海绵城市建设理念下市政道路设计要点分析

2020-03-05 07:23关欣婷
工程建设与设计 2020年22期
关键词:植草积水储存

关欣婷

(南宁市城乡规划设计研究院,南宁530002)

1 引言

随着我国经济的飞速发展,我国城市的数量和规模在不断扩大,因此,市政道路的建设面积也随之不断增加。传统的城市市政道路排涝能力低,一旦城市出现短时间暴雨,无法及时排除路面上的积水,往往造成市区出现洪涝灾害,这为人们的日常出行活动带来了不必要的麻烦,还严重影响人们的出行和生命安全。因此,为了能够有效地解决城市积水问题,人们引入了海绵城市建设的重要理念。海绵城市建设通过对雨水的渗透和吸收,能有效地缓解城市排水系统的泄洪压力及城市洪涝问题。

2 海绵城市建设的基本概念

海绵城市建设能够渗透并吸收大量的水分将其进行储存,一旦蓄水达到饱和度还能够输送到其他地区使用。在市政道路建设中,加入吸水性能良好的材料作为海绵体[1]。在集中降雨或积水出现时,这块海绵式地块能够快速渗透吸收多余的积水,将其进行合理的储存。一旦城市出现缺水的问题,则可以在最短的时间内将其输送到需要的地区,将蓄存的水释放并加以利用,实现雨水在城市中的自由迁移,从而形成一个全新的生态系统。由此可知,将海绵城市“自然渗透”“自然积存”“自然净化”的发展理念应用于城市建设的各个环节当中,加强各个部门之间的协调配合,能够实现城市生态建设的可持续发展。

3 海绵城市建设理念下市政道路建设的重要性

市政道路是城市建设过程中的重要内容。伴随着城市化进程的不断加快,路面硬化面积不断增加,约占城市建设用地面积的15%~25%。因此,道路路面的积水问题是目前市政道路建设的首要问题。在雨季、台风季,南宁市经常出现短时集中强降雨,城市排水系统无法有效应对,路面产生严重积水,对人们的日常出行活动产生了严重影响。然而海绵城市建设理念的提出,能够有效地解决路面大量积水的问题。利用一些吸水材料和储水设施,将多余的水资源进行储存和输送,不仅能够延长市政道路的使用寿命,同时也促进了城市的建设和发展[2]。

4 海绵城市建设理念下市政道路设计的主要内容和重点措施

4.1 道路断面的设计

通常情况下,市政道路在长时间的使用过程中,路面会出现大量的裂痕,这是重车累计荷载造成的,所以在处理这些路面断裂问题时,需要在设计中充分满足车辆行驶的最大承载力,同时还需要考虑路面长时间积水,会通过裂缝对路基路面造成损坏这一重要因素。因此,应结合道路功能、竖向和景观要求,合理组合,优化布局道路断面。例如,将道路行道树树池设计成为生态树池,树池内种植土下凹,部分雨水可引入树池内,便于雨水向树池汇集渗透,使得路面的积水能够得到储存;防止雨水径流下渗对道路路面及路基的强度和稳定性造成破坏;通过就近收集道路径流作为路侧绿化带的补充水源。这样既有利于修复城市生态系统,还能美化环境,提升综合城市生态效益。

4.2 道路路面材料的选择

在城市市政道路路面的材料选择方面,尽量去选择渗透能力相对较好的材料,例如,比较常见的透水沥青、透水混凝土以及透水碎石层等,这些材料不仅具有良好的渗透性能,并且具有较好的承载能力,这样就能够满足正常车辆的行使需求,同时一旦路面出现积水问题能够及时地进行疏通。这就完全符合了海绵城市的重要发展理念,从而有效提升城市的发展建设水平,并且对周围的生态环境也有了一定的改善。例如,在路面结构中,将透水沥青、透水混凝土和透水碎石层从上到下逐层铺设,透水沥青位于最上层,透水混凝土位于中层,透水碎石层则位于基层,这样路面多余的积水就能够通过这3种材料渗透到地下。透水铺装设计应满足国家有关标准规范的要求。在以往的道路建设中,大多数利用的都是碎砂,虽然也具有良好的渗透功能,但是无法承载路面所带来的巨大压力,因此,不宜采取。通过透水材料将路面积水向地下进行渗透,表现出优秀的渗水、抗压、耐磨、防滑、环保美观多彩、舒适易维护和吸音减噪等特点,成了“会呼吸”的路面,也有效缓解了城市热岛效应,让城市路面不再发热,同时城市的水资源能够得到有效补充,对于城市的可持续发展建设具有重要意义。

4.3 生态带的建设

城市道路两侧通常都设有绿化带,这样不仅能够起到净化空气的作用,还可以美化城市的环境。城市绿化带的设置应当是这样的:在土壤的上层尽量放置一些适合植被生长的泥土,有利于水资源的渗透;在中层适当放置一些石头,提高植被承载能力;在最下层增设输水的管道。采取这样的模式有利于水资源的储存和疏通。

4.4 植草沟的建设

在城市道路范围内的中央分隔带或机非分隔带、道路周边绿地宜建设植草沟,作为雨水塘、人工湿地及生物滞留设施。植草沟的建设在选择种植植物的时候,首先,要考虑是当地的植被,这样就能够更好地适应当地的气候条件,对于路面积水问题也有着一定的免疫作用,最为重要的是能够大量地吸收和储存水资源;其次,可以将多种植被进行组合式种植,不但能够为城市提供良好的环境,并且完全符合城市的发展观念。植草沟的建设具有多种多样的功能,例如,一旦地下水资源的储存达到饱和,则可以通过这些植物将水资源输送到其他地区,尽可能汇集到一些没有达到饱和的地区。

4.5 下沉式绿地的建设

通常情况下,下沉式的绿地建设就是充分利用低于周边城市建筑的公共绿地作为收集和储存雨水的处理设施。具体做法是,在绿地种植土的下方埋入大量的高分子集成网络块,设置储水装置,从而形成一个天然的水箱或做成雨水花园。这种下沉式的绿地大多建设在广场和室外停车场,同时位于市政道路红线外侧。如果路面产生积水,则可以快速地将水源进行吸收和储存。一旦储水量到达饱和,可以利用地下排水管线分流和输送多余的水量,从而达到疏导积水的目的[3]。

5 结语

总而言之,随着社会经济的不断增长,人们对于生活水平的追求也变得越来越高。在城市市政道路建设的过程中,必须充分满足人们日常出行的基本需求,更要处理好在特殊天气环境下市政道路中存在的问题,为人们的出行方便提供重要保障,这在一定程度上也充分体现了城市发展的主要趋势和方向。海绵城市建设就能够有效地解决极端天气时市政道路路面的积水问题。国家相关部门为海绵城市建设提供了重要的指导意见和依据,并且还提供了大量的技术参数和指标。在海绵城市建设理念运用于城市市政道路的建设过程中,往往会涉及各种职能部门,这就需要多个部门进行协调和配合,积极响应落实国家的相关政策,进一步改善城市道路建设和环境,为了城市的健康和生态环境的可持续性发展奠定良好的基础。

猜你喜欢
植草积水储存
原来是输卵管积水惹的祸
冬季养羊这样储存草料
生态植草沟对降雨径流污染物去除率试验分析
小熊当当玩积水
原来是输卵管积水惹的祸
安防云储存时代已来
精液长时间冷冻储存与冷冻复苏率的相关性研究
大决心
堤防植草现状与管理问题分析
十六岁去表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