地域文化传承视域下地方高校特色办学研究

2020-03-10 08:54方潜生潘和平
高等建筑教育 2020年6期
关键词:徽州办学特色

方潜生 潘和平

摘要:地方高校长期受地域文化浸润,地域文化是地方高校实现特色发展的基础。文章探索地方高校特色办学中存在的主要问题,分析地域文化对地方高校特色办学的主要影响。基于生态位理论,研究地方高校在地域文化传承目标下,充分吸收地域文化元素,全面更新人才培养理念,重构特色课程体系,拓展特色育人途径,搭建特色育人平台,实施特色育人模式,实现特色人才培养,提高人才培养质量。

关键词:特色办学;地域文化;地方高校

中图分类号:G642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005-2909(2020)06-0001-07

习近平总书记在党的十九大报告中指出,“文化是一个国家、一个民族的灵魂。文化兴国运兴,文化强民族强。没有高度的文化自信,没有文化的繁荣兴盛,就没有中华民族伟大复兴。”传承创新中华民族优秀文化是建设文化强国、实现伟大“中国梦”的重要内容。高校必须承担文化传承与创新这一职能,成为优秀文化传承的重要载体和思想文化创新的重要源泉,成为文化事业建设转型发展的动力源、开放发展的先行者、创新发展的智慧库、和谐发展的幸福场。

随着高等教育发展进入新时代,高等教育改革进入深水区,加强内涵建设、实现特色发展是当前和今后相当长一段时间我国高等教育改革的核心任务。为全面推进新时期高等教育改革,国家密集出台“双一流”建设、“六卓越一拔尖”计划2.0、中国教育现代化2035等系列事关高等教育未来发展顶层设计的制度文件,并制定《关于高等学校加快“双一流”建设的指导意见》《关于深化本科教育教学改革全面提高人才培养质量的意见》《国家产教融合建设试点实施方案》等具体实施措施,强力推进不同层次、不同类别高校内涵建设和特色发展。

地方高校是我国高等教育的主体,据教育部统计,目前我国普通本科高校1 245所,其中地方普通高校(含民办)1 132所,占90.92%。地方高校的发展经历了20世纪80年代“立足地方、服务地方”的办学初衷,90年代“共建、调整、合作、合并”中的特色探索之旅,21世纪前10年的升格整合定位、应用性转型,以及当下的差异化、多样化发展。可以说,地方高等教育的发展史,就是不断找准定位、实现特色发展的历史。地方高校要实现特色发展,必须充分利用地方优秀传统文化资源,注重区域文化的滋养,成为区域社会的文化高地,形成因“地”而设、立“地”发展、为“地”服务的区域布局和特色[1]。

安徽历史悠久,人文荟萃,山川秀美,具有丰厚的文化底蕴。徽文化是我国三大地域文化之一。古徽州既是徽商故里,又是徽文化的重要发祥地。徽州古建筑是徽州地域文化积淀的活化石,具有独特的地域风格,既隐含着徽商经济的背景,也反映了自然山水的隽秀,是人类建筑宝库中的重要遗产。徽州建筑文化因其深厚的底蕴和独特的魅力驰名于中国传统地域文化之林。文章基于安徽建筑大学办学实践,探寻地方高校如何通过传承创新地域特色文化来实现特色发展的路径。

一、当前地方高校特色办学中存在的主要问题

传统的生态位理论认为,在生物群落或生态系统中,每一个物种都拥有自己的角色和地位,即占据一定的空间,发挥一定的功能,在食物依赖上也完全不同,这就是一种“生态位”现象。凡存在者就有自己的“生态位”,没有两种物种的生态位是完全相同的。在高等教育领域,同样也存在生态位现象。每所大学都有适合自己生存与发展的特定生态位,各高校只有合理分工,才能组成地区和国家完整的高等教育生态体系。不同高校实施特色办学战略也是生态位定位的过程。

办学特色是在长期办学过程中积淀形成的、本校特有的、优于其他学校的独特优质风貌。办学特色对优化人才培养过程、提高教学质量影响重大。地方高校一般面临办学历史短、办学条件差、人才力量薄弱、教学科研经费不足、社会影响力低等压力,其“立足地方、服务地方”的发展使命和自身特点决定必须走特色发展之路[2]。基于生态位理论,地方高校必须找准自身定位,坚持特色办学,才能在新一轮高等教育发展中占有一席之地。如果一味模仿老牌大学,追求综合化、高层次,专业相近,培养模式单一,将导致整个大学生态环境错位,特色发展流于形式,无法形成市场核心竞争力,必将在高等教育激烈竞争中面临淘汰的困局。当前地方高校在发展过程中虽然能认识到特色办学的重要意义,但在实施过程中仍存在如下问题。

一是,特色内涵定位不准。部分高校不能立足地方、面向地方、融入地方,忽视学校办学历史和自身优势,在特色定位时追赶潮流,内涵空洞。笔者曾对安徽省43所地方本科高校(含民办高校和独立学院)办学定位高频关键词进行检索,位列前四的高频词分别为“应用性”“特色鲜明”“多学科”和“高质量”,出现频次分别为78.6%、73.8%、52.4%和40.5%,雷同度高。有的高校过于注重校园设施建设而忽视文化内涵建设,将有限经费大量投入基础设施建设,形成建筑设计新颖、造型独特的校园环境,仅在校园建筑上追求特色;有的高校热衷于制定特色制度文件而疏于推进落实,仅将特色显现于文件之中。

二是,特色建设推进不力。部分高校在办学过程中,不能根据学校具体情况制定切实可行的措施和激励政策以保障特色建设落到实处。有的高校仅仅通过学习传达相关会议文件精神来推进特色办学,不能将特色真正“内化于心、外化于行”。有的学校不能全面理解学校人才培养、科学研究、社会服务、文化传承创新四大功能之间的关系,舍本逐末,满足于某一学科、某一专业甚至某一项目的特色做法,忽视人才培养的特色和质量,严重影响广大师生全面、健康、多元发展,不利于特色办学的全面推进。

三是,特色作用發挥不够。部分高校不能强化特色办学顶层设计,不能围绕特色发展推进学校总体发展,办学特色统领作用发挥不够[3]。甚至出现个别高校在特色办学过程中追时尚、赶时髦,什么吸引眼球就搞什么,什么热点搞什么。个别高校领导根据个人喜好炒作热点,罔顾特色办学的长期性、示范性和引领性,忽视精神层面的内涵和底蕴。为应付评估和认证临时总结凝练办学特色,表面轰轰烈烈,实质空洞无物,导致特色办学一阵风,更谈不上在较长时期内发挥特色办学的引领示范作用。

二、地域文化对地方高校特色办学影响分析

地域文化是“以地域为基础、以历史为主线、以景物为载体、以现实为表象,在社会进程中发挥作用的人的精神”。德国历史哲学家斯宾格勒曾说,“每一种文化都植根于她自己的土壤,各有自己的家乡和故土的观念,有自己的风景和图像”。地域文化具有典型的空间差异性,是该地域人们的精神表征和生活规范[3]。受地域文化长期滋养和浸润的地方高校,必须充分吸收地域文化精神元素,形成独具特色的大学文化。地域文化是地方大学彰显办学特色、实现特色发展的基础。

(一)地域文化提供地方高校特色办学营养成分

“一方水土孕育一方文化,一方文化造就一方社会”。我国幅员辽阔,不同地域自然地理环境、民俗风情、物产资源孕育了不同特质的地域文化。它凝聚着地域社会主体的智慧,并通过社会实践的延续而世代相传。不同地域文化传译着地域经济社会的精神内涵,传送着地域经济社会文化品格,展示着地域优秀文化传统,彰显着时代精神、民族气节等。地域文化为地方大学建设提供了坚实的物质文化基础和丰富的文化资源[4]。地方高校通过与地域文化的有机融合,使地域文化的精神特质成为地方高校精神文化的有机养分,甚至直接成为地方高校精神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并通过大学精神、办学理念、校训等形式予以表现。徽州建筑文化博大精深,体现着徽州工匠的建筑设计理念和艺术风格,凝聚了鲜明独特的徽匠精神。安徽建筑大学长期致力于徽州建筑文化研究,传承徽州建筑文化精髓,并将徽匠精神融入校园文化,形成鲜明的徽州建筑文化特色育人体系,为学校彰显办学特色注入了鲜活的营养成分。

(二)地域文化助推地方高校形成特色办学理念

独特的办学理念是地方高校特色办学的基础。地域文化内涵和底蕴丰厚,各具特色。地方高校处于地域文化的哺乳之中,必须摒弃诸于创新、勤奋、求实、严谨等放之四海而皆准的理念表述,充分吸收地域文化中的新理念、新思维,形成独特的办学理念[5]。古徽州地处崇山峻岭之间,恶劣的自然条件造就了徽州人吃苦耐劳、坚忍不拔的品质,技艺精巧的徽匠以其坚忍顽强的精神创造出瑰丽的徽派建筑艺术。安徽建筑大学秉承徽匠传统中的刻苦严谨、团结进取的精神内涵,形成具有吃苦耐劳的敬业精神、严谨细致的工作态度、团结协作的团队意识、独具匠心的创新思维特质的徽匠精神,将其作为学校特色理念融入人才培养之中。

(三)地域文化改进地方高校特色人才培养体系

构建特色人才培养体系是实现特色办学的核心,它通过系列课程群支撑人才培养目标实现所要求的知识、能力与素质。开设地域特色文化课程,将传承创新地域特色文化科研成果转化成教学内容,使其进教材、进课堂、进实验室,是构建特色课程体系的重要内容。地方高校必须以传承创新地域文化为己任,充分吸收地域文化资源中蕴涵的特色元素,不断优化人才培养体系,为地方经济社会发展培养下得去、留得住、用得上的复合型、应用型、技能型人才。安徽建筑大学始终牢记传承创新徽州建筑文化的历史使命,将徽州建筑文化融入课程教学,不断优化人才培养体系,长期注重特色人才培养,涌现出了一大批从事徽州建筑研究与文化传承创新的优秀校友。

三、地域文化传承视域下地方高校特色办学实现路径

文化作为一种软实力,是地域经济社会发展的核心竞争力,是地区综合实力的重要组成部分。随着我国经济步入新常态,实现高质量发展是地方经济社会发展的核心任务。地方高校要主动适应高质量发展对人才培养提出的新要求,传承创新地域特色文化,充分吸收地域文化中核心价值元素,并融入学校人才培养理念、人才培养模式、人才培养体系和人才培养过程,真正形成办学特色,实现各安其位,在激烈的市场竞争中取得应有的“生态位”[6]。为此,以安徽建筑大学为例,探索地方高校在地域文化传承目标下实现特色办学的有效路径。

(一)深化特色育人理念:提出“特色人才培养和地域文化传承创新相容共生”理念,形成特色办学思路

学校深入研判所处地域环境和办学传统,提出“特色人才培养和地域文化传承创新相容共生”理念,实现文化自觉、行业特色与地域特色资源有机结合[7]。按照“立足安徽、面向全国,依托建筑业、服务城镇化”的办学定位,形成“打好建字牌,做好徽文章,走好应用路”的办学思路,将优秀地域文化自觉意识的培养融入人才培养全过程,强化徽州建筑文化教育特色,深化专业内涵建设,着力培养“知建筑文化、会建筑技术、懂建设管理,具徽匠精神”的特色人才[8]。

(二)重构特色育人体系:构建特色人才培养体系,将徽州建筑文化教育融入人才培养全过程

学校紧密结合地方和行业需求,探索地方高校根据学校历史传承和办学优势,坚持错位发展与特色发展,在培养目标、教学模式、课程建设、资源平台等方面,注重将徽州建筑文化教育融入其中,形成特色人才培养体系。(1)形成“知建筑文化、会建筑技术、懂建设管理,具徽匠精神”特色人才培养目标;(2)开展传统与现代、工程与人文、技术与技能、科学与艺术、共性与个性相结合的5个特色教学模式;(3)构建徽派建筑、徽州建筑材料、徽州生态修复与建设、徽州建筑数字化建设、徽商文化与经济5大特色课程群;(4)基于校内与校外、线上与线下、原始与再生、专业教师与技能大师、教学与科研5大资源,打造情境式教学平台、信息化教学平台、教科研成果利用平台、非遗传人队伍平台和实验室资源平台5大特色平台。具体如图1所示。

(三)拓展特色育人路径:构建“专业+”“课程+”“实践+”三位一体的模块化特色课程体系,全过程实施特色人才培养

完善专业培养方案,实施“专业+特色课程模块”模式形成鲜明的专业特色。构建以“大土建”为核心的五大特色专业群,开发数十门徽州建筑文化教育课程,形成各具特色的课程模块。与徽州建筑文化紧密相关的土木建筑类、环境能源类专业群形成“专業+六大徽州建筑文化教育课程模块”教学体系;机械电子类、材料科学类相关专业群形成“专业+徽州文化、徽州建筑基础、徽州建筑保护”三大课程模块教学体系;管理经济类专业群以及其他理、文、法类相关专业形成“专业+徽州文化”课程模块教学体系。通过“专业+特色课程模块”形成了鲜明的专业特色方向。

猜你喜欢
徽州办学特色
无梦到徽州
在晋招生部分院校中外合作办学项目梳理
在晋招生部分院校中外合作办学项目梳理
徽州人
中外合作办学在晋招生录取情况一览表
网络平台补短板 办学质量稳提升
Chinese Perch:Dream Beauty Portrayedin Art, Poetry
特色睡床满足孩子们的童年梦
走徽州
2009年热门特色风味小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