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形势下高校暑期支教路径探析

2020-03-12 10:07邵文静
广西青年干部学院学报 2020年2期
关键词:支教大学生活动

邵文静

(同济大学,上海 200092)

党的十八大以来,高校暑期支教活动作为一种促进区域间教育资源共享的重要途径,越来越受到国家重视。在党的十九大报告中,习近平同志明确提出,要“推动城乡教育一体化发展,高度重视农村义务教育,办好学前教育、特殊教育和网络教育,普及高中阶段教育,努力让每个孩子都能享有公平而有质量的教育”[1]。为响应国家号召,各大高校学生纷纷开展暑期支教活动,为促进我国教育由基本均衡向优质均衡迈进提供了重要保障,但也存在不少亟待解决的问题。

一、高校暑期支教活动持续有效开展的现实价值

(一)是实现中国梦的重要举措

习近平同志强调:“中国梦的本质是国家富强、民族振兴、人民幸福。”[2]如今,我国正处于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攻坚期和关键期,正处于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关键一步,打赢脱贫攻坚战是我们共同的目标。然而我们必须要认识到,贫穷并不可怕,可怕的是智力不足、头脑空空,正如习近平同志所说:“扶贫必先扶智,治贫先治愚。”[3]中共中央和国务院更加明确地强调:“加快实施教育扶贫工程,让贫困家庭子女都能接受公平有质量的教育,阻断贫困代际传递。”[4]高校暑期支教活动作为一种特殊的教育资源,能调动和激发当地贫困主体的内生动力,发挥教育在扶贫开发中的独特作用[5],从而为贫困地区摆脱愚昧无知提供重要保障,为实现国家教育的均衡发展、推动社会和文化的进步提供了重要契机。

(二)是促进高校大学生成长成才的重要途径

暑期支教活动的选址一般是山区,大学生通过与贫困地区的孩子和居民的近距离接触,能够更加切实地认识和感受到社会生活的多个层面。在支教活动开展中,大学生由学生转变为教师,由“接收知识”转变为有效“输出知识”,这有助于大学生温故、创新,有助于其提高将理论知识转化为实践的能力。同时,大学生在自愿参与公益性质的暑期支教活动的过程中,社会价值得以最大实现,这能有效增强他们的社会责任感,激发其积极投身于服务社会、服务国家的热情。

(三)是促进山区学生健康成长的重要方式

高校暑期支教活动的对象往往是贫困山区的小学生,他们正处于理想形成、富于幻想的年龄阶段。暑期支教团队所带来的新思想和新知识似一股新鲜血液注入他们的思想中,一定程度上改变了其对待知识的观念和看待世界的态度。由于经济条件的限制,大多数山区孩子在初中阶段就已辍学打工。与学业相比,工资对于他们来说更为实际。在大多数贫困山区,“读书无用论”占据上风。大学生自身具备的新知识、新观念能够在潜移默化中向家长和孩子们传递一种“读书有用”的思想,并能够激发起他们对知识的渴望。

二、高校暑期支教活动开展中存在的问题

(一)对暑期支教活动不够重视

一方面,由于对暑期支教活动不够重视,各高校往往是在暑期将要到来之际才开始着手各项工作。这种将暑期支教活动变为一种临时性活动的行为根本无法保证教学选址的合理性、教学活动的有效性以及暑期支教的持续性,最终往往导致暑期支教活动流于形式。另一方面,部分学生参与活动的动机不纯,对暑期支教活动的价值缺乏正确的认识,比如将暑期支教活动作为获得各种荣誉的手段。因此,一旦在支教过程中遇到棘手问题,便会消极懈怠、敷衍了事。支教活动结束后,他们不仅会拒绝持续参与此项活动,也不会做相关的反思和总结,严重影响了暑期支教活动的成效。

(二)缺乏完善的暑期支教体制机制

1.选拔培训机制不严格

暑期支教团队在选拔志愿者时,往往是报名即可参与,并没有严格的选拔程序,这就容易出现支教人员教学和适应能力参差不一的状况。另外,在暑期支教团队上岗之前,学校一般仅提供时长四五十分钟的临时培训。培训内容泛泛而谈,缺乏针对性和操作性。

2.组织领导机制不健全

暑期支教活动的项目负责人往往决定了其团队能否顺利完成各项工作。支教的前期、中期和后期工作都需要一个强有力的领导团队运筹帷幄,比如前期的实地调查、中期的教学安排、后期的总结等。这些工作既琐碎又复杂,亟需丰富经验的负责人。而暑期支教中的负责人一般都是每年自发形成的,没有固定的领导人员,很容易出现各种错误。

3.经费保障机制不完善

资金是持续开展暑期支教活动的物质保障,在一定程度上决定了暑期支教活动开展的规模和成效。然而,大部分高校并没有暑期支教活动专项资金,其经费主要来源于本校和学院有限的拨款。有限的经费与暑期支教活动所需要的各项费用(如住宿费、伙食费、车费等)相差甚远,严重影响着暑期支教整体活动的质量。

4.成果评估机制不科学

合理的成果评估机制是激发各个暑期支教团队做好各项工作的重要手段。各高校往往仅按照各个团队上交的报告或者是PPT展示评优,具有“一刀切”的性质。一些优秀的团队由于展示能力较弱或者其他原因而落选的现象时有发生,不利于后期工作的顺利推进。

(三)教学内容和教学方法缺乏创新

在支教过程中,一些暑期支教团队往往出现授课内容单一、方法死板的现象。一方面,大部分暑期支教团队的教学内容大同小异,没有独特性。各暑期支教团队过于重视基础学科方面的内容,如语文、数学和英语,而完全忽视了其他学科,如美术、体育和音乐。孩子们对基础学科的掌握是连续积累的长期过程,短时间内无法收到明显的效果。这既无法保证其接受知识的连续性,也无法保证他们真正理解。另一方面,一些大学生一味地模仿其他老师授课的方式方法,容易出现在课堂上照本宣科的现象。同时,由于对孩子们的性格特征和心理状态缺乏正确的认知,支教团队所授内容往往与当地孩子们的接受程度不匹配。因此,他们这种死板的教学方法,将枯燥乏味的课本知识机械地传于学生的行为,很容易引起当地孩子们对学习的厌恶和反感。

三、高校暑期支教活动发挥长效机制的有效路径

(一)高度重视暑期支教成效

一是各大高校要防止“走过场”现象的出现,要提前做好各项准备工作。相关负责人要积极与其他高校建立联系,防止出现支教选址交叉重叠现象。可以通过相应的教学成果进行分析,明确划分出“定向”和“非定向”支教地区,并及时做好与各个区域的联系沟通工作,以避免造成人力和物力资源的浪费。另外,各大高校要及时整理每个团队的支教情况,并录入档案。这样不仅能够保证暑期支教活动的持续开展,还能够随时追踪各个团队活动开展的情况,及时验收各个团队的活动成果。

二是参与支教的学生要转变思想观念,正确认识暑期支教活动的价值。暑期支教的价值在于实现大学生自身的社会价值,大学生需要摒弃体验式思想和虚荣思想,加强服务意识,树立正确的价值观。在支教过程中,支教者要充分思考“如何做好暑期支教工作”这一问题,做到为自己负责,为山区孩子负责。在支教后期,支教者要时常对受教地区回访,参与后期收集资料的事项,为下次的支教活动积累经验。

(二)完善暑期支教制度体系

1.完善选拔培训制度

要设立笔试和面试。笔试主要是测试支教人员的基本功,面试则重在测试支教人员的心理素质,也是面试官探究学生参与活动真正目的的重要途径。同时,在暑期支教前期,学校必须要对支教人员展开一系列的培训,如课程安排、教学方式、教学活动、应急方案等。系统的培训有助于提高支教人员的教学能力、应对各种突发事件的能力以及加强支教人员为人师表的形象。

2.完善组织领导制度

暑期支教活动是一项长期的活动,固定的负责人和完整的支教方案是支教工作长期顺利延续的重要保障。因此,各大高校要成立专项支教部门。在这一部门中有专门的指导老师和相关负责人来推动支教活动的开展。另外,暑期支教项目负责人要提前准备多个方案以预防支教过程中可能出现的突发事件。

3.完善经费保障制度

要整合社会各方面的力量,以筹暑期支教活动经费。一是国家要加大对各大高校暑期支教活动经费的支持,建立大学生暑期支教活动发展专项基金;二是各大高校要根据自身实际情况,增加暑期支教活动的拨款金额;三是各大高校可以利用自身优势扩大社会的交流与合作的领域,积极吸收社会资金;四是收入较为可观的家长要支持学生参与暑期支教活动中,并给与一定的物质支持。

4.完善成果评价制度

各个高校的暑期支教活动在开展进程中要引入实效性评价的理念。实效性评价不应该简单地以人数、地点、社会影响和报告等为评价标准,而是应该从组织策划、组织实施、过程监测、实践总结等多个环节来评价。这一评价理念既有助于提高暑期支教活动的实际效果,也有助于提高支教活动的延续性和公平性。

(三)注重教学内容和教学方式的创新

教学内容和教学方式的创新是暑期支教活动得以开展的重要基础和前提,各个暑期支教团队必须要重视这一工作。

一是关于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内容。小学生正处于价值观形成的阶段,树立正确的价值观是他们成长成才的关键一步。支教团队应该以小组活动或是以优秀电影为媒介将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有效传达给当地的小学生。

二是开设相关艺术课程。支教团队可以开展一些如摄影、音乐、美术和电影等课程。设立这些当地小学生日常难以接触的课程在一定程度上能够开拓他们的眼界,激发起他们对艺术的热情,同时能够引起他们对暑期支教团队教学内容的兴趣。

三是开展课外活动。照本宣书容易,但寓教于乐的方式更为有效和重要。在授课之外,支教团队应适当开展一些课外活动,如画画比赛、歌唱比赛和团队游戏。这些活动既能够让他们意识到合作的重要性,又能够让他们真正体会到动手和实践的快乐。

高校暑期支教活动作为一种特殊的教育方式,应该为山区孩子注入新的思想和观念。处于新形势下,为解决高校暑期支教活动中存在的问题,必须要上下一致,高度重视暑期支教成效、共同完善支教制度体系,并注重创新教学内容和教学方式方法,努力做好高校暑期支教工作,从而为实现“两个百年”和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注入一份力量。

猜你喜欢
支教大学生活动
“六小”活动
“活动随手拍”
行动不便者,也要多活动
重视首因效应,引导支教初见
重视首因效应,引导支教初见
我在印尼的支教之旅
带父求学的大学生
三八节,省妇联推出十大系列活动
粮储扶贫 支教圆梦
我的泰国支教之旅