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卢梭自然状态学说的不合理性

2020-03-11 19:35马子希
科学与财富 2020年35期
关键词:平等卢梭起源

马子希

摘 要:卢梭的自然状态学说是卢梭政治哲学的起点和归宿。但其中也包含着很多自我矛盾和不合理的地方。本文试图通过对卢梭自然状态学说中不平等的过程和条件、野蛮人生活状态与人性能力的矛盾、历史环境条件的局限性且导致了民主幻象的弊端。

的理解阐述其不合理性。主要介绍了卢梭自然状态学说

关键词:卢梭;自然状态;不平等;平等;起源;基础

引言:卢梭把自然状态学说作为自己哲学的起点,在这一部分他主要論述了时代与公平的关系从而推导出不公平的来源是私有制的建立。但是这其中不仅在推导过程中出现了问题,也在内容即对人性的描述过程中出现了矛盾。

一、自然状态成为不平等的起源和基础的过程与条件

卢梭在自然状态中所描述的野蛮人生存的天然平等的状态只是表面上的平等,其实本身是不合理的,包含着不平等的因素和萌芽。

自然状态在很大意义上就是不平等的起源与基础。在卢梭看来,人类具有两种直接出自自然之手的两种人性和两种能力[1]。两种人性是自我保存和怜悯之心。自我保存是指我们与生俱来的逃避危险,本能的保存自己的生命,获取基本生存所需的能力;怜悯之心是指我们有这样一种天性,当我们看到其他动物尤其是同类受到危险和迫害的时候我们有一种天然的厌恶感。两种能力是指自由意志和自我完善。自由意志是指人类与动物不同,人类可以自由的选择自己的发展方向,自己要是做的事。这是不同于大自然规律的。其他生物遵循自然的规律,做着大自然所规定的事情,哪怕这种事情并不利于他们,只要是大自然规律所规定,它们也会去做;而人类因为拥有自由意志,哪怕这件事情不利于他们,只要他们喜欢,他们也会去做[2]。自我完善是指在自由意志的基础之上,人类发展出的其他的适应自然和生存的能力。

卢梭认为两种人性是动物和人类都具备的,两种能力是人类与其他生物区别开来的特质。自我保存是一种自爱,就是人的自我保存的能力,就是对自我保存的关怀,大自然给了野蛮人活动的能力,并给予他一些自卫的能力,但是人不同于动物的是,他没有动物的“专有”的生存本能,所以这种自爱的能力和情怀从一开始也就是一种认同和比较,既然人没有专有的生存技能,那么他只能学习和模仿强者,这种学习的能力使人类没有专有,但却多于专有。

这种学习和模仿的背后是人类的比较观念,由此我们得出了人类其实存在着先天的观念,最起码有比较观念。比较观念不仅使人完好地生活在了人类与其他动物之间,也使人具备了生存在他人之间的能力。这种“比较性关系”的观念的存在,渐渐地引发了野蛮人对其他比较观念例如长短、快慢、大小等的直觉。

“自爱”的生存情感还具有拓展能力,这种拓展意思是会使野蛮人与其他的人联系起来的能力,这也是卢梭所说的同情心也就是怜悯之心的表现,因为野蛮人总是有一种把他人认为与自己相似的能力,他们很清楚的知道其他人与狮子、花草树木等的区别,这里我们看到野蛮人还具有区分的观念。野蛮人的自爱会渐渐拓展产生自我保存自爱以及对他人的关怀这个分裂,当我们看到同类受到伤害的时候,我们会有想要帮助和保护的欲望,就这样人类逐渐联系起来。所以我们可以看到在卢梭体系当中,虽然野蛮人并不是从一开始就是社会性动物,但是这种社会性蕴含在人类的本性当中,同时人性当中天然的包含着一些简单的观念,而路所认为野蛮人是没有任何知识和观念的,这些观念完全可以成为理性的萌芽,人类的天性中存在着理性的萌芽,那么理性也就可以称作是包含在人类本性当中的一种天性了,那么理性的发展在某个历史节点必然会出现也就是无可厚非的,人类的不平等在成为大规模的群体之前的自然状态时就是已经无法逃避的历史命运。

人类的自由意志也就是说人类最初的时候就已经具备了选择的意识,如果不能算作意识,那最起码也是一种选择的能力[3]。这种选择的能力,就已经是私有制起源的最重要的因素。我们划出了一片土地,声称这就是我的,在我看来这是我自由意志所做出的选择,这对于我来说是有利的,但是这并没有使我意识到这对于整个人类是有害的。私有制产生之前我们的自由意志就已经在发挥着催生私有制的作用了。而在私有制产生以后,我要保护我自己划给我自己的土地,这就需要在自我完善的能力基础之上,发挥出更多的潜能,值得注意的是我用的是潜能,意思是这些能力不是存在于私有制产生以后的。例如家庭的产生,其实在怜悯之心的作用之下,我们必然会慢慢的对于有血缘关系的人产生照顾和同居的欲望。这在现在的动物的生存世界中依然是非常普遍和明显的。随后慢慢的,人类的自我完善的能力使得人类在政治生活中开始巧舌如簧,追击权力,在经济生活中开始追求效率和利益,在文化生活中开始追求科技,这些都是顺理成章的,是人类发展必然要经历的过程,也就是说,私有制是人类必然要经历的过程,不平等也是人类必然要经历的过程,这包含在人类的本性当中,而不是说私有制才是人类堕落的深渊,因为如果卢梭说这导致了我们的堕落,那么人类必将堕落。

二、卢梭自然状态中野蛮人生活状态与人性能力的矛盾

通过之前的解释,现在我们就有充足的理由来回顾一下自然状态描述中野蛮人在自然状态的生理和精神状况,它们得以幸福满足的原因是否成立,我们可以这些原因归结为六个:1.当时的野蛮人没有天敌,哪怕是自然当中的猛兽也会多加考虑才会选择攻击人类。2.当时野蛮人的身体是十分强壮,几乎没有疾病。3.肥沃的原野和茂盛的丛林给野蛮人提供了渊源不断地食物来源。4.食物充足,再加上野蛮人不会频繁相遇,而且还会偶尔互相帮助,这就使野蛮人不存在物质上的持续斗争。5.野蛮人由于没有知识,没有理性,所以根本也不会存在精神上的长期斗争。6.野蛮人天生的怜悯之心使得野蛮人的脾气较为温和,虽然野蛮人无善无恶,但是这种怜悯心自然而然的也成为了野蛮人避免斗争的天性保障。

我们不得不怀疑这六个原因是否能够成立,自然状态中的野蛮人真的是幸福的吗,如果幸福的话又怎么会出现第一个划出自己土地的人,在他没有任何观念和知识,可以自给自足并且无病无天敌的状态之下。如果有了这样的第一个人的出现,也就是私有制产生了,(这已经是不容置疑的历史事实,可以作为我们的前提。)人类只能是在生存也就是自我保存的能力受到威胁的情况下才会打破怜悯之心走向私有制和战争。这是卢梭自然状态学说体系对自身的攻击。

虽然卢梭克服了其他自然状态学说从社会人的角度来讨论自然人的弊端,但是他仍然没有解决人类为何不会长期纷争的问题。

三、自然状态所导致的民主幻象

卢梭的自然状态给我们的启示是,如果要建立一个真正适合人类的政府,那么就要保证每个人的自由的实现,实现途径就是遵从“公意”[4]。

首先,这种政治实现并不具有多大的可操作性。第一,我们找到一个体现大多数人的意志的政治实现方式,那么难免会走入类似于广场政治的方式,类似于古希腊的学院哲学。这种方式人们都发表自己的意见,难免走入“市场假象”,人们各自发表自己的意见,然后找到大多数人所认同的观点,可是多数人的观点可能是符合自己自然状态的本性的,但是却不一定是最好的,卢梭也承认人具有自由意志,违背自然的对自己不好的也有可能会去做。而且语言的纷争和大脑的思考,也是卢梭所反对的违背自然状态意志的行为。

第二, 这种实现方式很有可能只在表面上是平等的。我们之前归纳过,所有的不平等从根源上都可以归结为经济上的不平等。这种政治实现方式很容易被经济或者政治上有地位的人,或者是能言善辩、花言巧语的人所控制。一些人很可能为了其他的利益,或者是被逼迫而不会表达出自己真正的想法。

第三,这种政治实现方式对于公平的破坏性。,每个人所关注的利益是不同的,在政治中攫取利益是大多数人不可争辩的目的,这样就会形成一系列的利益群体。这些利益群体进行斗争,由于势力的强弱和人数的多寡,一些利益群体被淘汰,一些利益群体崛起,就会出现更多连绵不断的冲突、斗争,最后最强大的利益群体占据主导地位开始执政,那么这种政治实现方式到最后还是回到了不平等,因为它代表的并不是多数人的利益,虽然他有可能代表的是最大多数人的意志,但这种意志还是建立在迫害其他人的意志的基础之上的。

追求平等是盧梭政治哲学主要特征,也是卢梭政治哲学的主要目的,到最后仍然陷入了不平等。卢梭的自然状态学说虽然存在着无法解释的缺陷,也受到了时代的局限,但是自然状态学说仍然避免了大多数哲学家谈论自然状态时不经意的带入社会性这一弊端。卢梭的学说闪烁着启蒙思想家的光辉,是浪漫主义的始祖,对于宗教思想的解放和浪漫主义文艺的发展起着重要的不可磨灭的作用。

参考文献:

[1]徐太君.形式合法性和实质合法性[J].南京航空航天大学学报,2014,(16):15-19.

[2]林壮青.卢梭的自尊情感与政治认同[J]宜春学院学报,2010,(5):30-32.

[3]吴玉军.政治合法性与可行性的探究——考察卢梭政治自由观的一种进路[J],西南师范大学学报,2002,(5):17-23.

[4]刘宇.论卢梭政治哲学思想中的民粹主义倾向[J].内蒙古大学学报,2010,(1):94-98.

(苏州大学  215000)

猜你喜欢
平等卢梭起源
圣诞节的起源
奥运会的起源
清明节的起源
与卢梭的狮子相遇
跟着卢梭去看原始派
卢梭的思想实践及其争论
万物起源
小学教育中转化差生之我见
积极课堂气氛的营造与大学生主体意识的培育
卢梭《社会契约论》中的自由思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