猪瘟、猪丹毒与猪肺疫的鉴别和治疗

2020-03-07 08:52王子杰
国外畜牧学(猪与禽) 2020年7期
关键词:猪丹毒食欲猪群

王子杰

(甘肃省靖远县石门畜牧兽医工作站,甘肃 白银 730600)

1 猪瘟

猪瘟最早于1885年在美国暴发,此后迅速扩散至各个国家和地区,中国部分地区的生猪也受到感染。猪瘟传染性较高,特征病变以内脏器官严重出血为主,死亡率较高,但该病不会感染人[1],只感染猪,不受季节和温度影响,各个季节都易发生。该病的感染源主要为病猪分泌物、病死猪的尸体以及内脏器官等,接触后主要感染猪消化道。

1.1 临床症状

猪瘟的潜伏期为1周,临床上可分为温和型、慢性型、急性型和最急性型四种,其中急性型猪瘟的病情最严重,最急性型猪瘟发生时通常无相关症状,直接死亡,急性型猪瘟的临床症状较多,包括弓背、走路颤颠、食欲不振和呕吐等,发病初期主要表现为肠道消化不畅,长时间便秘和腹泻,身体的各个部位出血;慢性型猪瘟的病猪体温变化较大、食欲降低、贫血和身材瘦弱等,临床症状主要为肠炎和全身广泛性出血,病程持续时间短;温和型猪瘟多发于仔猪,症状不明显,皮肤或有淤血,身材非常瘦弱,虽有少数病猪存活下来,但严重影响之后的发育。

1.2 检测与治疗

治疗猪瘟的关键在于检测,根据猪瘟的临床特征对其进行诊断和检测是必不可少的环节。可以利用病毒抗原检测、感染性病毒检测和RT-PRC方法进行猪瘟病毒基因组检测以及抗体检测。对于从未发生过猪瘟的国家和地区,不采用疫苗免疫方法,而是通过清除身体状况可疑的猪群来降低感染风险。

2 猪丹毒

猪丹毒是由猪丹毒丝菌引发的一种传染性疾病。猪丹毒丝菌的感染对象和猪瘟不同,不仅感染猪,还可以感染人。猪丹毒盛行于气温较高的湿润季节。致病因素包括:猪舍内环境差,湿度高;用湿料饲喂仔猪,扩大病原传播和繁殖[2];饮水系统和环境遭到破坏,病原侵入;生猪的运输和转移使猪群类别错乱;气候变化,突发高温;猪群生产不间断,等等。

2.1 临床症状

猪丹毒的潜伏期为1 d~7 d,分为急性型、亚急性型和慢性型。其中,急性型猪丹毒是最常见的一种类型,主要特征表现为发病突然、精神萎靡、持续高烧、无食欲、结膜处充血和便秘等,仔猪的耳后根部和背部皮肤发紫,病猪的最长存活时间为 4 d,死亡率达80%左右。慢性型猪丹毒的临床症状包括关节炎和心内膜炎等;关节炎的主要特征为关节肿胀,四肢有强烈痛感,肢体僵硬;病猪的食欲无明显变化,但生长和发育受到阻碍。

2.2 治疗

对于急性型猪丹毒,发现可疑发病情况后及时治疗是关键。可选用氨苄青霉素、地塞米松和氨基比林,混匀后给病猪肌肉注射,每日注射1次,连续注射3 d,24 h内病情将得到明显缓解。此外,还可给病猪静脉注射混有乳糖和红霉素的生理盐水,采用氨基比林辅助降温。

3 猪肺疫

猪肺疫是由巴氏杆菌引起的一种传染性疾病,猪感染后咽部出现肿胀现象[3],呼吸功能受到限制。该病发病过程十分迅速,猪发病后马上死亡,是威胁养猪业的重要疾病之一。

3.1 临床症状

潜伏期为1 d~5 d,临床上可分为急性型和慢性型。急性型猪肺疫无明显症状,猪突然发病,立即死亡;若病程时间较长,病猪则表现为体温上升、无食欲、呼吸急促和咽部发红。慢性型猪肺疫分为肺炎型和胃肠炎型,症状为四肢关节肿痛,伴有腹泻、食欲减退、缺乏营养和发育受阻,大部分病猪在2周内死亡。

3.2 治疗

病猪一旦确诊应立即隔离,并对猪舍进行全面的清洁和消毒,同一猪栏的健康猪应用疫苗及时进行预防,病猪隔离治疗。可使用灭活苗、猪肺疫内蒙系弱毒苗或eo-630活苗等进行免疫,接种疫苗时严格按照说明书进行;选用猪丹毒、猪瘟和猪肺疫三联苗,接种后禁止使用其他抗菌药。在饲料中添加相关抗菌药来预防感染;降低饲养密度,以降低猪群感染疾病的风险。

4 结论

猪瘟、猪丹毒和猪肺疫是威胁养猪业的三大重要疾病,不仅会对养猪生产者造成一定经济损失,还会影响人们的健康。所以,准确鉴别这三种相似的急性传染疾病是有效诊断和防治的重要前提,发病后需及时采取有效的防治措施,以提高病猪的存活率,缩小疾病的传播范围。

参考文献:(3篇,略)

猜你喜欢
猪丹毒食欲猪群
健康猪群体系建设的主要措施
猪群咳嗽多发季 养猪人如何应对
莴笋开胃增食欲
猪丹毒的诊断与防治
猪丹毒的分析、诊断和防治措施
浅谈猪丹毒的诊断与防治措施
猪丹毒病原菌特性
肚子饿了却没食欲,原来是胃阴不足
防控猪群免疫抑制的技术措施
一切从食欲及性欲开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