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镇新青年,走向更好的自己

2020-03-04 14:42邢多多郑晶心
风流一代·青春 2020年2期
关键词:宠物小镇

邢多多 郑晶心

就业观:迎着光的方向“洄游”

李诞在《脱口秀大会》上,就“逃离北上广”话题笑侃过自己的少年时光,“卖菜的车一个星期才来草原一次。”别人想吃汉堡的时候,他只想吃一棵新鲜的大白菜。所以他不能理解那些逃离大城市、追求田园牧歌的人。

京东创始人刘强东从不回避他的小镇青年身份,很多人都知道他是江苏宿迁人。这座苏北小城走出过两个“名人”,一个是刘强东,另一个是西楚霸王项羽。

韩寒在小说《他的国》里以自己的家乡为背景:“亭林镇是个很小的地方,很迷你——反正就是迷你,不能迷我,所以当地的有为青年都去了大城市里,剩下的都是阿猫阿狗们,不大气,不成大气候。”他对亭林镇感情复杂,2017年上映的电影《乘风破浪》也是以1998年的亭林镇为故事背景地;他创立的亭东影业,尽管地图标注在上海外环内,起点却是在韩寒的老家亭林镇亭东村。

70后、80后的小镇青年,立志往大城市走,当下的小镇新青年,为何要“回头”?

经济快速发展,城镇化进程加速,移动互联网创新变革,线上娱乐方式日益丰富……让不同线级城市之间的差距不断缩小,物理和心理上的壁垒逐渐消失。《2019小镇新青年研究报告》发现,源于就读大学和找工作等原因,高达63%的小镇新青年曾经在一、二线城市长期生活。随着政策持续向好、宜居性稳步提升,家乡吸引着更多青年回归。

“随着移动互联网的发展,小镇涌现了很多新职业,无意间就为我打开了致富之门。”李云兰出生在1992年,曾前往重庆读书,在那里生活了四年。2014年毕业后,舍友几乎都选择留在当地发展,她却为了爱情,毅然决然回到老家江苏省南通市如东县,和异地恋四年的男友迅速步入婚姻。

回小镇后,李云兰在一家私立学校当老师,待遇不高,还经常加班。2017年年初,她又迎来了儿子,经济负担加重,她瞄准了微商。利用小镇熟人的圈子好办事,刚开始做的是护肤品零售,2018年年初,李云兰加入了“粉象”,在这个平台上,她可以直接对接淘宝客户,再推荐各种优惠活动给朋友购买,从中赚取佣金。短短两年,她就从刚开始的月入几十到几百元,再到现在的几千乃至上万元,“这是我在大城市不敢想象的收入。”

2016年,国家开始全面打造特色小镇,这些冉冉升起的小镇,机会更多、前景更广,吸引着不少在一、二线城市打拼的青年“洄游”到了自己的出生地。

目前,住建部已发布第一批、第二批特色小镇名单。据统计,目前江苏省内各市特色小镇合计56个,其中首批创建名单共25个小镇,第二批创建名单共31个小镇。江苏省特色小镇类型包括高端制造小镇、新一代信息技术小镇、创意创业小镇、健康养老小镇、现代农业小镇、历史经典小镇。2009年,栖霞区在原南京金陵制扇厂的基础上成立了南京金陵折扇工艺研究所,倪世金担任所长。寻找制扇艺人、研习工艺、建厂制作,短短两年时间,研究所就恢复了金陵折扇的全套制作流程,并生产了红木折扇等一批代表性作品。2008年金陵折扇被列入了南京市首批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第二年又被列为江苏省非物质文化遗产项目。栖霞镇也因是金陵折扇、栖霞龙舞、栖霞石磨、南京金箔等非物质文化遗产承载地而成为非遗文创小镇。

小雪1989年出生于栖霞镇,在南京市区读的大专学校,毕业后就在南京市区工作。得知这一消息后,她迅速加入了进来,成为最年轻的制扇艺人。

在南京金陵折扇工艺研究所的小雪,已经开始学习制作折扇第四道工序。第一道是选料、造型,第二道是断料,第三道是劈篾、选配成扇坯,第四道是制成扇骨粗样,第五道是打磨,第六道是髹漆、镶嵌或雕刻,第七道是烫钉……这并不是一件容易事,比如第三道工序,很多老师傅干了一辈子,还会被刀割破手。但小雪却学得很有劲,不怕吃这份苦,反而拥有满满的成就感。

创业观:我的生活我做主

谢燮1990年出生于镇江句容市,从小就热爱美术,2008年考入南京艺术学院设计学院,2012年考研,毕业后留在南京一家设计公司,月工资5000元。当时她住在市区,每月交着1500元的房租,吃饭几乎全靠外卖,收入始终达不到自己的预期。

这时,句容市也发生着变化,短短几年,小城的交通更便捷了,大家的生活也越来越好,追求艺术的人多了,乐器店越来越多,教绘画的机构也开始兴起了。每次回家,谢燮都要骑着电瓶车在市区好好转一圈。

2015年,谢燮选择回到句容,开办了“谢燮艺创美术培训工作室”。经过几年的打拼,谢燮所带生源已经超过300人,月收入高达两万元。这个曾经在都市街头“找不到方向”的年轻人,在故乡的小镇上,找到了自己的春天。谢燮说:“生活慢下来了,就可以利用闲暇时间去做更多有意义的事情,去大城市看画展、听歌剧,精神发展没有滞后,反而从大城市加班加点的枷锁中提前解脱出来。”

小镇新青年也在重塑小镇面貌,他们见证了手机的演变、互联网的普及和信息通讯的迭代。和上一代人不同,他们搭上了名为信息革命的高速列车。Mob研究院数据显示,2019年3月我国下沉市场互联网用户占比达到52.9%,同比上一年提升4.2%,占比首次超过一、二线城市。信息平权正在瓦解城镇之间的壁垒。如今的下沉市场在审美及吃穿用住各方面都呈现出与一、二线城市看齐的趋势。

互联网打造的线上娱乐方式日益丰富,快手、抖音等视频直播平台为小镇新青年打开了下沉市场的新商機。除了常见的餐饮、美容美发等行业外,小镇新青年也将目光扩散到演艺、在线养殖、烘焙、导演、音乐人等领域,“我的生活我做主”成为了显著的创业特点。

2018年6月16日晚上7点半,河北省黄骅市南海公园,演唱会如期举行。吉他手张功振和主唱王辉、贝斯手滕林江陆续登台演出。他们这次的演出主题是“怀念家驹复刻Beyond1991年”演唱会,一共21首歌。

这场演唱会,张功振和队员们等了快两年。演出前,每个人都准备了演出服装,全部来自淘宝网,上衣、裤子、鞋全套共花了150元。

当晚,演出广场上聚满了人。滕林江说:“黄家驹的铁杆歌迷估计来了有三千人左右,再加上当地市民,一共有五六千人不止。”当演唱《真的爱你》时,前排的观众挥舞着双手跟着一起唱,仿佛回到了1991年Beyond的演出现场。

一首歌曲演唱完后,一名歌迷上台给张功振献花,张功振腼腆地给这个女孩鞠了一躬。一名从几十公里以外的沧州市区赶来的歌迷说:“这么多年以来,只有明星来开演唱会时才有这么多人来看,黄骅市本土乐队的演出能来这么多人,还从来没有过。”

倒推20年,在小镇玩摇滚,会被视为“不务正业”,可能连媳妇儿都找不着。但随着经济的发展,小镇上的人们开始停下匆匆的脚步,有工夫听听歌,看看演出,给了像张功振一样追随梦想的小镇新青年一个不算狭窄的出口。

葛俊峰从小学画,在小学时就崭露头角,获得过江苏省沙画大赛一等奖的荣誉。此后,他在美术和设计方面一直获奖不断。他考上扬州大学艺术设计系皮具与服饰设计专业后,年年获得扬州大学一等奖奖学金和朱敬文奖学金,2009年还获得过国家教育部颁发的国家奖学金,这一年他的童鞋设计获得了全国一等奖。2010年毕业后,葛俊峰去了南方,先后在福建石狮富贵鸟集团、香港Anywalk、厦门乔丹体育股份有限公司担任设计师一职,从事鞋类设计工作。

在厦门工作闲暇,他喜欢逛一些有格调的花店和水族馆,偶然一次惊喜地发现了鱼缸造景,这种迷你的生态小世界比一个大缸里养几条大鱼游来游去雅致多了。葛俊峰被深深吸引,从此就白天上班,下班钻研这些知识,虽然很累,但收获很大。久而久之,他就萌发了创办一个属于自己的造景工作室的想法。2012年,他回到家乡江苏东台创办了“水云涧”。

刚开始,小镇上的人对他的水景不了解,都以为要大房子才可以放置水景,可是后来见到他设计的迷你水景缸,在晶莹剔透的小玻璃缸里,有山有水有绿苔,还有一个小人偶在其中作游泳状,立刻心动了,很快就把办公桌上的那盆绿萝换成了迷你水景缸。回小镇创业的葛俊峰,觉得小镇的消费观一直在被改变:“小镇之前没有这方面的消费意识,是因为人们不知道有这样的产品。真正的好产品能让人们愿意掏钱,是因为首先打动了他们的心。”为此,他在商场里设置了一处无人售货展示区。后来常常出现的现象是,商场里其他柜台前门可罗雀,但他的水景展示区里却人挤人。

河北省社科院社会所研究员周伟文分析,随着受教育水平的整体提高,小镇新青年有了更明确的奋斗目标和精神追求,具有更强的独立意识和开拓精神。与上一代进入城市的小镇青年相比,他们往往更相信自己的判断和选择,也更注重精神世界是否得到了足够的安抚。

婚恋观:宁缺毋滥,不将就

今年35岁的朱航荣出生在句容市城郊的环城乡,这里离华阳镇只有几里路,父母主要靠种植蔬菜、卖蔬菜为生,家里经济条件不是很好。2000年,他考取了镇江师专,后并入江苏大学,度过了四年城里生活。虽然当时念的是本科,但是他毕业后不想去外面闯荡,最终回到华阳镇当了一名老师。

刚工作那会,朱航荣被分配到句容的“北极”——下蜀镇工作,从家到学校,中巴车开开停停,沿途乘客上上下下,单程都要花上两个多小时。朱航荣爱书,但是镇上连一个像样的图书馆都看不到,内心难免失落。

现在,小镇车多了,环境也越来越好了,各类生活超市更是层出不穷,他也从下蜀镇回到了华阳镇,买了房和车,有了自己的小家,在镇上教初中。

“小镇有山有水,生活节奏舒缓。刚工作时,我嫌它闭塞,没有活力,但有了一些阅历后,发现这样的生活挺好的。”朱航荣说。

刚回小镇时,朱航荣最大的困难是找对象。高不成低不就,毕业已经25岁,在单位工作几年就往30岁奔了,找对象一年比一年难。受农村传统观念的影响,朱航荣一直在相亲。在父母的帮扶下,他很快在县城买了房子,相亲的第一前提具备了。

尽管小镇新青年们也顶着和大城市青年同样的压力,但他们中的30%已经实现了经济独立,过上了有房有车的“成年人生活”。父母的支援,再加上比起一、二线城市较低的房价,让小镇青年在“刚需”领域成了“走在前面的那一波儿人”。

小镇新青年期望通过自己的社交圈邂逅美好的爱情,但朱航荣自身的社交圈子比较狭窄,兜兜转转两年,才结识了现在的妻子。妻子说,当时最吸引她的地方,是朱航荣会写文章,并且在小镇刊物上发表了很多,而她自己也喜欢写作,才同意了这门婚姻。

新的婚姻观念开始影响小镇新青年,他们认为与相爱的人相处才是婚姻的真谛,对于父母的催促并不太在意,这一倾向在女青年中更明显。

“感情要有,仪式感也要有。爱情对于我们这些小镇新青年来说,同样也是宁缺毋滥,不将就。”陈瑞宏今年26岁,在安徽六安城关镇从事电子设备制造工作。在婚恋问题上,他也面临着父母催促以及周围环境带来的极大压力。“和大城市不同,26岁没结婚的单身人士随处可见,但是在小镇上,我这样的已经是‘剩男了。”但他又与上一辈的小镇青年不一样,“我很难接受传统观念上的尴尬相亲,我认为只有尊重了爱情,才有美满的婚姻。”

2017年,为了让单身的小镇青年更好地找到自己的另一半,陈瑞宏建立了一个名为“在水一方”的微信交友群。依托线上平台,他很快召集了很多小镇上的单身男女,并组织开展了一系列线下交友活动。小镇不大,但是陈瑞宏安排的相亲地点却很多,可以在公司的会议室、食堂等场地较大的場所,也可以租赁一处人流量大的室内场所或者郊外草坪。活动前,他还会大开脑洞准备各种“破冰”游戏。

“对每一位来参加的青年,我都会明确告知活动的目的,最重要的就是让他们体验交友的快乐。”陈瑞宏举办第一场线下交友活动时,就促成了一对新人。

除此之外,比起依靠社交网络、熟人介绍等常见的相亲模式,小镇新青年更会利用职业与环境上的优势,依托短视频等媒介,为自己创造相恋的机会。比如红极一时的90后“养猪小妹”与90后“养猪小哥”,就是通过快手直播结识,并于2019年10月举办了婚礼。

“因为我自己是‘养猪小妹嘛,看到这个‘养猪小哥人长得蛮帅气的,正好碰上他直播,我想跟他说上话,不断在直播间给他刷礼物。当时花了六七百元,心都在滴血,但我就想引起他的注意,后来还真要到了他的微信。”90后“养猪小妹”肖芳說。

不难看出,今天的小镇青年大多面临着婚恋难题,但是网络、职业、兴趣等因素为他们提供了更多婚恋的选择,比起被工作和生活压力圈住的一、二线城市的“社畜青年”,小镇青年追随内心的恋爱旅程,散发着更高级的艺术气息。

消费观:“五养青年”花钱不含糊

2019年11月6日,天猫国际与德勤、阿里研究院联合发布的《中国进口消费市场研究报告》显示,预计2020年,中国跨境消费用户将超过2亿人。在新增的跨境消费用户中,三至五线城市和县域地区用户占全国用户数的45%,其中县域地区跨境电商用户数占比达23%。县域地区“海淘”用户人均消费金额,由2014年的395元增至2018年的465元,与一线城市的727元、二线城市的540元差距缩小。考拉海购的数据也显示,小镇青年“海淘”用户消费额平均年增速58.3%,是一、二线城市的两倍,消费实力不输一、二线城市。

消费升级已成为众多小镇里的主题。随着“海淘”之风的盛行,小镇青年对“海淘”商品的需求也水涨船高,成为“海淘”商品消费的主力军。

大城市的风潮在小镇有另一种呈现:养颜、养娃、养发、养生、养宠,新一代“五养青年”正在崛起。小镇青年年纪轻轻,便猫狗双全。2019年考拉海购“双11”预售数据显示,小镇青年宠物消费额比去年同期翻了2.4倍,其中90后消费占比36.5%,95后则贡献了26.7%的销售额。宋雨看到这样一个数据,觉得自己当初的选择对了。

85后的宋雨性格开朗率直,她大学学的是南京农业大学动物医学专业,毕业之后就在南京开了一家宠物店。因为喜欢小动物,她经常关注宠物类的节目,有一次在电视上看到国外有一档“狗狗敏捷比赛”节目,觉得很有意思,便研究起来,从而了解到宠物行为矫正师这个新职业。

宋雨在入门时遇到了挺多难题。“宠物犬天性爱跑跳、精力旺盛,矫正前,首先要了解当前存在的问题,再把它与生俱来的精力和本能转移到正面意义的行为上。”当时没有指导老师,宋雨主要靠自学,再拿宠物店的狗狗不断练习。

2014年,积累了几年经验后,考虑到狗狗训练场地的大小,宋雨想换一个地方。当时南京城区不仅宠物店随处可见,宠物行为矫正师及相关考级、培训机构也在一、二线大城市频繁出现。但三、四线城市的“铲屎官”正在兴起,对这个新职业的需求度会更高,宋雨回到了家乡句容市,租了几间房子,成立了一家宠物培训中心。

回小城后,宋雨的生活明显慢了下来,她开始仔细关注大家的生活,结果发现,这里喜欢养宠物的青年一点都不比一、二线城市少。有哈士奇、萨摩耶、边牧等运动型犬种,也有性格比较温柔的柯基、巴哥犬,以及身材娇小的雪纳瑞、约克夏等。除了青年人外,在小城的空巢老人几乎家家都有宠物相伴。

刚开始,对于宋雨的职业,大部分人不太了解,小店的生意一度很冷清,偶尔有人进来,也只是好奇地问一下:“宠物训练师是做什么的?”宋雨解释:“就像篮球队里面教我们怎么运球、投篮的教练。”他们听完直摇头,说:“我们养狗这么多年,没听说还要请人训练的。”长达一年时间,宋雨的店几乎都处于亏损状态。

为了融入大家的生活,宋雨改做传统的宠物店,外加宠物寄养式训练项目,但这又跟其他宠物寄养不一样,除了照顾狗的吃喝拉撒之外,她还会尽量去调整一些有问题的狗狗行为。一段时间过后,这些狗的主人们很惊讶,狗狗竟然变乖了。除此之外,宋雨还经常举办线下的各种宠物比赛活动,和很多养宠物的大叔、大妈“打成了一片”。

刚回句容市时,宋雨很失落,赚钱不多,朋友也都不在身边。但是通过宠物,她渐渐认识了越来越多的本地养宠青年,也让他们了解、关注到了宠物行为矫正师这个新职业。95后男孩黄俊豪就是一位爱宠人,自从和宋雨结识后,他就爱上了这个职业,最近前往上海参加培训,学习专业的宠物矫正行为课程。

宋雨的小店也从2017年开始盈利,现在每月收入能达到上万元。

“宠物对小城来说,代表着什么?温暖。”宋雨说,这是她这几年最大的感受,也是她始终要为小城带去的东西。

猜你喜欢
宠物小镇
什么也没有小镇(4)
什么也没有小镇(3)
什么也没有小镇(1)
小镇小镇真热闹
宠物
抬起脚来
我们的宠物
养宠物
穿毛衣的小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