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众生中活出真正的自我

2020-03-04 09:00王建军
中小学德育 2020年2期
关键词:赝品众生我心

王建军

美国电影《代码46》中有一句台词:“每个小孩子都很特别,于是你奇怪所有平凡的成年人到底是從哪儿来的。”的确,我们在小时候都与众不同,长大后却发现被“模式化”。正如南京大学王学富博士所说:“每一个人生下来都是原创,长着长着就成了赝品。”尤其在学校,循规滔距、整齐划一、听话顺从,已成为学生之常态。

为了做到整齐划一,家长或教师总是有意识地屏蔽孩子成长中的所谓杂音,总是以成人的视野代替孩子的视野,以成人的体验置换孩子的体验。由此,孩子们心灵或思想的背后真正“站着”什么已无从知道,但成为“赝品”的几率将成倍增大。遗憾的是,对此我们已习以为常,大众心理中至今还盛行着这样的观念:“出头的椽子先烂。”我们的文化和教育缺乏对独特的容纳、接受和培育。在如此尴尬的教育生态下,“所有平凡的成年人到底是从哪儿来的”就可想而知了。

在神奇的大自然中,一粒种子长成高大的白杨也罢,长成挺拔的青松也罢,长成矮小的灌木也罢,都是独一无二的生命风景。花鸟鱼虫没有固定的生长模式,孩子的成长也应没有统一的路径,各自展示生命的神奇与伟力就好。因此,如何让孩子做一个像模像样的自己,做一个货真价实的自己,学校、老师和家长都需要思考:哪些是需要扬弃的,哪些是需要甄别的,哪些是需要坚守的,哪些是需要放手的……

所谓独特性,就是让孩子敢于提出与众不同的见解,就是让孩子能够自我表现、自我浇灌、自我吸收、自我排毒;就是让孩子有机会我心写我口,我口说我心……真正有质量的课堂离不开多元解读,真正精彩的课堂能容得下“意外事故”和“旁逸斜出”,因为生命的成长需要尽可能丰富的养料和维生素,比如爱与宽恕、责任与坚守、个性与多元等等,让学生在和谐、民主、活泼的气氛中各抒己见,成长为独一无二的“我”,让生命展现出蓬勃活力并摇曳生姿。

哲学家米歇尔·施密特·所罗门曾说:“就是那么一些追问和思考的时刻,让你的人生不落窠臼、不循规蹈矩、不闭目塞听、不因循守旧……这样的时刻愈多,愈能拨开水藻,露出了一眼小活泉。”教育教学中,我们要多给予孩子们这样的时刻,这样的“活泉”。

给每一位孩子留下最接地气、最具个性的成长空间,让孩子在最广阔的天地间拥有最纯粹的童年;让每一个孩子都拥有独特的生长土壤,在丰富多彩的活动中展现个性化的作品,从众生中活出真正的自我,做一个最好的自己,这是孩子的幸运,也是老师、家长和教育的幸运。

(作者单位:永昌县第一小学  甘肃金昌  737200)

责任编辑   余志权

猜你喜欢
赝品众生我心
写在六合金光寺
拜佛
慈怀众生
我画我心
画错的牌局
我画我心
我画我心
我心相映
赝品
花的赝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