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中数学如何与中国传统文化相结合

2020-03-11 21:19孔德文
数学大世界·中旬刊 2020年1期
关键词:教学探析中国传统文化高中数学

孔德文

【摘 要】 随着“立德树人”教育任务的不断深化落实,国家对中国优秀传统文化教育所提出的要求也越来越完善,各个学科都十分重视中国传统文化在教学中的渗透。本文先对中国传统文化在高中数学教学中进行渗透的可能性作出了简要说明,然后对高中数学中的中国传统文化进行了简单介绍,希望能探究使数学与传统文化相结合、将传统文化渗透进数学教学中的有效方式。

【关键词】 高中数学;中国传统文化;教学探析

高中生是青少年中的精英和未来人才,也是我国未来多元发展的接班人和建设者,对传承和弘扬我国优秀传统文化有着不可忽视的重要作用。从近年来的高考命题来看,以中国传统文化为载体的知识考查也越来越多。因此,我们数学教师必须要重视传统文化与教学的有效结合,也就是在教学中尽量渗透优秀的数学传统文化,让学生多了解我国数学的发展历程和有关的重大成就,促使学生对数学学习产生由衷的热爱之情,从而起到辅助数学学习的作用。以下内容是笔者在教学实践中得出的一些总结,希望能为广大数学教师提供些许参考意见。

一、高中数学教学中渗透中国传统文化的可能性

首先,高中生处于青春期的身心发展特点为中国传统文化在数学教学中的渗透提供了可能。这是由于这个时期学生的价值取向、思考方式、行为方式都没有真正定型,他们对新事物、新知识的接受能力都比较强,而数学教材中的某些内容或多或少都有中国传统文化的体现,因此,教师将优秀的传统文化渗透进教学中,能够有效地启发学生以更多的角度去认识世界、感悟人生,这对继承和传扬我们中华民族优秀的传统文化有着非常重要的作用。

其次,高中教材中的一些知识涉及了我国的传统文化,这些传统文化也是高中数学中的重要组成部分,教师在渗透这些文化的同时,可以让学生充分地经历数学知识的形成和发展过程,并对这些知识进行完整、深入的解读,这也是让学生突破重点和难点知识的一种有效途径。

最后,数学教学不能仅仅局限于表层的内容,否则便不利于学生眼界和思维的开拓发展。中国传统文化在数学中的渗透能够延伸学生的学习空间,拓展学生的知识面,这也是优化、开拓课程资源的一个有效途径。

二、高中数学中的中国传统文化

那么,我国的传统文化在高中数学中都有哪些体现呢?

从高考考查的热点来看,首先要数中国古代数学著作《九章算术》的体现最明显。在学习程序算法的相关知识,求两个数的最大公约数时就引用了《九章算术》中的“更相减损术”来介绍其算法:“可半者半之,不可半者……”由此判定所给的数字是否能一分为二(即是否是偶数),若是偶数,就一直约减2直到不能约减,若不是,再去执行其他的步骤;“副置分母、子之数,以少减多,更相减损,求其等也,以等术约之”即是说要用大数减去小数,并将所得差与小数进行比较,然后继续用大数减小数,如此循环操作,直至所得差与小数相等为止,最后得到的等数或者是它与约减数的乘积就是所求最大公约数。除了“更相减损术”之外,高考中对于体积、容积的估算问题也经常通过《九章算术》的内容来进行描述,比如“下周八尺,高五尺”的意思就是说“底部弧长为八尺,高度为五尺”。其次,求某个多项式的值时,引入了《数书九章》中的秦九韶算法来介绍求值的简便算法。此外,刘徽创造的“以直代曲、无限逼近”的数学思想是学习微积分及其他高等数学知识的必备基础;祖冲之经过不懈的努力完善发展了刘徽的“割圆术”,这些内容都是中国优秀传统文化在高中数学中的体现。

三、引入传统文化,体现数学的人文精神

由以上内容我们可以看到中国传统文化在高中数学中的体现颇多,并且由于这些优秀传统文化中蕴含着许多丰富多彩的内容和奋发图强的精神,那么教师将这些内容和精神融入数学的课堂教学中是很有必要的,因为这样能给学生以知识层面和精神层面的引导,使得学生在学习数学知识的同时能够形成对中国传统文化的热爱,并立志将其进行传承与弘扬,是非常有教学意义的做法。

例如,在学习“微积分的基本定理”时,由于微积分知识利用了“无限分割”“无限趋近”这些思想,那么教师除了可以介绍牛顿和莱布尼茨对微积分的伟大贡献之外,还可以将更早的我国古人的智慧渗透到教学中,即渗透刘徽的“割圆术”的思想,将“割圆术”最早体现在利用内接正多边形计算圆的面积进行详细讲解,让学生在深化對知识的理解的同时,也能了解到优秀的数学传统文化,从而产生对数学的敬爱之情。

总之,高中数学中涉及的中国传统文化内容有许多,教师在教学中要注意对教材的挖掘以及对不同课堂、不同学情的分析,科学合理地选择将传统文化渗透到数学课堂教学中的方法,让中国优秀传统文化成为辅助学生学习数学、拓展学生知识层面的优秀资源。

【参考文献】

[1]梁礼华.突出创新思维 弘扬传统文化——数学文化在高中数学教学中的渗透[J].教育现代化,2018,5(26):359-361.

[2]魏金兰.例谈中华数学优秀传统文化融入高中课堂教学的方式[J].福建中学数学,2018(07):13-16.

猜你喜欢
教学探析中国传统文化高中数学
新媒体环境下影视导演基础课程的教学探析
新课程背景下的高中跨栏跑教学浅探
基于任务驱动法的初中信息技术教学探析
从《百鸟朝凤》看中国传统文化的复兴
河南民歌的艺术特征分析
高中数学数列教学中的策略选取研究
调查分析高中数学课程算法教学现状及策略
基于新课程改革的高中数学课程有效提问研究
数学归纳法在高中数学教学中的应用研究
怎样提高小学生英语学习兴趣的探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