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校思想政治教育隐性教育方法及其运用探析

2020-03-10 23:12周彩霞张世强李帅谕
科学与财富 2020年31期
关键词:文化环境隐性教育思想政治

周彩霞 张世强 李帅谕

摘 要:在新课标的指导下,各大高校已经加强对思想政治教育的重视,但在具体教学的过程中,通常以显性教育方式为主,实践证明,此种教育方式很难保证思想教育的效果,无法为学生的思想和品质形成潜移默化的影响。为此,迫切需要研究隐性教育方法在思想政治教育工作中的应用。本文在剖析隐性教育方法的作用后,探究隐性教育方法在高校思想政治教育中的实际运用,以期能够强化高校的思想政治教育水平。

关键词:思想政治;隐性教育;高校;文化环境

在新媒体技术快速发展的基础上,带来了众多新思想以及新观念,这无疑会对大学生的思想认识以及价值观念带来影响。受到多种思想观念的影响,大学生的主体意识呈现出不断强化的态势,在开展思想政治教育工作时如果还是采取显性教育方式极易使其产生逆反心理,这不仅会影响思想政治的教育效果,也无法实现对学生思想品质的有效培养。基于此,有必要积极探究隐性教育方法的有效应用措施,致力于改善当前的思政教育现状,在日常学习和生活中渗透思政教育内容,对学生的思想和行为形成正向影响。

一、隐性教学方法的主要作用

(一)有助于消除学生对思政学习的抵触情绪

从心理学层面来讲,目的过于明确的教学模式很容易使学生产生抵触情绪,这主要是由于在学习过程中学生会感受到来自教育者的限制和控制。尤其是长时间被动接受新知识时,学生会在心理上形成逆反心理。在前期的教学工作中,显性教学方式也发挥了突出的教学作用,但在时代发展和进步的过程中,人的意识形态以及主观意识均发生了较大的变化,此时显性教育便暴露出了诸多教学弊端。而隐性教育方法则是在此基础上所衍生的新型教学手段,通常是在与学生进行交谈的过程中向其渗透相应的教学知识,此时学生不但不会感受到来自教师的限制,还会乐于与教师进行交流,与教师之间形成良好的互动关系[1]。

(二)有助于促进学生的全面发展

隐性教育致力于培养学生的主观能动性,促使其在参与实践的过程中获得相应的知识或者强化自身的体质。高校在开展思政教育工作时,过于注重对思政理论的灌输,而未能关注学生的全面发展,致使经过思政教育后,学生的全面发展水平较为滞后。而隐性教育的开展则可以柔性灌输的方式来强化学生的智力发展水平,与此同时还能促进其非智力的发展,通常是通过调动学生的积极性,使其真正作为学习的主人。在青少年时期的心理发育还不成熟,但却具备一定的主观意识与公平意识,隐性教育工作的开展恰好可以满足此时学生的心理特点,使学生在作为受教育者的同时,也扮演着教育者的角色,确保学生能够在轻松愉悦的环境中接受教育。

二、隐性教育法在高校思想政治教学中的有效运用

(一)深度挖掘隐性教学资源,提升学生的思想政治水平

为了实现对思想政治的隐性教育,要求高校教师应具备一定的隐性资源挖掘能力,即在进行专业课教育的同时来强化学生的道德素養。例如,在学习文科时,可以利用历史课程中的历史事件来提炼一定的思想,通过课堂渗入使学生养成一定的爱国情怀和民族自尊心。在学习哲学类课程时,教师可将马克思主义思想作为延伸,向学生介绍历史上一些哲学家的奉献精神,增强学生的思想品质。对于社会科学和道德问题等进行学习时,教师可以注重对学生思想的引导,使其通过分析具体的事件来了解学生应具备的社会责任,鼓励其在日常生活中积极履行社会责任,增强学生的责任意识[2]。

(二)构建良好的校园文化环境,陶冶学生的情操

校园作为学生学习和生活的重要场所,如能形成良好的文化环境,必定会给学生思想带去良好的影响。同时,具备一定感染力的校园环境还可起到陶冶学生情操的作用。为此,在进行思想教育时,也可从构建良好的校园环境方面入手。利用既有的建筑物以及校园设施形成良好的校园环境,并且引入众多文化设施,形成功能全面的文化环境,在校园内营造出良好的人文气息。此外,还应注重对校风的建设,要求学校领导人员以及教师具备良好的言行,能够为学生树立正确的榜样。在班级范围内,也可营造良好的班风,对学生形成潜移默化的影响,使其具备更好的学习积极性,充分发挥自身的主观作用[3]。

(三)强化教师队伍的人格魅力,影响学生的言行

教师除了需要具备专业的教学能力之外,还应具备一定的人格魅力。在日常学习和生活中以自身的言行对学生进行引导,使其具备良好的人生观以及价值观。在开展教学活动中,教师的品德可以被作为激发学生上进的力量,同时渊博的知识也可带给学生更多的知识量,能够帮助学生养成独立思考的能力。为此,作为教师人员应积极开展学习活动,不断提升自身的文化修养,利用渊博的知识教育学生,帮助学生开阔眼界,促进学生的全面发展。另外,在学习和生活中,教师也应给予学生更多的关爱,了解学生的兴趣爱好与心理状态,在必要的时候帮助学生调节心理状态,并且尊重学生的个性化差异,通过与学生的交流来拉近师生之间的关系。

三、结束语

在思想政治教育中,显性教育不断暴露出教学弊端,与其相比隐性教育法的教学效果相对显著,更有助于增强学生的全面发展,也能使师生之间建立有效的沟通关系,形成较好的相处模式。为此,各大高校应积极探究隐性教育法的应用措施,使其在思政教育中发挥更大的教育价值。相关的教师人员也应掌握隐性教育的手段,在教学过程中,采取多样化的手段对学生思想进行潜移默化的影响,确保其能够具备更好的思想品质,从而实现终身教育的目标。

参考文献:

[1]高晓玲.论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显性教育与隐性教育的统一[D].延安大学,2020.

[2]高晓丽.高校思想政治教育中对隐性教育资源的有效应用[J].青年与社会,2020(18):109-110.

[3]王晶晶.高校思想政治教育中显性教育与隐性教育相统一路径探析[J].国际公关,2020(06):88+90.

(河北外国语学院  河北  石家庄  050000)

猜你喜欢
文化环境隐性教育思想政治
隐性教育视角下高校体育社团对大学生契约精神的培养研究
探析高校思想政治教育中的显性教育与隐性教育
文化环境与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
学生厌学心理的矫治探究
隐性教育在思想品德教育中的应用研究
论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学校环境的优化
淡化教育痕迹,强化隐性教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