Unconventional Treatment Technologies in Traditional Chinese Medicine
湿地松树木形成层恢复活动期、活动期和休眠期原始细胞超微结构变化
发现西藏
果树嫁接成活的原理与方法
制川乌、白芍配伍对大鼠海马区P-糖蛋白表达的影响
川乌覆膜打孔播种轻简栽培新技术
三种不同产地蒙药草乌炮制前后三种乌头碱含量的比较研究
不同抗生素对刺槐遗传转化受体系统的影响
内蒙古草乌中氨基酸提取工艺的研究及测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