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媒体环境下的思政教育方式创新探究

2020-03-11 04:33刘茜
ViVi美眉 2020年11期
关键词:方式创新引言新媒体环境

摘要:新媒体以参与的广泛性、沟通的互动性、传播的及时性、内容的丰富性、行为的个性化为主要特点,这为学校思政教育方式的创新带来契机,促进思政教育方式、教育模式、教育理念的革新,实现思政教育体系的重构,发挥学校思政教育功能,提升学生思想政治教育质量,达到学校思政教育实施的有效性。对此,立足于新媒体环境下的思政教育方式创新的机遇,论述新媒体环境下的思政教育方式创新的挑战,提出新媒体环境下的思政教育方式创新的实践路径,旨在推进思政教育更好地在新媒体环境下实践。

关键词:新媒体环境;思政教育;方式创新

引言

新媒体环境下,信息传播形式,丰富了思政教育内容,巩固思政教育在网络平台中的话语权,促进思政教育走可持续发展路径。但与此同时,思政教育路径的拓宽,自媒体平台中丰富、参差不齐的信息资源,对学生“三观”的有效树立形成不良的影响。因此,新媒体环境下,思政教育的实践创新,应迎接挑战,把握机遇,以思政教育的正能量占领网络平台,把握网络思政教育话语权,提升思政教育质量,进而以思政教育的良好实施,促进学生全面性发展,达到学校思政教育方式创新的有效性模式。

一、新媒体环境下的思政教育方式创新的机遇

(一)丰富思政教育内容

新媒体环境下,为思政教育方式的创新,带来了丰富思政教育内容的机遇。在以往思政教育实践过程中,大都以书本教材信息传递为导向,教育内容传递过于局限性、主導性。而新媒体互动性、及时性等特点,颠覆了传统思政教育实施模式,为学生思政信息广阔的获取提供平台。例如,以新媒体为导向开展的思政教育方式,学生不仅从书本中获取相关的思政信息内容,也能借助新媒体平台获取网络舆论、热点、新闻信息,使学生在广阔的信息支撑下,提升自身思想政治教育质量。

(二)拓宽思政教育载体

新媒体环境下,拓宽了思政教育载体,为思政教育方式的创新提供机遇。在以往学校思政教育实践中,学生获取思政教育信息大都在课堂教学、党建工作、社团活动等渠道中,以此满足学生对思政信心学习思维实践的多样化需要。而以新媒体为导向开展的思政教育模式,拓宽了思政教育空间载体、平台,使学生不仅能够以传统思政教育载体获取思政教育信息,也能在新媒体平台中获取信息。例如微信平台、QQ平台、微博平台等等,学生能借助这些平台获取较多的思政教育信息,实现自身自主思政学习模式,进一步弥补传统思政教育知识不足问题,助力于学生思政学习能力的提升。

(三)发展学生思维

新媒体环境下,思政教育方式的创新,促进学生思维的发展。以新媒体为导向开展的思政教育方式,较为尊重学生主体性身份,学生能发挥自身主观能动性,进行良好的思政学习模式。总之,新媒体平台中丰富思政信息内容,不仅拓宽学生思政教育体系,也为学生提供交流互动的平台,学生借助微信、微博、QQ的平台与他人进行交流,能启迪自身思维,并在与他人互动交流中,生成新的思政教育观念想法,进而培养学生核心素养。

二、新媒体环境下的思政教育方式创新的挑战

(一)传统思政教育话语权的挑战

新媒体环境下,不仅为思政教育方式的创新带来机遇,同时也为思政教育方式的创新带来一定的挑战。在以往思政教育实践中,教师在思政教育信息传递过程中占据主体地位,通常情况下,教师传递什么思政信息内容,学生就接受什么样的思政信息内容,使思政教育呈现一定的权威性、主导性。而以新媒体为导向开展的思政教育方式,彻底颠覆了这一教学实施模式,使学生思政学习自主性,学生既能够在网络平台中获取时政信息,也能在教师教学路径中获取时政信息,削弱传统思政教育话语权。因此,思政教育应与时俱进,以自身正能量信息占领网络平台,给予学生积极正面的影响,进一步巩固思政教育网络话语权地位。

(二)教师教育教学实践的挑战

新媒体环境下,对思政教育教师形成一定的挑战。以新媒体为导向开展的思政教育模式,其不同于以往思政教育方式,需要教师具有良好的信息素养、计算机操作能力以及教学课件制作能力、网络教学设计能力等等,进而才能借助新媒体技术为学生打造线上线下的思政教育活动,满足学生多样化思政学习需要。从当前思政教育教师的教育教学现状来看,多数教师信息技术能力不强、思想观念陈旧的问题存在,影响到思政教育在新媒体环境下的良好实践。

三、新媒体环境下的思政教育方式创新的实践路径

(一)创新思政教育观念

新媒体环境下,思政教育方式的创新,需要从思政教育观念方面出发,革新以往陈旧的思政教育观念,树立新的思政教育思维,以此推进思政教育方式的革新进程。在思政教育观念革新中,首先,树立大思政观念,响应我党政策思想方针,践行习近平总书记重要讲话内容,将思政教育落实到学校教育的方方面面,构建“三全教育”体系,做到全方位、全过程、全员思政育人模式,促进思政教育在新媒体环境下更好的实践。同时,在大思政教育观念引领下,推进课程思政教育理念的实践,实现思政教育与学科教育的融合,发挥学科思政教育成效,给予学生全方面的引领。其次,树立以人为本教育观念,围绕学生实际开展思政教育方式,以新媒体技术拓宽思政教育载体路径,对思政教育的有效性实施提供保障,使思政教育在新媒体环境下更好的引领学生,促进学生发展,以此增强学生核心竞争力,推助学生未来良好的就业与发展。最后,树立网络思政教育思维,践行新媒体技术与思维,开展思政教育线上线下混合式教学模式,从而促进思政教育方式的革新。

(二)丰富思政教育内容

新媒体环境下,思政教育方式的创新,以网络教育内容丰富了思政教育内容。新媒体平台在大数据技术的支撑下,为教师教学、学生学习提供广阔的思政教育信息,以多元的思政信息,拓宽学生思政路径,使学生更好的学习思政课程。因此,新媒体为导向开展的思政教育方式,从以下三个维度,丰富思政教育内容:一是生活方向。从新媒体平台获取时政信息内容,由于学生生活发展需要,获取一些生活的思政信息,将这些生活信息与思政课本信息融合,以此拓宽学生思政学习广度,使学生借助生活时政信息提升课程学习能力,深化对思政内容的进一步理解;二是新闻方向。思政教育,在新媒体环境的支撑下,其教育实践紧跟时代发展需要,重视新闻信息的融入,以新闻信息引领学生分析、探究新闻真相,使学生更好的了解国家时政信息,政治信息等,以此培养学生良好的党性,成为我党发展的有力支撑,凸显思政教育在学校教育工作的价值性,进而提升学校人才培养质量;同时在新闻信息融入到思政信息过程中,可引领学生挖掘发现新闻信息,借助新媒体平台进行分享新闻信息,提升学生新闻信息挖掘、发现能力,不断的提升学生思想政治教育能力;三是文化方向。思政教育的实践,借助新媒体平台获取文化信息。例如:在讲解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信息中,以我国传统优秀文化为背景,借助文化信息引领学生,对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信息的认知,以此培养学生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念。

(三)革新思政教育方式

新媒体环境下,为思政教育方式的创新提供保障,尤其是翻转课堂、微课、慕课的生成,為思政教育混合式、线上线下教学的良好实践提供支撑。因此,以新媒体为导向开展的思政教育方式,应重视考核是教学线上线下教学在其中的运用。例如,教师可根据思政教育信息内容,利用信息技术制作微课、慕课等教育资源,发送给学生,让学生进行自主学习与观看,之后在校园平台上设置线上教学环节,包含思政讨论环节、思政习题环节等,学生通过思考、解答相关的问题,发展学生思维,深化学生对课程知识的进一步理解,然后在思政教育课堂教学中,为学生开展思政实践活动,打造思政主题是板块,引领学生围绕主题进行相关的讨论实践,加强师生、生生之间的互动与交流,使学生更好的认知时政课程主题内容,提升学生道德品质与文化素养,进而促进学生全面性发展。

(四)提升教师教育教学能力

新媒体环境下,思政教育方式的创新,需要提升教师教育教学能力,使教师更好的胜任新媒体环境下的思政教育方式与模式,进而为学生开展良好的思政教育活动。在教师教育教学能力提升中,首先,提升教师思政教育能力,教师立足于思政教育,以先进的教育观念开展思政教育活动。其次,提升教师信息素养,使教师具有信息操作能力、课件制作能力、混合教学实践能力等等,进而使教师更好的为学校思政教育开展服务。

结语

新媒体环境下的思政教育方式创新的实践,立足于新媒体环境下为思政教育方式创新带来的机遇与挑战,并抓住机遇迎接挑战,促进思政教育方式的良好创新,提升思政教育质量,进而促进学生全面性发展。因此,新媒体环境下,学校思政教育借助其技术思维的优势,促进思政教育方式、教育模式、教育理念的革新,实现思政教育体系的重构,发挥学校思政教育功能,提升学生思想政治教育质量,达到学校思政教育实施的有效性,从而彰显新媒体技术思维运用到学校思政教育中的价值。

参考文献:

[1]邓东方.新媒体时代高校辅导员对大学生思政教育方法的创新途径[J].科学咨询(科技·管理),2020(12):111.

[2]李春易,李烨,刘晴,宋开贺,佟保远,梅思琦.网络新媒体视域下高校辅导员新时代爱国主义教育策略研究[J].广东职业技术教育与研究,2020(05):146-148.

[3]李晓静.红色文化视角下公安院校大学生思政教育的价值探寻与路径分析[J].河南警察学院学报,2020,29(05):123-128.

[4]李晔.新媒体环境下将思政教育融入大学英语课堂的方式建议[J].高教学刊,2020(30):162-165.

作者简介:

刘茜,女,汉族,1987-07,广西桂林人,桂林旅游学院,讲师,硕士学位,研究方向:主要从事思想政治教育、旅游服务礼仪、艺术教育研究。

猜你喜欢
方式创新引言新媒体环境
探究基层廉政教育工作的关键环节和方式创新思考
药用植物野外实践体系构建研究
新媒体与英语听力自主学习策略研究
新媒体环境下数学教育方法的优化
试析央视六一晚会的视觉传播及创新路径
新时期企业政工管理方式创新的探讨
我国农村电子商务物流问题探析
高职院校学生廉洁教育探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