阳关保护区渥洼池湿地繁殖鸟类调查

2020-03-05 18:25麻守仕
甘肃林业科技 2020年4期
关键词:样带幼鸟阳关

麻守仕

(甘肃敦煌阳关国家级自然保护区管理局,甘肃 敦煌 736200)

水鸟是湿地生态系统中的重要组成部分,弄清楚一个区域的水鸟资源状况,对于当地自然资源管理具有重要意义[1]。阳关自然保护区成立于1992 年。2009 年9 月,经国务院批准晋升为国家级自然保护区,属湿地和候鸟类型的自然保护区。据首次科考,阳关保护区共有鸟类87 种,隶属13 目,30 科。其中繁殖鸟(包括夏候鸟和留鸟)60 种,具有显著优势,构成保护区鸟类区系的主体。为全面了解阳关保护区湿地水域夏季繁殖候鸟情况,配合重点候鸟保护科研监测项目实施,2020 年3 月至2020 年7 月中旬对阳关保护区内渥洼池湿地繁殖鸟状况进行了调查,基本摸清其分布和种群数量状况。

1 保护地概况

甘肃阳关国家级自然保护区位于敦煌市西南,93°53′~94°17′E、39°39′~40°05′N,总面积8.8 万hm2。区域内丰富的湿地和林草资源,为长途迁徙的候鸟提供了必要的营养补给,是鸟类“中亚迁徙路线”上不可或缺的休息驿站[2]。野外监控显示,过境候鸟数量和种类呈逐年增多趋势,候鸟种类从87 种增加到130 多种,其中国家Ⅰ级保护鸟类有黑鹳Ciconia nigra、大鸨Otis tarda、小鸨Tetrax tetrax、黑颈鹤Grus nigricollis、白尾海雕Haliaeetus albicilla、玉带海雕H.leucoryphus 等6 种,国家Ⅱ级保护鸟类有大天鹅Cygnus cygnus、红隼Falco tinnunculus、蓑羽鹤Anthropoides virgo、白琵鹭Platalea leucorodia 等30 多种[3]。

2 调查方法

调查采用固定样带法和样点法相结合的方法进行。监测设备包括单筒高倍望远镜、双筒高倍望远镜、单反数码相机、长焦镜头、红外相机等。

2.1 样带监测

调查区内设置监测样带5 条。每条样带相对独立,样带宽、长根据监测对象确定,样带之间距离≥300 m。

监测时间上午9~12 时或下午16~19 时,雨天和风沙天气除外。监测人员伪装后沿样带匀速行走,必要时使用橡皮监测船,边走边聆听并用望远镜观察,及时拍摄照片用以确定鸟类种类、数量和活动情况。每条样带间隔9 d 做重复监测1 次。

2.2 样点监测

水鸟繁殖期主要活动地点设置样点7 个,各监测点连续设置,安装红外线相机,监测点之间距离≥300 m[4]。

上午11 时监测人员到达样点伪装静等10 min,观察记录,雨天和风沙天气除外。每个样点观察时间≥30 min。及时记录、拍照观察到的水鸟状况。每个样点间隔9 d 重复监测1 次。

3 调查结果

调查共统计到繁殖鸟6 目10 科18 种,总数1 000 多只。其中鸭科种类多而且数量较大,凤头Podiceps cristatus 数量也较大,并且首次观察到凤头表演行为。

1)雁形目

灰雁Anser anser 8 只,每窝幼鸟4~5 只;赤麻鸭Tadorna ferruginea、绿头鸭Anas platyrhynchos、赤嘴潜鸭Netta rufina,共200 余只,每窝孵幼鸟≤10 只;调查发现1 窝赤嘴潜鸭幼鸟15 只,1 窝幼鸟13 只,具体原因还有待进一步调查。

3)鹤形目

白骨顶鸡Fulica atra 30 余只,每窝幼鸟≤10只。白骨顶鸡生性胆小,不会像其它水鸟,在幼鸟体格还没有健壮之前就把它们带出来游泳觅食。

4)鸻形目

黑翅长脚鹬Himantopus mexicanus 200 余只,每窝幼鸟3~4 只;红脚鹬Tringa totanus 6 只,每窝幼鸟3~5 只;环颈鸻Charadrius alexandrinus、金眶鸻Charadrius dubius 共38 只,每窝幼鸟3~5只;须浮鸥Chlidonias hybrida 10 只,每窝幼鸟2~5 只。

5)雀形目

理氏鹨Anthus richardi、水鹨Anthus spinoletta、黄头鹡鸰Motacilla citreola、白鹡鸰Motacilla alba、黄鹡鸰Motacilla flava、灰鹡鸰Motacilla cinerea 共160 只。每窝幼鸟3~5 只。

6)鹳形目

黑鹳Ciconia nigra 4 只,国家Ⅰ级重点保护野生动物,其繁殖地点位于党河水库东南河沟崖壁上,距离渥洼池湿地很近;小苇鳽Ixobrychus minutus 2 只,每窝幼鸟4~8 只。

调查结果显示,阳关保护区渥洼池湿地水域候鸟群落比较丰富,反映了这片湿地水域生态环境质量良好,鸟类食物充足,既是夏季繁殖水鸟的理想栖息地,也是其他候鸟的迁徙驿站。保护区内水鸟生境无人为干扰因素存在。凤头繁殖栖息地集中在渥洼池水域东边芦苇荡,鸭科繁殖栖息地集中在渥洼池东南侧苇荡、清退鱼池、圆湖子坝东北侧红柳林地附近,黑翅长脚鹬繁殖栖息地集中渥洼池西南水边、圆湖子坝东边沙生芦苇地带。但在保护区外围的湿地绿洲,由于放牧、养鱼等人为因素还存在,对夏季繁殖水鸟和其他候鸟的栖息地造成影响。

4 保护建议

1)恢复破碎化鸟类栖息

栖息地是候鸟繁衍生息以及生活补给的必要场所。本次调查发现,面积约100 hm2北圆湖子坝为季节性湿地,东北侧在保护区内部,西南侧在保护区外围。从5 月下旬开始,圆湖子坝的蓄水开始浇灌农田,圆湖子坝的林地和湿地逐渐裸露。这片浅水湿地就成为黑鹳、赤麻鸭、黑翅长脚鹬等水鸟哺育雏鸟的好地方,但当地村民也会前来放牧。人为干扰直接撕碎了鸟类的栖息地。保护区要通过当地政府和村民协商达成共识,尽快恢复破碎化鸟类栖息地,维护鸟类栖息地生境类型的多样性,为鸟类提供和谐的生存繁衍环境。

2)禁止渥洼池水域捕鱼

渥洼池水域面临的问题:东侧水域在保护区,西侧水域在保护区外围,水面由当地水管所管理。渥洼池水域鱼类资源比较丰富,围网捕鱼现象时有发生。调查中还发现,部分临管人员厌恶凤头等以鱼类为食的水鸟,甚至以水鸟吃鱼为由乱加驱赶。保护区要和水管所紧密协调,严禁渥洼池水域的捕鱼行为,着力维护水鸟类活动场所和湿地栖息繁殖地的安全。

3)提高社区共管水平

社区共管是提高自然资源保护的有效途径。保护区要从宣传教育入手,联合阳关镇政府、水管所以及村社成立生态资源共管小分队,通过小分队入村入户的走访,不断改善与周边群众的关系,强化对渥洼池水域湿地的日常协管。还要通过聘请志愿者开展志愿服务活动,吸引更多社区村民参与到爱鸟、护鸟的行动中来,坚决杜绝捕杀鸟类资源的不文明行为。

猜你喜欢
样带幼鸟阳关
大围山蕨类多样性及生境因子对干扰的响应
植被修复初期对贵州高原喀斯特湿地湖滨带碳元素的影响
遥望阳关
阳关:虚实印象
鸟类救助指南
灰头绿啄木鸟幼鸟这样离巢
城市绿化植物群落结构分布格局与多样性分析
卢氏县朱阳关镇杜店村
西出阳关
彭泽救助3只领角鸮幼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