幼儿喜爱的体育活动应具备的两大特征

2020-03-07 05:16尤思思
山西教育·幼教 2020年2期
关键词:洞洞滚筒老鹰

尤思思

【编者按】运动不仅有利于幼儿的发育,在当前对于抵抗疾病和疫情都具有非常重要的价值和意义。现在很多幼儿园的发展理念,就是要让幼儿健康、快乐地生活,并且最大限度地开发他们的智力和兴趣爱好,这就出现了”阳光体育”的教育模式。这种体育教育方式是以幼儿的兴趣特点为主导,通过开展富有创意的体育活动,培养幼儿的各种能力,提高幼儿的身体素质,增强幼儿自身抵抗力,为幼儿的茁壮成长打下坚实的基础。

为了满足幼儿自主选择活动内容的机会,在体育活动前期,教师精心设计和制作了很多体育活动材料。体育活动时间到了,幼儿自主投入到活动中。10分钟之后,有些活动内容幼儿玩过一次就不想再玩第二次了,而有些活动内容却颇受幼儿的喜爱。基于这个现象,教师需思考到底什么样的体育活动才是幼儿真正喜爱并且愿意持续去玩的。通过观察和反思,我们发现深受幼儿喜爱的体育活动具有以下特征:

一、由表及里,活动“内涵”丰富

所谓有“内涵”的体育活动,即体育活动自身所具有的能吸引幼儿的特质。其中包括体育活动的难度适宜,具有一定的挑战性;体育活动注重人与人之间的互动,具有一定的竞争性与合作性;体育活动规则设计基于幼儿的需要,具有一定的灵活性。

1、有挑战,有难度

幼儿园中体育活动内容很多,体育器材也很多,但是受幼儿欢迎的活动项目往往是具有一定挑战性的,而非幼儿轻易就能完成的。有挑战的体育活动中幼儿会更主动去学习,会更愿意去坚持。为此我们在创设体育活动的时候要考虑内容不能过于简单,要给予幼儿挑战的机会。在挑战的过程中,幼儿解决问题的能力、活动的坚持性都能够得到发展,同时在这种有挑战、有刺激的活动中幼儿更能体验成功所带来的乐趣,从而激发幼儿再去尝试的欲望。如大滚筒是一种低结构的体育器械,但是它具有滚动的特质,为此想要站在平躺的滚筒上行走对幼儿来说就是一种挑战。然而,幼儿却有挑战自我的意愿,他们也会不断地尝试、调整、再尝试,从而順利完成任务(如表1)。有挑战的活动能促进幼儿主动学习,满足幼儿的挑战欲,能促进幼儿的发展。当然,这种有挑战的体育活动,它的难度系数是在幼儿可实现的范围之内的。

2.有合作,有竞争

体育活动不是靠人与器械之间的互动就能实现其最大价值,它更需要活动自身所具有的情趣,而其自身的情趣更主要的是靠人与人之间的互动产生的。为此,有互动的体育活动更能满足幼儿的兴趣和需要。如同样是锻炼幼儿的手臂力量,图1对于幼儿来说只是人与物体的接触,当幼儿反复玩几次之后,便会对活动失去原先的兴趣。图2则给了幼儿人与人之间互动的机会,这个活动中幼儿除了操控器械之外,更多的是同伴之间的竞争,从而为活动增添了几分乐趣。这样的活动幼儿更愿意参与,幼儿的体能以及躲闪能力在游戏的情景中自然、轻松、愉快地得到了锻炼。所以,体育活动的竞争性和合作性是满足幼儿活动兴趣的基础,能够使幼儿在愉快的氛围中潜移默化地达到体育活动所预设的目标。

3.有规则,有变化

很多体育活动具有一定的规则,然而规则有时候会制约幼儿的玩法。固定的、单一的玩法缺乏趣味性,甚至会让幼儿觉得枯燥。因此,我们可以思考如何让规则变得更具“弹性”,如何让一成不变的规则从固化走向灵动,即幼儿可以根据自己的兴趣和活动的需要主动地改变规则。如体育游戏“老鹰捉小鸡”这个活动,它本有的规则是母鸡带领一群小鸡躲避老鹰,老鹰要站在母鸡对面且要从最后一只小鸡开始抓起。但是有一组幼儿在活动时,母鸡和小鸡的灵活性和躲闪能力都比较好,老鹰怎么也抓不住小鸡,一遍遍玩下来大家都觉得不够刺激,不好玩。此时,老鹰则提出来需要增加一只老鹰,当幼儿达成共识后,两只老鹰开始抓小鸡,在两面夹击的情况下终于抓住了小鸡。其实,这次活动中幼儿就基于自己的需要改变了规则,从而实现了活动的趣味性。

二、自内到外,创体育活动“外延”

所谓有“外延”的体育活动,就是指体育活动除了自身所具有的能够吸引幼儿的特质之外,还可以通过外部力量使得体育活动为幼儿所喜爱,为此,教师可以立足幼儿的发展需求,聚焦主题内容来设计体育活动,旨在保证主题活动的完整性,同时又促进幼儿体能的发展。

1.链主题内容

主题活动即围绕某个主题,在某一段时间里开展的一系列活动,其中包括主题下的体育活动。主题下的体育活动和主题之间有密切的联系,有时是集体教学的补充,有时是集体教学开启的前奏。这样的体育活动,能保证幼儿经验的联系性和系统性,幼儿在玩的时候也会更专注。如大班“大玩家”主题中,该主题下有一条子脉络是“好玩的洞洞”,其中有一个体育活动是“玩转洞洞”,幼儿在体育活动前期有过找洞洞的经验,也知道了关于洞洞的用途。为此,当幼儿去操场上寻找各种各样可以玩的洞洞时,他们很激动,也很感兴趣。有一组幼儿找到了大滚筒上的洞洞,他们从探究到尝试再到游戏,玩得不亦乐乎。通过图3我们能发现,幼儿探索出多种玩法,有钻滚筒、爬滚筒、推滚筒、走滚筒等。这种围绕主题而开展的体育活动既给了幼儿趣玩滚筒的机会,同时又对主题下的集体教学进行了补充,保证了主题内涵的深入性。

2.链幼儿需求

有时候主题活动中预设的体育活动幼儿不一定感兴趣,那么此时教师可以分析幼儿的兴趣点和需求点,随后分析幼儿的兴趣需求是否具有教育价值,从而生成基于幼儿需求的体育活动以替换预设的活动内容。如中班“动物乐园”主题中,有一个体育活动是“小马过河”,幼儿对这个活动不感兴趣。通过分析,我们发现本次活动的目标是助跑跨跳一定高度的平行线,勇于挑战不同的难度。于是教师试着基于幼儿的需要,在不改变活动目标的基础上去调整活动内容。如以幼儿喜爱的兔子入手,顺势开展“小兔过桥”的活动,将“小马过河”中的主人公“小马”变成了“小兔”,将活动载体“河”(牛筋绑在凳子上当河)变成了“桥”(高低不同的小木桩当桥)。基于幼儿兴趣设计的“小兔过桥”活动非常受幼儿的喜爱,幼儿的学习状态也由被动变成了主动。这种基于幼儿需求所进行的调整,看似改变了预设的活动,实际上只是更改了活动载体,活动预期的效果是不变的。所以教师要学会基于幼儿的需求来调整体育活动,从而让体育活动收到事半功倍的效果。

总之,体育活动想要为幼儿所喜爱并且愿意主动投入其中,那么体育活动要具有一定的吸引力,具有一定的挑战性、竞争性和合作性,从而让幼儿在人与人的互动中实现情感需要。同时,体育活动内容要满足课程需要,从而实现教育的最大价值。

(责任编辑:郭凯云)

猜你喜欢
洞洞滚筒老鹰
滚筒洗衣机
老鹰捉小鸡
懒惰的老鹰
老鹰捉小鸡
滚筒游戏(大班)
新裙子上的小洞洞
买洗衣机 波轮滚筒选哪个
那些洞洞们
单张纸胶印机印刷压力的确定与调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