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职电气工程及自动化教学的改革路径探究

2020-03-10 20:22安博
读书文摘(下半月) 2020年9期
关键词:中职院校教学改革

安博

摘  要:作为应用型人才培养和输出主要阵地,中职院校肩负的责任重大,电气工程及自动化专业是中职院校近年来比较热门的专业之一,为了落实人才培养任务,中职院校要结合当前人才培养模式要求和社会实际需求,及时更新自身教学观念,反思教学问题,创新教学方式,提升教学质量。

关键词:中职院校;电气工程及自动化;教学改革

我国市场经济的发展、转型和升级很大程度上依托于信息技术和大数据的支持,工业生产也不例外,工业发展迈向数字化和自动化是必然,因此,对自动化人才的需求激增。中职院校的电气工程及自动化专业虽然能够满足人才需求,为企业输出大量的专业人才,学生的就业前景广阔,但是目前的教学工作中还存在着一些问题,阻碍了教学效益的提升,这需要教师立足实际,发挥作用,投身于课堂教学改革路径的探索过程中,促进学生综合素养提升,充分挖掘电气工程及自动化专业的价值。

一、中职院校电气工程及自动化教学存在的问题

(一)课程设置不合理

总的来说,电气工程及自动化专业在中职院校中设立和发展时间较短,在理论和实践教学中都存在一些问题。如教师教学经验不足,教学理论缺失,实践教学不受重视等等,导致整个教学体系不成系统,难以形成较为成熟的教学模式,故此使得学生的专业知识与技能与社会、企业的需求不符合,影响学生个人发展的同时,也制约了电气工程及自动化专业的升级。

(二)教学方式较落后

纵观过去的中职电气工程及自动化专业教学实践,可以看出多数教师并未将新课程改革的要求贯彻落实,仍旧习惯于传统的教学模式,注重对学生进行理论讲解,忽视学生的实践需求。这样的情况就让学校已有的实践设备及器材极少投入使用,利用率不高。实践操作一般以教师演示为主,学生可以参与的机会不多,尤其是遇到一些比较复杂,难度较高的实践项目时,学生的理论学习和实践操作脱节,其专业能力得不到发展。

(三)实践教学需完善

实践教学对很多要素如教学场地、实践器材、教学设施有着比较高的要求,但很多学校在建立健全实践教学设施时存在诸多困难,资金投入不足是最突出的问题,是阻碍实践教学形成系统体系的直接原因,另一方面则由于教师的教学理念影响。强调专业能力是社会对中职学生的要求,是学生必然要具备的素养,实践教学亟待完善。

二、中职院校电气工程及自动化教学的改革路径

(一)更新教学理念,明确人才培养要求

不仅是电气工程及自动化专业的任课教师,中职院校的所有专业学科任课教师都需紧随教改潮流,及时更新自身教学理念,明确中职院校人才培养要求,即培养并提升学生专业能力,使学生成为符合企业标准和需求的人才。就中职院校的学生实情来看,整体基础弱、能力差,教师就要以此为出发点,优化教学设计,调整教学进度,将复杂的理论知识以直观、简要的方式呈现,侧重于培养学生操作技能,提升学生专业能力。教师也要根据专业发展趋势,不断更新自身知识结构,强化专业素养和教学能力。在制定人才培养方案时,需以教学目标和学生实际为前提,借鉴各种优质的教学经验,调节课程设置比例,使自动化教学更具针对性。

(二)创新教学方式,丰富课堂教学内容

在教学内容的选择上,鉴于当前中职院校的教材比较陈旧,而教材的编写和自动化技术的发展不同步,那么就需要教师要对电气工程及自动化技术的最新发展和应用情况有所把握,将这些新的知识和内容整合,带入课堂,补充并完善学生的学习内容。学校除了可以对教材进行更新,要求教师对最新的教学理论有所把握以外,还可以组织教师根据本校实际情况编写具有自身专业特色的校本教材。另外,教师也可以给学生推荐更多与专业相关的课外书籍和文献资料,鼓励学生展开自主学习。为了进一步激发学生主动探究的兴趣,教师需创造适用于学生自主发挥和创造的学习机遇,如设计一些课内外自动化项目,构建课内外有效衔接的自主学习体系,调动学生积极性,也可以让课堂教学内容更加完善。

(三)重视实践教学,完善实践教学设施

电气工程及自动化专业应用性极强,教师在优化理论教学的同时,也要对实践教学提高重视,加大实践改革和创新力度,选择最新的实践教学内容,联系学生已有知识基础,给予学生实践操作的机会,注重实践教学的层次性和阶段性,使理论和实践融会贯通。学校方面就要在实践教学设施建设中增加投入,提供足够的资金支持,健全实践教学的环境,如开设独立的自动化实验室,引进先进的实验设备,建立技术量较高的实践平台等,结合各个专业学科和学生发展的侧重点不同来健全实践教学体系,突出各个专业的优势和特色。另外,为了让学生有更大的发挥和创新的空间,教师可联合学校支持鼓励并推荐学生参与各种技能竞赛,设计并展示相关作品,实现理论和实践的有效融合。

三、结语

综上,当前中职院校电气工程及自动化专业教学还有很多需要完善的地方,教师需要兼顾理论教学和实践教学的同步创新,对社会发展形势和行业实际需求有确切的把握,整合各种资源来解决教学问题,夯实学生理论基础,发展学生实践和创新能力,借鉴优秀的教学经验,提高学生专业素质,将学生真正培养成高素质的优秀人才。

参考文献

[1]过希文,李国丽,陈权,等.面向新工科的电气工程专业教学模式探索与实践[J].中国电力教育,2019(08).

[2]杨光.提高电气工程专业教育教学质量的研究与实践[J].中国设备工程,2019(01).

[3]王涛,禹柳飞,张翼成.电气工程专业创新型人才培养模式改革初探[A].第6届全国高等学校电气工程及其自动化专业教学改革研讨会论文集(上册)[C],2009.

[4]李夏青,王伟.应用型本科院校电气工程专业工程教育理念的思考与实践[A].第6届全国高等学校电气工程及其自动化专业教学改革研讨会论文集(下册)[C],2009.

[5]霍春宝,赵立辉,洪浩.地方高校实践教学改革研究——以电气工程专业为例[J].辽宁工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7(02).

[6]樊曉虹,贺伟,韩耀飞,等.创新人才培养模式探索——以电气工程专业为例[J].高教研究与实践,2015(02).

猜你喜欢
中职院校教学改革
Photoshop图像处理教学中的思考
中职院校Flash动画精品课程的设计与开发
网络环境下中职计算机教学的探析
中职院校PhotoShop课程教学浅谈
中职学校“生本课堂”的调查研究与实践
高校三维动画课程教学方法研究
基于人才培养的技工学校德育实效性研究
现代信息技术在高职数学教学改革中的应用研究
以职业技能竞赛为导向的高职单片机实践教学改革研究
微课时代高等数学教学改革的实践与探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