绿色产品认证有效性评价指标体系与方法研究*

2020-03-12 12:30李小青
科技与创新 2020年4期
关键词:产品认证指标体系程度

王 莹,高 峰,李小青

(北京工业大学 材料科学与工程学院,北京100124;工业大数据应用技术国家工程实验室,北京100124)

绿色产品认证有效性评价是提高绿色产品认证工作质量和提升绿色产品认证公信力的重要措施[1]。然而,对绿色产品认证相关文献及行业调研结果的整理与分析后发现,目前国内外有关认证有效性的研究大多采取案例分析的方法,研究得出的结论和观点难免带有很强的主观性,甚至有时候会出现自相矛盾之处[2-8]。而且,国内多种类型认证并存,存在多头管理、监督职能交叉的现象,绿色产品认证水平和管理经验仍显不足,绿色产品认证的有效性问题尚存在较多争议,认证体系有待进一步完善[9-13]。以上问题的出现,导致企业增加了重复检测和评价的负担;民众宣传推广力度分散,结果采信低,导致消费者辨识困难;从行业发展实践的角度来看,仍然需要建立一个宏观、可量化的绿色产品认证有效性评价体系。

本研究通过分析绿色产品认证有效性的影响因素,构建了绿色产品认证有效性指标体系和评价模型,为持续推进中国绿色产品认证积极健康发展,保障中国消费者健康安全等方面提供了有效的决策依据和参考价值。

1 绿色产品认证有效性定义

GB/T 33761—2017《绿色产品评价通则》提出了绿色产品定义,并从全生命周期的角度确定了其内涵、选取原则和评价指标要求[14]。认证是一种信用保证形式,按照国际标准化组织(ISO)和国际电工委员会(IEC)的定义,认证指由国家认可的认证机构证明一个组织的产品、服务、管理体系符合相关标准、技术规范(TS)或其强制性要求的合格评定活动[15]。GB/T 19000—2008(ISO9000:2005)《质量管理体系基础和术语》中对“有效性”(effectiveness)的界定是:完成策划的活动并得到策划结果的程度[16]。但关于“认证有效性”,无论是国际标准化组织、国际认可论坛等组织,还是各类合格评定从业机构发布的标准或准则中,均未直接给出“认证有效性”的定义。如果综合上述组织对“认证”的定义以及国家标准关于“有效性”的界定,则可给出“认证有效性”的定义为:完成策划认证的活动和达到策划认证结果的程度[17]。

因此,本文认为绿色产品认证有效性的定义是完成策划绿色产品认证的活动和达到策划绿色产品认证结果的程度。

2 绿色产品认证有效性评价指标要素分析

2.1 有效性影响因素的选取

评价指标体系的设计直接关系到评价的效果。评价指标体系的设计和评价指标的选取要能够全面地反映申请认证组织的认证有效性程度,既要科学、合理、系统、客观,又要具有可操作性和针对性[18]。因此,在建立评价指标体系的过程中,应力求遵循科学性、可比性、可操作性、系统性和导向性原则。

依据以上原则,本研究在文献、标准及行业专家调研的基础上,总结出绿色产品认证有效性评价影响因素,并划分为3 个层次:申请认证组织、认证机构和认证实施效果。主要包括7 个二级指标、24 个三级影响因素,这些因素中既包含了认证活动的质量和效益这些一般性特征,同时也体现了绿色产品认证的特点,如是否实现绿色增长、绿色设计、绿色供应链、标识和可追溯性等。影响因素如表1 所示。

2.2 有效性影响因素的等级划分

由于影响认证有效性因素多且复杂,特别是绿色产品认证这一新兴领域,认证标准多种多样,尚无统一标准可循。认证制度包括基本规范、规则运行机制、认证实施程序,组织管理体系等变量均是影响有效性的构成因素,认证有效性评价指标体系构建恰当与否,关系着评价结果的可操作性。因此,笔者通过定量分析来确定影响认证有效性的主要及次要因素,阐明评价指标体系与认证有效性的关联机制。

表1 绿色产品认证有效性评价影响因素

2.2.1 影响因素分析方法的选择

有效性影响因素的选择以及因素重要程度的判断,都依据认证认可领域专家的问卷调研,具有一定的主观性。为了将主观评价因素进行客观表示,本研究采用模糊聚类分析法将具有相似特征的绿色产品认证有效性影响因素进行分类,并用灰色关联分析法计算各个影响因素与认证有效性的关联度,进而将影响因素按重要程度进行量化、排序和分层,以揭示主观评价因素之间的客观联系。

2.2.2 数学模型的构造

为考察表1 中影响因素对绿色产品认证有效性的关联性及重要程度,本研究设计了绿色产品认证有效性影响因素调查问卷。问卷按照Likert 多选项表设计,用分值5、4、3、2、1 表示每个影响因素的重要程度,分别对应“极重要、重要、较重要、一般、不重要”5 个等级。问卷调查的对象是参与绿色产品认证课题项目研究的相关企事业单位,由各单位资深专家对各项有效性影响因素重要程度进行打分。

2.2.2.1 模糊聚类分析法模型构造

模糊聚类分析法是根据客观事物间的特征、亲疏程度、相似性,通过建立模糊相似关系对客观事物进行聚类的分析方法。

本文采用模糊聚类分析方法,筛选出具有相似特征的绿色产品认证有效性影响因素类别,进而有针对性地对认证有效性指标进行管理、改善和提高。具体计算步骤如下。

确定分类对象及样本数据标准化。选择10 组专家对有效性影响因素重要程度的打分数列作为论域u={u1,u2,u3,…,u25,u26,u27};数据标准化采用的标准差法公式为

建立模糊相似关系。相似关系R 是衡量样本间相似程度的一种模糊度量方法,它是一个模糊相似矩阵,确定rij值的方法很多。本文采用欧几里得距离法,其数学模型为,其中c 为可使0≤rij≤1 的一个常数,i,j=1,2,…,n。

求取模糊等价矩阵。利用传递闭包法(t(R)=R*,即R2=R·R,R4=R2·R2,直到Rk=R2k(k=2,4,2n))将模糊相似矩阵转换成模糊等价矩阵。

聚类分析。取不同的λ∈[0,1],作为模糊等价矩阵的λ-截距阵,然后由λ-截距阵进行分类。

2.2.2.2 灰色关联分析法模型构造

灰色关联分析法是一种多因素统计分析方法,它是以各因素的样本数据为依据,用灰色关联度来描述因素间关系的强弱、大小和次序,若样本数据反映出的两因素变化的态势{方向,大小和速度等}基本一致,则它们之间的关联度较大;反之,关联度较小。此方法的优点在于思路明晰,可以在很大程度上减少由于信息不对称带来的损失,并且对数据要求较低,工作量较少。具体计算步骤如下。

根据问卷调查结果,同样使用模糊聚类分析法中选取的10 份有效性影响因素重要程度的打分数列作为比较数列{X1,X2,X3,…,X25,X26,X27},以影响程度最优值作为参考数列Y。

计算绝对差序列及最大、最小值。绝对差值是参考序列与比较序列对应元素差的绝对值:i=1,2,…,m,j=1,2,…,n。

计算灰色关联系数及灰色关联度。该系数表示参考序列与比较序列对应元素的关联程度:i=1,2,…,m,j=1,2,…,n,分辨系数ρ=0.5。

2.2.3 模型求解

2.2.3.1 模糊聚类分析

由于绿色产品认证有效性评价影响因素较多,本文将影响因素打分结果分为申请认证组织、认证机构、认证实施效果三部分,再分别进行模糊聚类分析。

首先用构造的模糊聚类分析模型编辑数学程序,对申请认证组织方面的打分结果进行模糊聚类分析。将问卷调查原始矩阵进行归一化处理得到标准评分矩阵,由标准评分矩阵计算模糊相似关系矩阵,并将之转化为模糊等价矩阵,采用不同的阈值λ进行聚类。根据模糊等价关系矩阵,给定不同的阈值λ,就可以得到与之对应的聚类结果。

对于不同的元素值,按λ-截距阵进行动态聚类,得到申请认证组织方面影响因素在对应λ值时的模糊聚类结果,申请认证组织方面,从λ=0.54 到λ=1 对应的分类数分别为1、2、4、4、5、6、7、8 类;同理,在认证机构方面,从λ=0.57对应的分类数分别为1、2、3、4、5、6 类;在认证实施效果方面,从λ=0.56 到λ=1 对应的分类数分别为1、2、2、3、4、6、8、9、9、10 类。各方面影响因素中阈值λ的选取,根据灰色关联分析的结果来共同确定。

2.2.3.2 灰色关联分析

根据认证认可领域专家的问卷调研结果,将专家对每个影响因素重要程度结果数列作为比较数列{X1,X2,X3,…,X25,X26,X27},以Y={5,5,5,5,5,5,5,5,5,5}作为参考数列,分辨系数ρ=0.5,借助灰色关联分析软件对各指标进行关联分析计算,结果列于表2。关联系数越大,代表指标对于结果的影响程度越大。

2.2.4 影响因素聚类分析结果

综合模糊聚类分析以及灰色关联度计算结果,将绿色产品认证有效性影响因素总的聚类结果分为4 层:①代表对认证有效性影响程度强的因素;②表示影响程度较强;③表示影响程度一般;④代表影响程度弱,具体分类情况如表2所示。

3 绿色产品认证有效性评价体系构建

3.1 绿色产品认证有效性评价指标体系构建

依据绿色产品认证有效性影响因素聚类分析结果,选取聚类分析结果的前三层作为绿色产品认证有效性评价必选指标,把影响程度较弱的第四层影响因素作为可选指标纳入到指标体系中,并将法律法规加入否决项来建立绿色产品认证有效性评价指标体系,同时为每个评价指标制订评价细则及相应指标权重。

建立评价指标体系的关键是权重的确定,本研究将各指标的关联度值归一化处理后作为各指标的权重值,建立的评价指标体系如表3 所示。整个评价指标体系由必选指标与可选指标以及否决项组成,其中必选指标有3 个一级指标,7个二级指标,18 个三级指标;可选指标下设6 个三级指标。

3.2 绿色产品认证有效性评价方法模型构建

通过对文献中常用评价方法的梳理得知,有效性评价常用的方法有线性加权平均值算法、模糊综合分析法等,本研究从实际运用及可操作性方面选择线性加权平均值算法来计算,并根据此方法建立了认证有效性指数评价模型,将认证有效性指数(0≤ENS≤100)由高到低设置为4 个等级,认证有效性指数ENS={优,良,中,差}={A≥90,90>B≥80,80>C≥60,D<60}。

表2 绿色产品认证有效性影响因素聚类结果

认证有效性指数模型:

在此评价模型中:ENS 为认证有效性指数;Pi 为第I 个要素的权重,i=1,2,…,N;Ii为第i 个要素的值,i=1,2,…,N;Ni 为第i 个要素的指标数;aij为第i 个要素的第j 项指标的权重,j=1~Ni;Iij为第i 个要素的第j 项指标得分,j=1~Ni。

4 结论

本研究在系列国家及地方相关标准、大量行业调研及文献调研的基础上,对国内外绿色产品认证有效性的研究现状进行了梳理总结,利用模糊数学的方法,将定性分析与定量计算有机结合,对绿色产品认证有效性的影响因素进行了聚类分析,建立了较系统的绿色产品认证有效性评价指标体系,为中国开展绿色产品认证有效性评价提供了基础理论和方法模型。

表3 绿色产品认证有效性评价指标体系

绿色产品认证有效性评价指标体系由必选指标、可选指标以及否决项组成,其中必选指标下设3 个一级指标,7 个二级指标,18 个三级指标;可选指标下设6 个三级指标。后续将结合具体绿色产品认证案例为评价指标设置评分细则,对指标结果的计算进行反馈与验证,进而确保评价体系的科学性和可操作性。

猜你喜欢
产品认证指标体系程度
2022城市商业魅力指标体系
健康管理中心护理质量评价指标体系的构建
交通强国建设评价指标体系
男女身高受欢迎程度表
快递包装有了绿色产品认证
日语程度的类型与程度副词的对应关系
快递包装绿色产品认证制度实施
小议我国铁路产品认证新策略
市场监管总局 应急管理部取消部分消防产品强制性认证
供给侧改革指标体系初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