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回溯传统中实现审美意向的思维转变

2020-03-07 05:16杨鑫竹
教学月刊·小学综合 2020年2期

杨鑫竹

【摘   要】小学民间美术创作应基于儿童需要的记忆模式,通过“唤醒内在审美力”“诱发深度感知力”“抒发个性创造力”“潜化丰厚鉴赏力”四个实施策略,转换学生创作思维,有效表达审美意象,提升儿童民间美术创作的能力。

【关键词】回溯传统;民间美术创作;审美意象;思维转换

意象是个体审美经验与客观实际交互融合的产物,形成以既成的思想观念反映外在环境的具象表达,为表达主体的审美情思予以个体意味的具象呈现。儿童民间美术创作是以儿童视角表达富有民间风俗趣味的艺术表现形式。《义务教育美术课程标准(2011年版)》提出:“美术课程以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为导向,弘扬优秀中华文化、追求人文性的课程特征等,充分体现儿童民间美术创作的必要价值。”因此,在儿童民间美术创作中,教师应以儿童视角,用回归传统的欣赏眼光追溯艺术创作本源,实施以儿童审美意象思维转换为基点的民间美术创作的教学策略,提升儿童民间美术创作的能力。

一、“三省”:扼制儿童民间美术创作审美意象的归因

儿童作为民间美术传承与发展的中坚力量,其重要性在基础教育中是不可忽视的。但在民间美术教学中其审美意象的抒发往往受到一定程式、技术、理念的牵绊,缺乏个性化审美意味,主要表现在三个方面。

一是直观拿来的“守成主义”思想。在传统民间美术创作中,惰性促使儿童自然而然地选择已有的审美程式,多趋同性而缺乏个性。如不及时引导和纠正,只会更加偏离审美创作的轨道,违背审美教育初衷。

二是被动灌注的“技术主义”方法。儿童在传统民间美术创作中,被动接受诸多民间美术创作方法,从而产生一批“技术流”。但这些技法单一、固定,具有总结性,与儿童身心发展规律相悖,不利于作品进行真情实感的童心化表达。

三是过度前瞻的“激进主义”模式。全球化为儿童民间美术创作带来文化交流的大环境,文化的激进与碰撞给民间美术创造带来新鲜感,使儿童将审美目光过度向前看,从而跨越自我审美情感本身,整个创作过程远离审美意象本真,缺失创作灵魂。

二、“慎思”:儿童民间美术创作中审美意象的内涵及其思维转换的价值明辨

(一)聚焦审美意象

“意象”一词源自《易传》,是客观事物与主观情感二者合一的独特境界,是客观表象的感官获取与主体内在体验交互融合的产物。审美意象深谙作者的直观情感,因而審美意象的表达是内外部结构碰撞共生的产物。民间美术创作中,创作者在意象的形成期或是塑造形象期必须要具备一定的审美冲动。可见,民间美术作品是借助意象的内外结构关系、内在情感需要和个体价值观念交织而产生的外在形态。

(二)儿童民间美术创作中审美意象思维转换的价值明辨

1.助推创作思维的自发性延伸

当代民间美术创作中,儿童表现出思维过度依赖的现象,使思维的触发范围仅限于创作技巧的选择、无个性化的表达及追求技法本身。只有通过创作过程中思维模式的转换,才能助推学生突破思维局限,大胆创作具有个性特色与审美趣味的作品。

2.成就创作方法的多样性表达

思维的多元性发散使审美意象的个性表达独具个人魅力。教师要多关注儿童自身的内部情感结构,打破创作方法程式化、死板化、技术化的桎梏,借鉴回溯传统的方式,联动创作者与观赏者的审美交互,创作出更具“话语权”的作品。

3.丰赡文化传承的延续性发展

中国民间美术作为中国传统美术的重要分支,其价值不可估量。教师要汲取精华,传承优秀民间美术元素,以儿童民间美术创作思维转换为切入点,厚积薄发,稳中求进,步步为营,丰赡传统文化延续性发展。

三、“躬行”:以儿童审美意象思维转换为基点的民间美术创作的教学策略

儿童民间美术创作中审美意象的思维转换策略是唤醒审美力、诱发感知力、抒发创造力及潜化鉴赏力的实践探索,是寻求真正适应儿童审美发展的民间美术创作程式。

(一)唤醒内在审美力,培育形式美感

东晋顾恺之在《传神论》中曾提出“以形写神”“悟对通神”的美学思想,这与西方艺术强调严谨的透视比例关系相比,更注重精神气质的抒发,以“形”“神”相融直抒胸臆。因而,在民间美术作品创作中,教师只有有效唤醒儿童的内在审美力,儿童才能创作出具有民间美术装饰趣味与形式美感的作品。

如苏少版第一册第17课《中国民间玩具》对于一年级学生来说有一定的难度。教学中,教师巧设“玩具交流会”的教学情境,让学生交流自己最喜欢的民间玩具,通过对话唤醒学生的审美意识,使其从玩具实物联系自身的审美情感,引发情感共鸣,以唤醒儿童的自发创作意识,在深刻认知民间美术的同时,表达审美意象(见图1)。

1.目的化预设创作情境,唤醒审美记忆

铺设情境是一个逐渐渗透的过程,体现为以符合学生创作要求为目的的环境营造。细微而深入的情境是决定作品创作成功的关键因素。既要贴合创作内容,又要符合学生身心需要,在充分调动儿童内在审美力的基础上,引发自觉创作的乐趣。

2.风格化归纳形式美感,启迪创作思维

民间美术作品注重作者自我情感的表达,以期在日积月累中滋生诸多独具特色的形式资源。将这些富有形式美的资源融于作品,更能显示作品的丰富底蕴,归纳基于情感表达的形式风格,符合儿童的表现需求,还能启迪创作思维。

3.情感化再现创作思路,引发情感共鸣

教师应以优秀传统民间美术作品为引子,体会作者的创作思路,剖析作品中情感化创作的成分,拉近学生与创作的距离,引发情感共鸣,使学生不畏惧创作,摆脱程式束缚,将创作视角转向自我感情的抒发,大胆表现所感所想。

(二)诱发深度感知力,贯通多元文化

中国传统民间美术作品中物象的表现多采用象征手法,以超越时间与空间界限的方式,呈现“人大于山”“水不容泛”的效果,这与现当代艺术造型和创作理念相悖。因而,教师要正视儿童民间美术作品创作,引导他们深度感知、理解传统民间美术所孕育的独特艺术语言,体悟中国传统民间艺术的多元性、复杂性、包容性。

以苏少版第六册第13课《纸版画》为例,版画虽为优秀民间美术形式之一,但对于儿童来说相对陌生。教师以儿童更容易接受的吹塑纸或KT板代替传统底板材料——木板,调动儿童自我表现的创作欲望,引导他们选择简单易上手的形象进行初步创作,克服思维阻碍,形成体现自我审美意识的作品(见图2)。

1.触动思维感知,激励儿童创作初体验

儿童对作品的思维感知多聚焦于现当代艺术作品,与民间美术创作思维有一定差异。教师以回顾传统民间美术作品的方式,挖掘作品创作的思维方法,结合学生身心发展特点,激励儿童站在自己的角度创作民间美术作品。

2.注重思维理解,疏通儿童创作疑难点

儿童民间美术创作常常出现眼高手低的情况。这是意象在思维创造过程中受到阻碍并难以变通的结果,与儿童的身心特点和知识素养有密切的关系。因而,教师要在儿童创作过程中,针对其思维变通困难的现状给予更多的引导和鼓励。

3.转变思维模式,生成儿童创作真感悟

教师要努力转变儿童民间美术创作盲目效仿、跟风的思维模式,鼓励儿童用儿童语言进行表达,再现儿童内在审美意象,获取儿童创作真感悟,形成以儿童为主体,体现童真童趣、审美趣味的思维方式和表达方式。

(三)抒发个性创造力,表达审美意趣

回溯传统是指学生从欣赏与感悟中归纳出民间美术作品的特征,再深入到民间美术创作活动中的学习方式。学生经历从欣赏者到创作者的角色转换,将深度感知逐渐内化为自身的创作元素,突破条条框框的制约,大胆表达独具个性的审美意蕴。

苏少版第一册第18课《土与火的艺术》是一节“综合·探索”领域的课程,旨在引领学生走出日常教学环境,走进博物馆、制陶坊等地,近距离欣赏陶艺作品,感悟陶器的审美形式,再经过深度赏鉴归纳出陶器的民间美术特征,并运用相应的创作技法进行个性化创作。呈现的作品既充满陶艺的美学特征,又不失儿童的纯真趣味(见图3)。

1.欣赏与感悟:基于具身体验,抒发审美意趣

儿童以独立探究的个体走出校园,走进优秀民间美术作品中,以欣赏力为基础,在感受作品的独特魅力并加以描述的同時,吸收符合自身审美需求的艺术元素,结合自身思维力,促进内在感性认知,抒发审美意趣。

2.分析与比较:鉴于深度赏析,归纳共通程式

分析与比较亦是赏析的过程,其中蕴含了个人审美意象的元素。学生在汲取符合自己需要的审美方式的同时,进行了自发的分析与取舍,遴选出与自我审美共通的特色,使之成为可以融入儿童民间美术再创作的珍贵资源。

3.探索与表现:期于个性创造,实践意象表达

儿童有显著的独特个性魅力,但很难通过自己的作品呈现。只有经过感悟、赏析的沉淀和累积,儿童才能明了自己的创作需求,才能准确表达属于自己个性的审美意象,所创作的作品才能更为饱满地表达童真童趣。

(四)潜化丰厚鉴赏力,提升内在素养

德国哲学家康德说:“鉴赏乃是判断美的一种能力。”学生只有经过感知、理解、创作的过程,才能在民间美术创作中积累审美经验,获取鉴赏力。学生不断经历从理论到实践的过程,才能逐步提高民间美术创作能力。

在教学苏少版第三册第20课《青花盘》时,学生已经学习了第二册第5课《美丽的盘子》和第7课《相同图样排排队》,所以对学习《青花盘》一课就不显得那么生涩了。他们只需要将所感知的青花盘上青花纹饰进行审美迁移,就能创作出自己的青花盘(见图4)。可见,知识串联能够促使学生审美意识的优化,提升他们的综合素养。

1.内化个性素养,开阔审美眼界

艺术创作的初衷在于形成具有自我特色的个性素养,学生在民间美术创作中亦然。学生在参与积累丰富创作经验的实践后,尚需积淀与归纳审美追求,使之内化为个性化的审美素养,在荟萃知识与技能的同时开阔眼界,提升审美力。

2.深入欣赏交流,优化审美新观

审美观念并不是一成不变的。儿童通过创作实践不断获取和吸收创作经验,在冲击和碰撞、更替和交迭中改善和完备自身的审美观念。这就需要儿童在自我创作的过程中,多品鉴优秀民间美术作品,汲取营养,推动审美观念不断优化。

3.融合学科交流,提升综合素养

在儿童民间美术创作的过程中可以发现,民间美术创作并不只反映美术学科的知识,还包罗其他学科的知识。学生在完善美术学科审美素养的同时,也推动其他学科素养的发展,促进综合素养的提升。

在儿童民间美术创作中,教师要引导学生以回溯传统的方式审视艺术发展脉络,转变儿童审美意象的思维模式,有效改变儿童闭塞的创作观念、克服过度依赖技巧以及过多注重形式的创作行为。只有给予儿童适于表达的民间美术创作模式,以真情实感充实作品面貌,才能实现儿童民间美术创作的童真化、思维化、个性化,儿童创作心灵才能得以滋养。

参考文献:

[1]尹少淳.美术及其教育[M].长沙:湖南美术出版社,1997.

[2]赵毅衡.反讽:表意形式的演化与新生[J].文艺研究,2011(1).

[3]罗春萍.意象绘画研究[D].南宁:广西艺术学院,2011.

[4]陈晨.中国现代美学中的“意象”“意境”概念的演变[D].成都:四川师范大学,2009.

(江苏省连云港师专一附小教育集团   2220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