课程思政背景下大学英语教学探究

2020-03-11 04:33庄苏
ViVi美眉 2020年11期
关键词:引言课程思政大学

摘要:基于大学英语学科的课程思政建设,最终目的在于培育出具有良好文化品格、道德品质的人才。教育工作者应全面贯彻与落实三全育人理念、做好思政理论课与大学英语课程的融合、科学拓展思政元素在大学英语教学中的渗透渠道,以此全面培养大学生跨文化意识、英语核心素养。

关键词:课程思政;大学;英语教学

引言:

知识与文化具有不可分割的关系,知识是传播文化的载体,文化是知识的具象体现。大学英语教学需做好知識与文化的精准传达与传播,使学生成为具有文化品格、丰富知识结构、良好意志品质的人才。教师可通过在大学英语教学中融入思政元素,合理扩充课程内容,使学生接受与了解更加丰富的知识与文化。促使大学生基于跨文化交际理论,利用英语传播正确的观点与态度、精准的表达立场、有效传输我国优秀的传统文化。

一、基于课程思政背景下的大学英语教学改革的关键点

(一)思政元素在大学英语课堂的渗透

思政、英语是两个截然不同的学科,而课程思政背景下大学英语教学的改革,教师需切实做好思政元素的渗透。在传播大学英语理论知识的同时,能使学生从中获取与了解社会文化、政治文化。

(二)学生知识素养与思维素养的培养

英语教学并不是单向传输知识的过程,应致力于全面培养学生的知识素养、思维素养。确保学生获得丰富的理论知识,优质的文化,并能在思想层面获得健康发展与拓展。善于从大数据思维、现代思维、国际视野出发,思考自身的自我价值实现与国家的经济建设。

二、课程思政背景下大学英语教学模式创新的有效策略

(一)全面贯彻与落实三全育人理念

大学英语教学,需在理论课堂、实践活动当中体现三全育人理念。全面、全过程、全方位渗透思政教育,并能够在大学英语教学内容上做好拓展与扩充。在向学生传授英语理论知识的同时,通过融入红色文化资源,增强学生的国民身份认同感,并对我国历史文化产生浓厚兴趣。大学英语教学需体现全面性、多维性,既要注重提高学生英语表达能力、交际能力,还需进一步增强他们的社会责任感与使命感。在整个育人过程中,教师应能够科学融入思政元素,培养具有夯实理论基础、正确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大学生。

(二)做好思政理论课与大学英语课程的融合

教师需处理好知识与文化的关系,注重精准传达英语知识的同时,应合理渗透我国优质的传统文化。思政理论课与大学英语课程的融合,应以优秀传统文化为对接点,实现教学内容的合理扩充。大学英语教师应能够以跨文化意识培养目标为导向,有针对性的融入政治文化,组织学生对东西方政治体制、制度进行对比与分析,令他们全面了解不同国家的政治背景、社会文化等。这样,有利于提高学生跨文化能力,令他们具备构建适合的英语交际语境。利用这样的方式与方法,不仅可全面提高大学英语教学质量,还可提高学生的人际交往能力、沟通能力。

(三)拓展思政元素在大学英语教学中的渗透渠道

课程思政背景下,关于大学英语教学模式的创新,教育工作者积极搭建信息化教学平台。利用网络元素、多元文化,激发学生学习积极性兴趣。依托网络平台,教师可组织学生在线上学习英语知识,并科学渗透创新创业教育、大学生职业规划内容。学生掌握必要的专业知识基础上,能够树立正确的就业观、择业观,为他们未来职业发展提供更多可能性。而思政元素在大学英语教学中的渗透,不局限在传统课堂,可在网络教学、日常社交中进行。如将最新的国家制度、党的章程等,制作成图文并茂的英语电子文档定向发送给学生,鼓励他们利用碎片化的时间进行学习。这样,不仅可增强学生英语阅读能力、理解能力,还可使他们获得更多的渠道了解国家的发展背景、政治形态。

结语:

总之,多元文化背景下,高校必须对大学英语教学模式进行创新与改革。既要注重夯实学生理论基础、提高英语专业技能,还需加强思想政治教育力度。教师应将思政教育科学的渗透到大学英语教学中,使学生学习英语理论知识的同时,能够对世界政治格局、我国社会经济发展形态建立正确的认识。这样,不仅利于学生使用英语进行精准的个人观点表达,还可全面提高学生的综合素质,并帮助他们建立坚定的理想信念、浓厚的爱国主义精神。

参考文献:

[1]冷文雪.基于产出导向法的大学英语混合课堂设计与实践[J].中国冶金教育,2020(06):52-54+58.

[2]莫慧.新时代背景下大学英语课堂教学课程思政元素探究[J].太原城市职业技术学院学报,2020(12):147-149.

[3]张子琴.大学英语教学与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教育有机结合探析[J].海外英语,2020(24):45-46.

作者简介:

庄苏,女,汉族,1977-11,江苏常州人,江苏理工学院,讲师,本科学历,硕士学位,研究方向:主要从事大学英语教学研究。

猜你喜欢
引言课程思政大学
至善
发挥专业特色 实施“课程思政”
课程思政下的民办高职院校师生关系构建
药用植物野外实践体系构建研究
我国农村电子商务物流问题探析
中国最美的十所大学
门槛最高的大学(前10名)
偶的大学生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