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德农业对气候变化的影响及对策

2020-03-09 06:45王思雪郭昕农业农村部对外经济合作中心
中国畜牧业 2020年21期
关键词:畜牧业气候变化温室

文│王思雪 郭昕(农业农村部对外经济合作中心)

近年来,气候变化问题已经成为国际广泛关注的热点,中德双方都非常重视气候变化问题。2018年12月、2019年6月,习近平总书记与德国总理默克尔会晤的时候,提出中德双方应该加强气候变化的合作,农业是气候变化受害领域,也是气候变化的贡献者。我国农业农村部与德国联邦食品与农业部,2019年6月签署了气候与农业合作意向联合宣言,共同支持农业领域减缓与适应气候变化的项目。

一、中德两国农业对气候变化的影响

德国在应对气候变化方面,特别是在农业领域应对气候变化的政策制定与实施方面值得我国学习和借鉴。德国于2007年提出了2020温室气体减排目标,将在1990年的水平上降低40%。2016年率先向联合国气候变化框架公约秘书处提交了2050年气候行动计划,以及提出2050年实现温室气体排放近零排放的长期目标。为了推动2050年长期减排目标的实现,德国2019年制定了《2030年气候行动计划》,提出每个行业的温室气体减排目标。为了履行《巴黎协定》,德国农业部于2016年11月启动了《促进畜牧业创新指令》,制定了《畜牧业发展战略》等。

中国政府也是应对气候变化的积极推动者,从政策制定到实施同样做出了表率。习近平总书记积极运筹气候外交,为《巴黎协定》的达成、签署、生效和实施做出了历史性突出贡献。我国到目前为止向联合国气候变化框架公约秘书处共提交了8次国家清单,温室气体排放量逐年增加,2012—2014年增速明显降低。中国政府2007年提出《中国应对气候变化方案》,把应对气候变化融入国家发展长中期规划。2009年较早地提出了到2020年单位GDP CO2排放比2005年下降40%~45%;2015年提出了到2030年单位GDP CO2排放比2005年下降60%~65%;CO2排放2030年左右达到峰值并争取尽早达峰的国家自主贡献目标。自2017年以来,中国先后发布了创新体制机制,推进农业绿色发展的意见,全国农业可持续发展规划《关于加快推进畜禽养殖废弃物利用意见》。

2017年,德国温室气体排放总量为9.066亿吨二氧化碳当量(CO2eq),农业生产活动是重要的温室气体排放源。1990—2017年,农业温室气体排放总量占德国温室气体排放总量的5.9%~7.5%。2017年,德国农业温室气体排放量为0.663亿吨当量,占全国温室气体排放总量的7.3%。农业温室气体排放主要来源于动物肠道发酵甲烷(CH4)排放、动物粪便管理CH4和氧化亚氮(N2O)排放、有机肥和秸秆还田、放牧时粪便排泄到草地上造成的农业土壤N2O排放等。2017年,德国农业土壤N2O排放、动物肠道发酵CH4排放、动物粪便管理CH4和N2O排放量分别占农业温室气体排放总量的40.2%、38.5%和14.4%。农田施用石灰石和尿素造成的CO2排放分别占农业温室气体排放总量的2.9%和1.5%(图1)。

1990—2017年,德国温室气体排放总量下降27.5%,农业温室气体排放也呈现逐年下降的趋势。与1990年相比,2017年农业温室气体排放量减少了1292.3万吨CO2eq,下降幅度为16.3%。德国农业温室气体排放下降的主要原因是动物肠道发酵CH4排放比1990年下降了27.8%;粪便管理温室气体排放减少了246.3下降幅度为20.5%;与1990年相比农业土壤N2O排放量减少了200.7万吨CO2eq,下降幅度为7.0%。动物肠道发酵CH4排放和粪便管理温室气体排放降低的原因主要是奶牛、肉牛、绵羊、生猪的存栏量减少,2017年这四类家畜的存栏量分别比1990年下降了33.9%、38.5%、43.0%和13.5%。

中国农业温室气体排放也逐年增加,自1994年起农业温室气体排放量逐年增加,最高是2012年的9.38亿吨CO2eq,2018年降低为8.3亿吨CO2eq。其中,肥料造成的农田N2O排放占43%,动物肠道发酵排放甲烷占26%,稻田甲烷排放占20%,粪便温室气体排放占10%。造成中国农业温室气体排放的原因主要有以下几个方面:一是化肥用量比较高,利用率比较低。二是畜禽粪污产量比较大。三是秸秆产量比较大、利用率较低,秸秆焚烧问题造成了空气污染。

我国年饲养生猪约11.9亿头,牛1.5亿头。畜禽养殖污染量大,粪污年产生量约为38亿吨,近11亿吨未得到利用,占总量30%左右。

二、德国应对的减排措施和行动

为了实现2020年温室气体减排目标,德国环境部于2014年发布了《气候行动计划2020》,提出了各个行业优先采取的减排措施和减排贡献。德国政府在2018年更新了《德国可持续发展战略》,明确提出了有机农业面积比例将由2014年的6.3%增加到2030年的20%。2016年11月,德国环境部通过了《气候行动计划2050》,提出的中期目标是2030年德国温室气体排放总量将比1990年减少55%,长期目标是2050年实现净零排放。于2019年10月出台了《气候保护计划2030》,重申了2030年国家和行业减排目标,明确了行业减排技术措施和行动。2019年11月,德国联邦议院通过了《气候保护法》,首次以法律形式确定德国中长期温室气体减排目标。另外在畜牧业方面,德国农业部出台了《促进畜牧业创新指令》(BMEL 2016a)、《畜牧业战略》(BMEL 2018)等农业行业温室气体减排政策。

德国《气候行动计划2050》提出了2030年农业温室气体排放量将比1990年减少31%~34%,2030年有机农业面积占到20%。农业领域的工作重点是减少温室气体排放和提高资源利用效率,减排措施主要包括实施《肥料使用条例》、推进秸秆粪便沼气化;研究气候友好型的家畜饲养、品种选育技术,制定畜牧业发展战略,减少畜牧业温室气体排放等。在《气候行动计划2030》中筛选出了一套强化减排措施及行动,明确每项措施采取的行动,提出采取减排措施不限制农业生产、不降低农业的竞争力、提高资源利用效率、减缓和适应协同、与其他政策措施(可持续发展战略、农业发展战、空气污染控制等)相协调的原则。提出的减排措施和行动包括以下几方面:

1.减少氮盈余、NH3和N2O。从2021年起,强制性要求农场计算养分平衡,如果超出了允许的盈余值,农场主将被约谈,多次超出将面临罚款;调整施肥时间和完善作物残茬管理,使用低排放施肥技术,增加牛和猪粪便密封储存的比例(达到70%),减少农业NH3和N2O排放。

2.推广粪便和秸秆生产沼气,促进粪便沼气化比例和沼液气密封存储。

3.推广有机农业。为有机农业发展提供资金支持,实施有机农业战略,为有机农业提供研究经费等。

4.减少畜牧业温室气体排放。以保护动物福利为导向,同时考虑环境影响,推广畜产品的动物福利标签制,改进畜禽舍的标准,收集饲料生产、饲料消耗和需求的评估,将国家畜牧业战略纳入减少牲畜排放的总体战略等。

◎图1 2017年德国温室气体排放(单位:亿吨 CO2eq)

◎图2 德国农业温室气体排放趋势

5.提高能源效率。提高能源效率,进一步完善农业节能技术和可再生能源的利用。

6.促进农业生产能源利用效率和使用可再生能源(如地热能和余热)。定期检查沼气池的密封情况,提高沼气池的运行效率,开展农场节能培训和咨询等。

7.增加土壤有机碳储量。促进作物轮作、构建防风网和农林符合系统、支持改善土壤质量,减少CO2排放和防止污染。

8.保护永久性草地,增加草地土壤碳储量。继续实施永久性草地保护的法规,制定草地战略以确保和加强草地的可持续利用;采取农业环境保护措施,促进草地保护和利用。

9.强化现有的泥炭土保护的政策措施。强化现有的泥炭土保护的政策措施,为湿地保护提供必要的资金支持,加大泥炭土保护的研发力度。

10.制定减少食物浪费的国家战略,避免浪费食物。2018年1月,德国农业部发布了《畜牧业战略》(BMEL 2018),其目标是改善畜牧业的动物福利,减少畜牧业对环境的不利影响,并确保农业企业的经济效益和可持续向消费者提供动物产品。德国在动物饲养、粪便管理、作物种植、管理等方面探讨了一系列的减少温室气体排放的良好做法,并得到了广泛的推广应用。

畜牧业领域主要是降低动物CH4排放,改善动物舍环境的调控,改善动物福利和健康,减低单位动物产品的排放量;推广低蛋白质饲料,减少动物粪便中氮的含量;增加奶牛产奶周期,降低奶牛CH4排放;养殖场有充足的牧场,减低饲料生产和运输过程的温室气体排放,粪便厌氧发酵、沼气回收。减低粪便管理温室气体和沼气回收利用包括:动物粪便舍外储存,减少粪便甲烷排放;液体粪便覆盖,减少CH4和N2O排放;液体粪便密闭封存,减少CH4和NH3排放,降低液体粪便的固体含量,减少CH4排放;增加沼液的含氮量,用作肥料替代化肥;酸化粪便减少氨气排放;沼液肥料深施或者施肥后覆盖,减少N2O和NH3排放;改善畜禽舍的环境,制定草原战略,以促进草地的生产力和生态功能。

三、我国采取的减排措施

中国政府同样为应对气候变化制定了相应的政策措施,2010年向联合国秘书处提交了国家减排行动及目标,提出2020年的目标是GDP CO2排放量在2005年基础上下降40%~45%。2015年提出了国家自主贡献,其中提出2030年的目标单位GDP CO2排放量在2005年的基础上下降60%~65%。

在提交国家自主贡献当中对农业领域提出几个方面的措施与目标:一是到2020年努力实现化肥农药零增长;二是控制稻田CH4与农田N2O排放;三是构建循环型农业体系,推动秸秆综合利用,农林废弃物综合利用与畜禽粪便利用;四是继续实施退牧还草,推行草畜平衡,提升土壤储碳能力。

2015年,发布了《全国农业可持续发展规划(2015—2030)》提出了五个重点任务,一是优化发展布局,稳定提升农业产能;二是保护耕地资源,促进农田可持续利用;三是节约高效用水,保障农业用水安全;四是治理环境自然,改善农业农村环境;五是修复农业生态,提升生态功能。这些措施,减少温室气体排放,为世界应对气候变化做出贡献。

2013年国务院发布了《畜禽规模养殖污染防治条例》;2019年国务院办公厅印发了《创新体制机制推动农业绿色发展的意见》;2017年国务院办公厅印发《关于加快推进畜禽养殖废弃物资源化利用的意见》;2017年农业部印发了《畜禽粪污资源化利用的行动方案(2017—2020)》。

我国在农业方面应对气候变化取得了很大进展。一是化肥用量提前实现负增长。2005—2016年中央财政每年投入资金78亿~90亿元,支持开展相关的工作。2018年测土配方施肥技术面积1.23亿公顷,全国农药化肥使用量5653.4万吨,比2017年减少了260万吨,实现了负增长。二是畜禽粪污综合利用率明显提高,支持585个畜牧大县,实现畜牧大县全覆盖,以农用有机肥和农村能源为主要使用方向,支持建设粪污收集、贮存、利用设施。2017年通过沼气减排工程,减少5450万吨CO2eq。2018年全国畜禽粪污综合利用率达到70%。三是秸秆综合利用水平明显提升。推广深翻还田,覆盖还田技术,提升土壤碳储量,减少秸秆露天焚烧。四是大力发展农村生活节能,提高农村能源利用效率,减少温室气体的排放。

中德两国为农业领域应对气候变化均制定了一系列的政策措施。从政策措施的完整性、连贯性和可操作性方面看,体现了中德两国在应对气候变化方面的决心和努力。两国农业部门应对气候变化的原则也是一致的,都是在促进农业可持续、绿色发展、保证农民利益的前提下,努力减少农业温室气体排放。德国农业应对气候变化方面出台的政策和技术对于减少CO2排放、减缓和适应气候变化发挥了较好的作用,值得我国学习借鉴。

在全球应对新冠肺炎疫情和气候变化双重挑战的关键时刻,习近平总书记指出,“应对气候变化《巴黎协定》代表了全球绿色低碳转型的大方向,是保护地球家园需要采取的最低限度行动,各国必须迈出决定性步伐。中国将提高国家自主贡献力度,采取更加有力的政策和措施,CO2排放力争于2030年前达到峰值,努力争取2060年前实现碳中和”。由此可见,中国将为应对全球气候变化做出更积极的贡献。

猜你喜欢
畜牧业气候变化温室
现代温室羊肚菌栽培技术
探索气候变化起源真相的艺术作品
映像畜牧业
苍松温室 苍松灌溉
苍松温室 苍松灌溉
畜牧业也要打好“翻身仗”
央行行长们就应对气候变化展开辩论 精读
蝗灾降临东非,气候变化可能是罪魁祸首
《畜牧业环境》征稿函
映像畜牧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